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kiko wrote:大大您對那些對武器沒概念的人還真有耐心啊! 這篇下來很多人相信只能用"鬥氣燃燒"來打勝仗...U-boat當時最怕水上飛機在上面飛.等沒電浮上來.速度..借一下維基..最大速度 水面13節(15 mph; 24 km/h)、 水下6.9節(7.9 mph; 12.8 km/h).Discovery 國家地理頻道 2戰影片有詳述...還有人搞到無料贊助希特勒航空母艦.......不怕.我們有艾克...長榮.陽明貨船改一下就有了..
中和小黃 wrote:仔細想想破萬的靶機的...(恕刪) 台灣週遭的空域才多大? 破萬台飛機擠進來怎麼有空間可以進行戰術動作??飛彈來襲時連閃的空間都沒有就會跟友機撞的七零八落的 還有破萬台的飛機得用多少機場來做前進集結點與後續加油補彈(如果沒死在第一波的話)?
cloud9237 wrote:台灣週遭的空域才多大? 破萬台飛機擠進來怎麼有空間可以進行戰術動作??...(恕刪) 據說解放軍第一波攻擊就是三千架姦六姦妻一起飛過來也不用打先把台灣的飛彈消耗完,然後把台灣二代機都『碰撞』掉接著蘇凱才出動。。。
有很多人說台灣國軍不知為何而戰,毫無戰意!那2戰的德軍大老遠跑來進攻一個沒有資源又與自身毫無歷史糾葛與切身利益的台灣又是為何而戰?而且明知會碰上在科技上具有絕對壓倒性優勢的國軍,這樣的2戰德軍會有戰意?
我想如果是對共軍的話~那就要另開版了~相信01上有許多軍武達人會有很精闢的見解,但是就本文標題的來看,武器的數量也難以彌補質量上的差異的,台軍有地利與科技的優勢,所以就算是數個攻擊波的車輪戰也沒有太大用處~
鳥生魚湯 wrote:有很多人說台灣國軍不...(恕刪) 那些人以為德軍事戰爭的機器,沒血沒肉沒感情的, 我就不相信第一波攻擊在還沒有看到敵人之前,自己就損失過半的情況下,德軍飛行員腦袋都不會先想想再往前進會有啥下場~~
我覺得把地理條件假設一下會比較好,假設德國在福建,台灣仍在台灣;或者是台灣在廣東,德國在福建;甚至台灣在英國,德國在法國等等。然後攻方守方也要先訂清楚,才不會扯上太多在原主題之外的條件。其實現在對台灣最捧場的歐洲人很可能就是德國人,原因就是台灣在電子業的實力(題外話)。各位,這樣的假設如何呢,請發表高見吧。
輕型的反應裝甲只對一般砲彈有效....對於靠重力貫穿的穿甲彈沒用....因為即便是反應裝甲的炸藥炸開來了 穿甲彈一樣繼續貫穿進去....一來炸藥的威力不足以破壞跟彈開 鋼板厚度也不足...重型的反應裝甲則是勉強可以提高存活率 但沒有絕對....因為一彈還有一彈硬....戰車最好的存活方是就是......不要被打到 我比較好奇的是 雖然有點是幻想 但是戰車上多掛一個反直昇機用的飛彈載具應該還OK吧?怎麼都沒人想這樣搞
鳥生魚湯 wrote:而且明知會碰上在科技上具有絕對壓倒性優勢的國軍,這樣的2戰德軍會有戰意?...(恕刪) 2戰德軍『初期』確實很有『意志』但是後來也沒那麼猛例如東線的德軍在廣大荒涼的俄國領土前進時大部分士氣顯然相當低落反而是很多武器裝備不如德軍的俄國士兵,有保衛國家作戰的最大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