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俄羅斯S400防空系統被烏克蘭無人機擊毀?

Escentric Molecules05 wrote:
俄國無人機是專炸軍事目標嗎?

這麽多無人機朝民宅打你怎麽防?

別說是愛國者了,用較便宜的短程防空飛彈能讓你全烏克蘭每一個社區都放一套嗎?

打擊對方防空系統不是用戰機做SEAD嗎?

什麼時後那種瞎射碰運氣的讓你防空系統有損失,然後再讓你有時間去補充損失的這種SESD打法成主流了?


你這回覆從頭到尾完全搞錯焦點。
我講的是像 S-400 這種「高價值軍事目標」面對蜂群無人機的困境,結果你跳去講「無人機炸民宅怎麼辦」,這不是轉移焦點是什麼?不搞清楚上下文,就一路歪樓歪到太空去。

然後你問「難道要每個社區配一套防空飛彈?」——這根本是自問自答式的稻草人邏輯,我原文哪句話在談平民社區防空?這種邏輯推演太勉強了。

再說「打防空系統不是戰機SEAD的事?」這也很落伍了。現代戰場不是你想像的教科書戰爭。低成本無人機用數量壓制防空系統的例子,在俄烏戰爭已經出現一堆了。你可以不喜歡這種打法,但否定它存在,就像掩耳盜鈴。

至於你最後那句「瞎射碰運氣的打掉防空系統叫什麼SESD主流」更是顛倒因果。現代無人機作戰的重點就是「量多成本低」,就算不是百分百命中,只要能換掉你一套幾億的系統,那就已經值回票價了。真要說誰在碰運氣,那應該是操作防空系統的人每天在賭不要遇到蜂群來襲。

講白一點,如果你還是用傳統冷戰思維在理解當代衝突,那當然會對現在的戰場現實一臉問號。建議更新一下資料,不然評論只會一直失焦。
現代防空飛彈是機動的,飛彈車在前往陣地途中是不是就不打了?撤離陣地不久的飛彈車也不打?

情報有誤差陣地只偏離80公尺是不是就算了?

講機動目標的精確打擊當然是得戰機了

你認為飛彈部屬是不變的不會移動的,一定傻傻的讓你打那才是偏頗了


就算讓你矇對了,烏軍某地pac被炸毀或損壞不能發揮功能了,然後呢?

傻傻的等烏軍求外援或將他修復?

這也叫現在最先進sead打法?


每次4-500架無人機混著3-40顆巡弋飛彈或極音速飛彈 這能便宜到哪去??







bulldog2005 wrote:
Escent...(恕刪)
錄像分析員

情報誤差 ? 當人家高空無人偵察機或人造衛星是擺設就是了 ? [笑到噴淚][幫不了你]

2025-08-02 13:30
Escentric Molecules05

見證者飛個1,2千公里的時間,足夠讓飛彈部屬車轉移陣地幾次?[很混]

2025-08-02 15:47
Escentric Molecules05 wrote:
講機動目標的精確打擊當然是得戰機了

你以為是打ISIS還是哈瑪斯那種沒有防空武器的喔 ?

那各國近年發展JDAM這種遠距滑翔炸彈套件是在幹嘛 ? 嫌錢多喔 ~~
機動目標又咋啦 ? 烏克蘭那些海馬斯 愛國者不都是機動的 ? 到頭來
還不是幾乎被導彈 無人機收拾乾淨了 ?


看看俄羅斯在烏克蘭作法 , 先用高空無人偵察機(比防空飛彈便宜的多
被擊落也不心疼)或人造衛星將目標定位 , 然後滑翔炸彈或火箭砲就打
過來啦 !

bulldog2005 wrote:
無論是愛國者或是S-400,面對蜂群無人機(特別是低空來襲)幾乎都是無解。你防了,就是大炮打蚊子,不防,就被打爛。這還是雷達抓得到的情況下

現在的習慣是在S-400或是愛國者旁邊加上無人機守護系統,例如巴基斯坦的長程對空導彈旁邊就會有FM-90陪同,沙烏地阿拉伯比較有錢,直接在旁邊裝上寂靜狩獵者來嘗試100%防禦無人機的空襲。


俄羅斯針對低空無人機..發展出改良型鎧甲..用於防禦超短程空中目標 - 鎧甲-SMD-E。

作戰模組形式的防空系統可以放置在各個基地,包括 57E6-E 導彈(最多 12 枚)和新型 TKB-1055 短程攔截導彈(TKB-48 TPK 中最多 1056 枚)的任意組合。

RCS = 1 平方米的目標檢測範圍為45公里,同時跟蹤目標數量為40個,同時發射目標數量最多為4個。宣佈「飛機」型目標 (TKB-1055 / 57E6-E) 的破壞區域:射程 - 500 - 7000 m / 1200 - 20000 m,高度 - 15 - 5000 m / 15 - 15000 m。被攻擊空中目標的最大速度 - 1000 m / s。TKB-1055 導彈的最大速度為 820 m / s。BC - 高爆碎片,4 枚 BP 導彈包中的重量 - 115 kg..










可以任意組合..防戰機跟無人機...

實戰出真理..看有沒有用

俄羅斯軍工還是很厲害..立刻發展反制武器...
烏克蘭就沒有嗎?







錄像分析員 wrote:
Escent...(恕刪)
Escentric Molecules05 wrote:
烏克蘭就沒有嗎?


烏克蘭有啥??你是不是腦子有問題??

型號..規格??實體照片??

烏克蘭有啥類似的武器??要不你詳細說明一下??

