• 81

勇鷹現況

niaba wrote:
如果現在的政府繼續執政
不管台船或漢翔都將會有源源不絕的工作機會
IDF已經服役30年,後續機種也要開始進行生產,也許勇鷹交貨完畢IDF後續機種也要開始了

啊 ~~~~~~~~~~~ 你是第 300樓.

我在 01的開樓創記錄......... ( 無關內文, 免改名 ........ + 5分 . )

回頭 , 第 100 及 200樓 比照 +5 .
macross_sato wrote:
人家T7 狗牙, 與機體機翼邊緣的翼刀, 漢翔不評估想看看?

應是 中科航空所的事, 研究機構....

高低風洞都在這裡.
莊孝爺 wrote:
應是 中科航空所的事(恕刪)


莊爺,

交差了事,長官說要就要,

20年之後的事了吧?
莊孝爺 wrote:
疫情前, 在酒館更早(恕刪)


莊爺,漢翔是中部的職業訓練中心,

當年訓練一批卡地亞cad/cam高手,

附近公司搶著要。

結果有的公司先搶人進去後,反而買不起達梭的好東西。

政府從以前到現在就沒把發展航太業當一回事。
回到狗牙跟翼刀。

當年F18 要上航母也是搖來搖去,

最後只好去風洞吹 free to roll.

最後補丁上去。

老美群情激憤, 說自家高科技飛機竟然像

Mig17看齊。

最後到F18 E/F用巧妙方法代替。

但是狗牙還是找不到好方法。

我覺得, 大家都用了, 乾脆點,

T5也用看看做一隻航太研究機,

這樣才能儲備研究能量。

現在T7大頭直脊, 下腹緩收, 一點都不內凹的直筒腰身, 真是教練機設計典範。

但是最後還是向Mig17臣服。

但是沒人再批評了, 老美對於波音機好像

充滿了愛, 難怪諾譜都不想要碰戰機了。。。。
macross_sato wrote:
一間公司過去賣輪椅,(恕刪)


這個您真不能怪他們,我是漢翔的話也會大力投入

我記得Mike還是哪位大大說過,軍工產業其實是末端應用產業,技術是要從平時的工業科技的技術累積。

要知道連洛馬都想吃綠能。台灣當年海洋溫差發電電廠就找洛馬來評估。三菱 RR 在燃氣渦輪市場也吃的爽歪歪。西門子也在風力插一大腳。

有副業是好事,絕對的好事,軍工產業二十年一關卡,十年小升級,靠國家養真會餓死。

我之前就說過,台船真有本事做潛艦,先去把水下發電機組做出來實驗看看,洋流發電只要繫流在水下20到50公尺深度。技術是完全互通的,只差在葉片的流速與大小設計。

那是千億大餅專門給台船吃的,都不投資一點只等著政府給錢去餵養水下技術,說不過去。人家中鋼還砸錢去買爐子試驗鋼板呢。

漢翔依我看來有精密加工的能力,就可以開拓綠能和載具市場。光是CSP與風力產業,儲能產業,漢翔相關可以吃到的產值是百億千億。

比如那個複合材料葉片,現在就被台灣其他廠商吃掉了。複合材料應用,漢翔有經驗,又不是不行對吧。

至於儲能,電池這種精密工具機工業與飛輪儲能的碳纖維纏繞技術,都需要漢翔這種技術。

飛輪技術與火箭,天然氣,飛彈的複合材料高壓罐技術互通,風力葉片的技術又與機體成型技術互通。所以其實可以吃的。
兩岸和平:接受集中營、特色管理、坦克輾人民。
macross_sato

企業要轉,問題這是有時間性的。 員工老闆相信您說的,請問拿薪水的員工呢?

2021-03-20 23:05
外界說 : 勇鷹換了 次音速翼形.....

花點時間搜集各機資料, 來比較 勇鷹 :
( 弦厚比, 由薄至厚排列 )

莊孝爺
莊孝爺 樓主

來製表格, 比較好比.

2021-03-20 15:59
macross_sato

看來沒到1.2 很不應該

2021-03-20 23:05
SATO 桑 我邊看邊幫您大大害怕 太多不該說的都講出來了 這樣不好

不講太多 勇鷹帶來多少就業 其實蠻好玩的 婉君們知道漢翔員工有多少是"約聘"

國內還有其他航太業 別的不講 兩大航空公司有多少是用"約聘"方式去雇員工

航太業的員工是很吃專業的能力 看到約聘 誰還想進去 那天被檢討掉了

勇鷹計畫也就六百多億 一架三千萬美金 還有分回給大包商科科院航空研究所一些工

很多人不知道 勇鷹的主承包商是科科院航空研究所 再把飛機的研發與製造轉包給漢翔

扣一扣 跟M-346的報價有天壤之別 當然波音的T-7也是很慘烈的 但人家有六百多架

要造價低 義大利人辦不到 漢翔辦到了 好棒啊 這就是政府給漢翔的就業回報

前幾個月在看104 看到漢翔招飛機維修人員 30-36K 這也是漢翔對專業人士的態度

這一行看多了 長榮航太跟台飛連招來的學徒都比這個價碼高 修飛機兩三年很多都五萬以上

巴西的Embraer也是1969年成立 當年F-5E/F裝配 搞了AMX攻擊機 只是人家現在是老三

新加坡 鼻屎大的國家 ST Aerospace 當初也是靠A-4天鷹改裝 還有幫新加坡空軍軍機維修

ST Aerospace現在是世界第一大專業民航機維修集團 在美國有一堆棚廠 生意大得不得了

貨機改裝 各式維修 工程修改 漢翔成天拿個IDF跟勇鷹說嘴 早就被後起之秀踩過去了

婉君們知否? 哈哈
Mike H

歐美主承包商,通常主導研發和全系統整合。最多將部份機身或次系統設計製造,分給協同廠商。整架飛機研發製造外包,這錢還真好賺。

2021-03-21 1:51
cche1079

台中大說出台中人心中的痛了, 奇美好歹是台南之光 職缺也優先雇用台南人, 漢翔真的對台中人是可有可無的存在, 都21世紀了 給中字輩的工程碩士薪資也只有3開頭的價碼

2021-03-21 9:20
巴西的Embraer 不知道有幫巴西造了哪一台高級教練機?

新加坡 ST Aerospace 不知道有幫新加坡造了哪一台高級教練機?

但是漢翔卻幫台灣造了勇鷹高級教練機

每一家公司有他的強項,漢翔當然不是很有競爭力,他畢竟是一家半國營的公司,

沒有政府當初的支持也不會有現在的台積電跟聯發科

台灣當然也有長榮跟中華 但都不是造飛機的

還有設計電腦的跟修理電腦的哪個薪水高?
還有設計機台的跟修理機台的哪個薪水高?
這薪水本來就有很大的差異
想要薪資高可以去IC設計公司
只要你是台清交成相關科系碩士以上畢業,沒經驗薪資幾乎都超過7萬
住在台北的台中人 wrote:
SATO 桑 我邊看...(恕刪)

曾經問過,漢翔公會幹部,一般員工到底薪水多少。
他說的起薪數字比3萬還低,大概比基本工資高一點。。。
年終比照國營事業,大約都能領到4.5個月。
其他的就要靠年資 考績慢慢爬。。。或是政府加薪。

剛進去 年資不高的,民營企業隨便挖都挖的走,但是那些老員工就挖不走了,隨便年薪都破百萬,還沒算退休金。
以上說的都是基礎的員工,不是高學歷 特殊專長的。
  • 8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