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面對中共國的侵襲,你準備好當後勤人員了嗎?台灣需要全民共同製造無人機

eanck wrote:
敵國攻擊我國境內,我...(恕刪)









哥忍不住又笑了

要打擊中國內陸目標台灣要有強大的偵查水平 台灣先把衛星偵察體系建立起來再來談
eanck
eanck 樓主

其實不用你說的那些,無腦往大城市射就行了,打到啥都是賺。 打到民間設施就推託是說中共干擾,導致射偏就可以了。 更何況全世界都知道兩國的體量差距過大,且中共國是侵略的一方,真的會責難我國嗎?

2025-04-13 13:06
bulldog2005

無所謂的,你把所有的無人機都往上海打,我倒是想看看能打成什麽樣。你試試看讓臺北被老共攻擊看看?我倒是先看看能剩下什麽。

2025-04-14 19:16
eanck wrote:
8年前說各國與中共國境內的製造業脫鉤如同天方夜譚,現在呢?...(恕刪)

現在更加無法脫鉤呀 ! 你沒看川普才剛宣布對中國產電子產品豁免關稅 ?

你以為一套完整產業鏈那麼容易短短幾年就生出來喔 ? 就算勉強拼湊出
一個四不像 , 沒有市場規模支持 產品單位成本根本就是被對手吊打的份 !

而中國除汽車市場僅美國的2.1倍(2024年中國汽車市場銷量3,143.6萬輛,
年增4.5%)之外 , 其他例如手機 電視 各類家電 服裝等民生消費市場都是
美國規模的三至四倍喔 ! 雙方實體消費差距非常巨大 ~

這就是為何八年前中美第一次貿易戰 川普連續幾次給中國課徵25%關稅
後 , 中國產業鏈反而利用外資撤出 無法再利用中國生產力機緣的搶占海外
市場
, 技術含金量愈來愈高 (2024年中國全球貿易順差將近一兆鎂 , 較八
年前三千多億鎂增長兩倍)的原因喔 !
eanck
eanck 樓主

現在更加無法脫鉤? 你還真是一知半解+居心叵測,故意曲解成針對中共國。宣布的內容是"不限定"國家,而現在電子產品有多少國家能生產啊?

2025-04-13 13:23
錄像分析員

除中國外 , 其他國家本就是90天豁免的喔 ! 所以當然是針對中國呀 ~~ [很混]

2025-04-13 13:32
eanck wrote:
你引用的文章中不就明...(恕刪)












哥又笑了

台灣人自己承認:

政府盼打造去中化的無人機供應鏈,但中國仍為無人機產業的龍頭,去中化成發展最大阻礙?台灣無人機應用發展協會理事長張揚指出,目前電池、馬達的龍頭產業都在中國,如果台灣堅持去紅化,成本就會飆升數百倍。專家強調,國防產業的零組件不應受中國掣肘,仍應致力完善本土無人機供應鏈。

國防自主 拚無人機

無人機具備偵測、跟蹤與火力打擊等功能,成為新型態戰爭中的重要工具,如烏克蘭就曾使用土耳其製作的「旗手」TB2無人機,成功炸毀俄軍巡邏艦;伊朗今年也採用自殺式無人機搭配飛彈的混合模式襲擊以色列。

台灣面對地緣政治風險,國防部計畫於今年採購968架各型軍用無人機,並整合人工智慧(AI)和機器學習(ML)技術,提升自主返航和目標動態追蹤能力。同時,國防部與中科院也在合作研發中、大型或攻擊型無人機,民間廠商則負責偵查用途的無人機生產。

前總統蔡英文曾強調,台灣應積極提升國防自主及不對稱作戰量能,成立「無人機國家隊」;嘉義縣今年6月也宣布成立「無人機供應鏈大聯盟」,嘉義縣政府強調,在全球去紅色供應鏈浪潮中,盼整合上、中、下游的無人機供應鏈,解決市場供需問題,並打通國際市場。

去紅化並不容易

然而,無人機產業鏈要去中化並沒有想像中容易。思騰數位能源董事合夥人湯承熹就指出,目前包括電池、馬達、飛控板或變速器等無人機零組件,都很難脫離中國供應鏈,現在台灣無人機還是少量生產,中國零組件就已經有如此大的影響,未來隨著產業規模擴大,去紅化的瓶頸恐怕只會愈來愈明顯。

「目前還沒有一台,從核心技術到材料百分之百都是由台灣人全盤掌控技術與製造的無人機,」張揚指出,因為多數無人機零組件材料成本都是中國無人機產業的強項,難以迴避,也成為台灣無人機發展最容易遇到的瓶頸。

