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roach wrote:國防預算占國家預算 33%, 你瘋了嗎 這個必須再度譴責美國。拜登政權奸詐的引爆烏克蘭戰爭,又不准速戰速決,骨牌效應是歐洲各國全部都捲入軍火競賽買武器。川普政權強盜式命令各國花大錢「買美國武器」,但是美國根本工業力低下,無力生產,訂單卡十年都無法交貨,單純一直提高售價然後又強迫賣你。反正死的都是別人,美國一心只想數鈔票。
sroach wrote:這就是語言的藝術國防...(恕刪) 轉2024年GDP是,25 兆5498.2 臺幣如果GDP每年成長4%,算過2030年GDP的5%是多少嗎,預算跟114年比又多了多少..算看看,2030年GDP按上面算約是32.26兆,5%就是1.6兆,大概是2024國家總預算的50%(51%)
warrenwang111 wrote:310公里射程的不賣只賣160公里射程的魚叉 你不是很會貼數據的嗎?怎麼可能會找不到答案?其實在地協力者就是慣用這招「我們應該要買最強的」以片面資訊來帶風向、污名化軍購標準版魚叉: 射程 148KM 彈頭重 226Kg增程版魚叉: 射程 248KM 彈頭重 136Kg台灣到海峽中線距離只在60-100公里範圍反登陸當然要選有重磅彈頭、可以嚴重毀壞運輸艦隻船體的型號不是增程款那種,目的在損傷戰艦雷達、感測通訊裝置的減量彈頭
sroach wrote:這就是語言的藝術國防預算占GDP 5%, 看起來沒什麼感覺國防預算占國家預算 33%, 你瘋了嗎 問題這樣花錢下去,想跟大陸武力對抗,也是雞蛋碰石頭冥盡洞這群拉基---很聰明,知道大陸不會打台灣就一直掏空台灣,等著最後跟老共談合併
TD4 wrote:你不是很會貼數據的嗎?怎麼可能會找不到答案?其實在地協力者就是慣用這招「我們應該要買最強的」台灣到海峽中線距離只在60-100公里範圍以片面資訊來帶風向、污名化軍購標準版魚叉: 射程 148KM 彈頭重 226Kg增程版魚叉: 射程 248KM 彈頭重 136Kg 你的數據是作夢夢到的??數據是公開資訊誰去查都一樣..你是張嘴就來連查都不用查..只會鬼扯??弹体参数長度:標准版4.5米(含助推器4.63米)2,增程版未顯著變化。重量:均为690公斤(發射重量)彈頭重:221公斤半穿甲高爆弹頭,增程與標準版两者一致你要不要再查查?不要胡說八道?標準版魚叉反艦导弹(RGM-84A)的射程為120公里1。 該型號由美國麥克唐納·道格拉斯公司研發,採用固體發動機,飛行速度可達0.75馬赫,末端突防時能貼近海面並躍升俯衝攻擊1。 其艦射型配備火箭助推器,自1977開始服役...III-E座R 增程型射程可達 310公里 ,採用末端主動雷達制導系統,具備遠端打擊能力..台灣海峽的寬度因測量位置不同而有所差異,以下是主要數據:最窄處(福建平潭至台灣新竹):約 130公里(80英里)此處是海峽最窄的航段,也是「平潭-台北」海底隧道(規劃中)的潛在路線。平均寬度:約 180公里(110英里)最寬處(福建廈門至台灣澎湖):約 410公里(250英里)南北長度:從福建閩江口至台灣屏東鵝鑾鼻,全長約 370公里(230英里)老共真要攻擊台灣你會算命??知道一定從最窄的地方攻擊??老共歷年軍演已經可從四面八方封鎖台灣..你怎知他不會在台東或花蓮登陸?射程遠的武器可以打近的??那射程不夠遠打不到怎辦??真要做戰還規定只能打越過中線的老共軍艦??沒越過的不能打??你智商還好嗎??武器射程越遠對中國越有威攝力..這是基本常識..你連這種常識都沒有嗎??武器射程當然是買越遠越好..要買為何不買射程遠的??你解釋一下??
應該不是等著跟老共談合併,是大撈特撈後去當日本人,美國人,歐洲人,澳洲人或是T紐西蘭人4ant1964 wrote:問題這樣花錢下去,想跟大陸武力對抗,也是雞蛋碰石頭冥盡洞這群拉基---很聰明,知道大陸不會打台灣就一直掏空台灣,等著最後跟老共談合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