烏克蘭有啥可以防低空無人機的武器???

你回答一下咩???
Escentric Molecules05

我在回誰,你要不看一下[笑到噴淚]

2025-08-02 18:54
Escentric Molecules05 wrote:
你是不是胡扯多了,忘記原來討論數量的目的?貼上來給你垃圾腦提醒一下

不管是誰給的都還沒交給烏克蘭怎麽能算在現有的6套上呢?

其實也不能怪你引用的消息垃圾,是引用的人本身就垃圾


你連數學都不會嗎??對我忘記了..你上次被我打臉..哈哈

烏克蘭在2024年底以前就已經接收了8套愛國者了..這些都是有明確消息發布的...

2025年接收了6套...

你只查國內媒體你當然或查不到...

有時是因為你自己的無知導至於你認為別人都是錯誤的...

2025年被俄羅斯擊毀8套

因為一套系統幾台發射車有爭議...有第三方認為是9套..


俄羅斯擊毀愛國者的時間日期都有公布...你說烏克蘭一共只有6套??那俄羅斯擊毀的是啥??俄羅斯有公布日期地點..跟用啥炸毀都有描述...

烏龜躺在井裡看天空時覺得別人對天空的描述都是錯的..對於一個數學不好的傻子而言..我可能是苛求了...
Escentric Molecules05 wrote:
現代防空飛彈是機動的...(恕刪)


你的邏輯還是老問題:混淆概念,逃避現實。

現代防空飛彈當然是機動的,但問題是**「機動」不代表你能永遠避開攻擊**。
S-400 這類系統部署要連帶雷達、指控車輛、發射車、補彈車,不是你說移就瞬移。你講得像飛彈車都是忍者,有情報還抓不到?那怎麼俄烏戰爭一堆 Patriot、S-300、S-400 被打掉?情報誤差 80 公尺?你以為巡弋飛彈、彈道飛彈精度還停留在 1991 年沙漠風暴?

然後你說「精準打機動目標只能靠戰機」——請問你是什麼時代的觀念?現在連無人機都能即時修正目標資訊、導引自殺式無人機突擊。烏軍早就用這一套玩到爐火純青。
講白了,你的問題是:你還停留在只有F-16配HARM能做SEAD的冷戰框架,卻對現代低成本、分散式蜂群打擊完全無感。

你說「就算被炸了 Patriot 又怎樣?」這才是整段最失焦的地方。炸掉不是「然後呢?」的問題,是打破防空屏障、迫使敵人補位、形成戰場縫隙、為後續戰機與導彈攻勢鋪路。你以為真的打 Patriot 是為了炫耀?戰爭不是用來比感情輸贏,是用來「創造戰場節奏與局部優勢」的。

最後你說「無人機+巡弋+極音飛彈那麼多,哪裡便宜」——這才叫戰爭思維不到位。你是站在會計師角度看戰場,還是搞不清「成本對比」這件事?一整輪無人機+幾枚飛彈能換掉你幾億甚至十幾億的 Patriot、S-400,一比就知道誰賺誰賠。戰爭不是拚便宜,是拚「效益」,而不是你嘴裡這種「笑到噴淚」的輕率態度。

說到底,你一再嘗試用零散例子來否定整個趨勢,這才是真正的偏頗。
你這算法是得保證,你打這一輪對愛國者都會有所收獲,但事實就不是此啊,從頭到尾目前烏軍就是那8套,但你機群的攻擊次數老早遠遠超過了

什麼時後SEAD是靠矇是種賭博了??

難道就是是用了這種“更先進”的理論所以俄軍打得這麽鬆垮??



我說的“然後呢”,與你講的那些並不矛盾,因為你說的那些後續動作有發生嗎?

SEAD任務能讓對方防空系統越打越多?這是啥“先進的概念”??








bulldog2005 wrote:
Escent...(恕刪)
Escentric Molecules05 wrote:
你這算法是得保證,你...(恕刪)


您的論點中存在幾個基本誤解。首先,烏克蘭只有8套愛國者防空系統,但多次攻擊行動遠超這個數量,這並非意味著攻擊無效,而是體現了現代戰爭中「多波次消耗」的戰術——透過反覆攻擊,迫使對方消耗修復資源與時間,削弱整體防空能力,而非每次攻擊都能直接摧毀目標。例如,2022年烏克蘭多次使用無人機與巡弋飛彈成功對俄軍防空系統造成持續打擊,迫使俄軍不得不頻繁調整部署,降低防空網效能。

其次,SEAD(壓制敵方防空)任務本質上並非百分百保證成功的行動,而是依靠情報、技術與戰術手段提高效率。在不確定和動態的戰場環境中,無人機蜂群作為低成本、數量化的攻擊手段,補足了傳統戰機精確打擊的不足。以2023年以色列對加薩衝突為例,無人機與多波次攻擊策略在壓制敵方防空與火力點方面展現了明顯效果。

關於您提及的「後續動作沒發生」,事實上防空系統的補充與修復受限於資源與時間,並非隨時可快速回復。俄烏戰爭期間,俄軍多次因防空系統損毀而被迫重新部署或撤退,這顯示持續攻擊所造成的壓力直接影響戰場態勢。戰爭的核心在於對抗中的消耗與持續壓力,而非簡單的目標數量比較。

最後,防空系統數量的增加更多是戰略與政治調度的結果,不能單以數量判斷戰術成效。現代戰爭中,攻擊效率和整體作戰態勢才是關鍵指標。

總之,對現代戰爭的理解需要基於全面且動態的視角,而非以局部數據或片面觀察來否定整體戰術趨勢。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