他進一步說,就算從其他國家進口零組件,這些原物料組件也可能是源自於中國,難以完全去中,「如果台灣要完全根絕紅色供應鏈,從基礎開始研發的話,一架無人機的成本可能動輒飆升百倍以上。」

國防恐受制於人

湯承熹也說,雖然中國無人機零組件並非完全沒有替代品,在台灣或美國等地還是有來源,但數量相對就少非常多。他提到,台灣供應商短期也無法生量產出足夠的無人機零組件,這也是為什麼政府喊出無人機完全去中化的口號時,在相關法規還是有許多模糊地帶存在。

但艾歐圖科技執行董事劉毅強調,持續選擇中國製的無人機零組件,是相當缺乏國安意識的作法,因為未來的戰爭就是「不對稱的消耗戰」,需要數以萬計、源源不絕的無人機執行任務,一旦零組件受制於中國,恐怕就會有斷貨危機,「台灣也就打不起這個仗了」。

去中化要有路徑圖

湯承熹認同表示,長期而言,台灣還是需自行把無人機產業鏈建立起來,全世界都已開始關注去除紅色供應鏈,台灣應把握機會與非中國的國際市場接軌,並讓本土產業接近國際級的無人機業者,將市場做大時,才能順便帶動研發量能,最終培養出如台灣半導體供應鏈的產業生態系。

面對無人機零組件短時間難以去中化的狀況,他指出,無論是上下各層都不應含糊面對此狀況,政府更應建立去中化的路徑圖,例如政府可以頒布法令確定2026年要全面脫紅,讓整體供應鏈逐漸轉型。
=======================================================================





台灣無人機發展始於民國八十五年(1996) 到2017年止

只量產32架銳鳶和45架紅雀 共77架無人機

造了77架無人機花了22年 那打造全台灣製的供應鏈要多久時間


哥忍不住又笑了

那台灣的火力投擲載具是啥?

美國人攻擊一個伊斯蘭國水泥廠 用上十架戰鬥機攜載的炸藥

才能徹底毀滅它

要無腦往大城市射 台灣有多少火力投擲載具?













eanck
eanck 樓主

重點不在摧毀,而是在製造敵國民眾的恐慌心理,你連這一點都不知道,那你是哪一種"哥"啊? "胎哥"嗎?

2025-04-13 13:20
chrischenslayer wrote:
台灣無人機發展始於民國八十五年(1996) 到2017年止

只量產32架銳鳶和45架紅雀 共77架無人機

造了77架無人機花了22年 那打造全台灣製的供應鏈要多久時間


1996到2017年止,當時有戰爭需要大規模用到無人機?
當時中共國對台灣施加的軍事壓力有比現在嚴重?

如果都沒有, 你是憑哪一點認為台灣在該時期就須要做到量產能力?
憑你總是不要臉的自稱"哥"的臉皮嗎?


打造全台灣製的供應鏈要多久時間?
打造供應鏈不要錢唷?
所以還是回到那些擋預算人是中共同路人這個議題上。
你好無聊
台灣需要的是基本防禦
中國跟台灣的的經濟差距那麼大你以為能全面開戰喔
真是被垃圾政客洗腦太深
烏克蘭死了那麼多人,平民得到了甚麼?本來是有威脅加上領導階層的白目為了權力犧牲民眾的安全故意觸動對岸的底線你還想鼓吹加深敵對你打得過?
eanck wrote:
1996到2017年...(恕刪)











哥又笑了

台灣人自己承認:

一、無人機整體供應鏈困境
(一)關鍵模組業者投入欠缺

雖台廠業者的無人機生產自給率可達70%,且對於外殼、金屬組件加工、配電等更可100%提供技術,惟在通訊系統、數位圖控、雲台相機及次動力系統中,如無人機馬達即面臨「技術人才流失」與「研發投入不足」的困境,缺乏國內業者投入。

(二)關鍵次動力系統難以自產

偵搜用的光學組件,如紅外線感測器、酬載和通訊系統等關鍵技術上受限於國外專利或軍用限制,需依賴國外進口,如轉子馬達極端仰賴其他國家的技術與產能。

(三)廠商資本額不大,難有量產能力

廠商雖有研發能量,惟因資本額不大,故多以採購零組件組裝為主,沒有可「信賴」供應鏈;而由於缺乏成熟的核心技術和完整的供應鏈,台灣無人機的廠家多偏向中小型企業,且在無人機領域尚未擁有突破性的創新。尤其當面臨國防的品項需求時,所需製造的啟動成本往往面臨巨大困難。

(四)欠缺良好操作體驗環境,市場難以擴大

由於無人機法規限制太多,難以提供良好操作體驗環境,產業帶動難度高,形成內部封閉的循環難以具備競爭力,並且產業無法僅依靠國內市場,需求量小、訂單規模有限,市場難以擴大。

(五)軍用關鍵技術難以突破取得

無人機關鍵次動力系統如涉軍事等級零件取得、軟體開發的專業知識差距等,常面臨到國際的管制限制,並且難以突破獲取。如:軍規等級的功率放大器(PA,PowerAmplifier),受美國、英國輸出管制,門檻高、單量小及驗證期長最是缺乏。

(六)政府欠缺指派能指揮協調跨部門間的主導機關

以「行政院科技會報」為例,由行政院長擔任召集人,得以調派整合各部會的意見,而「國防科技發展推行會」由國防部副部長擔任召集人,仍以國防部為主導,難以就各部會間的問題有效解決。並且由於部門間的本位及任事等問題,以致《國防產業發展條例》所期望的由民間取得軍事裝備製作認證,條例上路逾三年,僅10-12家廠商獲得認證,而參與國防部無人機的廠商,沒有一家通過廠商評鑑認證;而參與軍品評鑑,一旦通過評鑑認證後,其產品出口要接受管制,間接形同產品銷售受限,也影響廠商參加意願。

二、無人機產業平台問題
(一)無人機商規軍用狀況

需求定位不明,產業難有依循:軍方對於無人機的運用及投入,並無完整一致的構想,雖有提出(中技社,2023)軍方短、中、長期有關軍用無人機建構目標,惟於110年國防報告書中,僅就無人機的定位於「情報監偵」體系下,對於國軍建軍構想、整體防衛而言,無人機所扮演的功能並不明確。
「商規軍用」欠缺統籌,難以配合作業:中科院主導大型、攻擊軍用無人機開發,中小型「商規軍用」無人機需求,散見於各軍種自行籌組編製,並且扣除中科院負責大型、攻擊軍用無人機開發外,現行軍方對於「商規軍用」無人機的戰略構想並無明確統籌主導單位,各軍種依自行構想規劃採購需求,似難就整體無人機運用、反制思維能有所連動,連帶使得民間產業配合投資承擔過多不明確。
軍需規格高,投資承擔風險:政府開出高規格的要求,廠商無力負擔,對於商規軍用無人機原型機廠商,需克服因法規限制,難以進行模擬飛行測試(如飛行場地軍機場、保密、船艦模擬等),還需承擔投入原型機開發設計成本,而量產訂單尚未能確保到手的成本風險。
(二)無人機人才培育

缺乏專業人才和教育培訓:無人機產業涉及多個領域和技術,需要具備相關知識和技能的人才,但目前台灣在無人機教育和培訓方面仍有不足。
缺乏市場開拓和產品創新:無人機產業聚落多以提供服務為主,缺乏自主研發和設計的能力,也難以拓展國內外的市場需求和應用場景。建議可利用AI技術輔助,產生更多大膽的構型與設計合成,並且透過形成數位攣生無人機技術(dronedigitaltwin)虛擬仿真提高製造效率,包括軟、硬體環境模擬及數位(虛擬)風洞等技術,建構高附加價值的差異化產品,擺脫國外供應鏈的箝制。
對比就業市場競爭:無人機產業就業市場規模,往往難與同類航空、資電產業薪資競爭,學生畢業選擇高薪就業。

======================================================================

試問台灣無人機研究從1996年開始 到現在20多年過去

無人機整體供應鏈困境是最近才發生嗎?這20多年來為啥解決不了?
saber768 wrote:
你好無聊
台灣需要的是基本防禦
中國跟台灣的的經濟差距那麼大你以為能全面開戰喔
真是被垃圾政客洗腦太深
烏克蘭死了那麼多人,平民得到了甚麼?本來是有威脅加上領導階層的白目為了權力犧牲民眾的安全故意觸動對岸的底線你還想鼓吹加深敵對你打得過?


烏克蘭若2年前全面投降,現在的烏克蘭人會是甚麼下場?
你有膽子回答嗎?

防禦有很多種手段,烏克蘭進攻俄羅斯本土也是本公認的一種防禦方式。

歐洲現在也明確發出警告,烏克蘭被拿下後,下一個被侵略的就是北約成員國,
而且時間不需等待太久。
你是沒看過嗎?

同理,台灣被拿下後,下一個就是日本、澳洲與南韓。

日本與南韓的糧食自給率均很低,一旦封鎖台灣周邊海域等同對這兩國做出軍事行動,
南韓的軍事實力雖高,但基本上是個自掃門前雪的孬種,
而日本會不作聲色?
eanck wrote:
烏克蘭若2年前全面投降,現在的烏克蘭人會是甚麼下場 ? 你有膽子回答嗎?

烏克蘭2年前全面投降的話 , 那就依普丁當時所開出條件 割讓烏東四州 承諾不
加入北約即可 ~ 也不至於現在人口流失一半剩兩千萬人 , 還被美國要脅接受普
丁條件 並指責挑起戰爭
的下場啦 !


=============

.... 澤倫斯基批評,美國對烏克蘭是支援,不是借貸關係,川普還想用「借一還二」
的高利貸,他不可能讓未來十代的烏克蘭人背債。

=============

當然大家都知道澤倫斯基是在說屁話 ! 欠美國的這筆錢賠定了 ~~
人生一世而已是沒錯 , 但債留十世子孫才慘咧 ....
eanck
eanck 樓主

呵~ 俄羅斯的承諾可以信唷? 你是沒見過世面吧。 我今天搶劫完你,說你自己砍斷2條腿,我就放你一條生路,你會照做嗎?

2025-04-13 13:43
bulldog2005

呵~ 美國的承諾可以信唷? 你是沒見過世面吧。 我今天搶劫完你,說你自己砍斷2條腿,我就放你一條生路,你會照做嗎?

2025-04-14 19:19


哥又笑了


台灣人自己承認:

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於4月2日展開「海峽雷霆-2025A」軍事演習,在東海相關海域實施遠程火力實彈射擊,並以台灣的重要港口與能源設施為模擬攻擊目標,央視新聞直播畫面顯示,解放軍此次軍演以「遠箱火」火箭炮精確鎖定高雄的永安液化天然氣接收站,模擬摧毀該設施,引發當地居民極大恐慌。
「每天都要面對這種新聞,真的很焦慮。」住在永安區的王先生說道;他指出,永安天然氣接收站不僅是台灣最大的液化天然氣進口設施,更攸關全國能源供應,共軍演習以此為打擊目標,讓居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壓力。

另一名居民李女士則表示:「我們這裡是民生區,不希望被牽扯進戰爭,政府應該多做溝通,不要讓我們這些基層百姓天天生活在擔憂之中。」

高雄市議員宋立彬則對共軍選擇永安液化天然氣接收站作為模擬攻擊目標深感憂心。他表示,這類能源基礎建設對台灣極為重要,而當地居民更是直接受到軍事威脅影響,「這代表他們已經有攻擊的想法,讓我們這些住在海岸線附近的居民每天都提心吊膽,這是我們無法承受的壓力。」

宋立彬強調,當前兩岸局勢緊張,政府應致力於穩定局勢,而非讓民眾陷入恐慌,兩岸分處主權獨立已經好幾十年,兩岸和平才是大多數國人的民意的要求,希望兩岸和平,兩岸共存,才是百姓之福。

然而,當地新港里長何應成則相對低調,表示目前尚未接獲居民的明確反應,對此事不予置評。

此次共軍軍演的選擇目標,讓許多高雄居民擔心未來情勢發展。「這次是演習,那下一次呢?」王先生擔憂地說道。他認為,過去軍演雖然頻繁,但這次直接點名當地重要設施,無疑加深了居民的不安。

根據官方資料,台灣能源供應高度仰賴進口,2023年全國能源總供應中,有96.7%依賴海外輸入,其中天然氣佔比達20.2%。若永安天然氣接收站遭到攻擊,台灣的電力供應將受到嚴重衝擊,影響層面遠超軍事層級,這也是當地居民擔心的主要原因。

在緊張局勢持續升溫之際,居民的憂慮已難以忽視。「兩岸和平才是大家的心願」,李女士無奈地說,面對不確定的未來,高雄居民能做的,似乎只有繼續等待,希望和平的鐘聲不要被戰爭的警報聲取代。

=====================================================================

解放軍只是模擬打擊高雄永安天然氣接收站 就引發當地居民極大恐慌

按照台灣自己的預估 解放軍火箭炮15分鐘內把台灣300多個戰略目標打成一片火海

三個火箭旅就足以癱瘓我方近全數的戰力要點及所依賴的基礎設施

真打起來誰比較恐慌不就可想而知











eanck
eanck 樓主

對啊,我國會恐慌,敵國就不會恐慌嗎? 你這完全是在打你自己的臉嘛,真不虧是胎哥的邏輯。別人製造你的恐謊,你就這麼單純默默承受? 明人不說暗話,我很了解你是柿子挑軟的吃的人。

2025-04-13 13:54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