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juggrutaiwan wrote:你俄爹都證明滑翔炸彈...(恕刪) 哥忍不住又笑了美軍在沙漠風暴展開那一夜 有個由40架飛匿蹤飛機 所組成之打擊群起飛攻擊特定目標 在這40架飛機中 只有八架投下炸彈其他則是負責保護八架飛機安全=============================================================在俄烏戰場制空權掌握在俄軍手上 俄軍當然可以利用滑翔炸彈攻擊但是放在台海就完全不是那麼回事 解放軍45分鐘就取得台海制空權台灣空軍奪回制空權都已經沒時間了 還去浪費時間掛滑翔炸彈攻擊大陸縱深你有那麼多飛機嗎?
chrischenslayer wrote:在俄烏戰場制空權掌握在俄軍手上 俄軍當然可以利用滑翔炸彈攻擊但是放在台海就完全不是那麼回事 解放軍45分鐘就取得台海制空權台灣空軍奪回制空權都已經沒時間了 還去浪費時間掛滑翔炸彈攻擊大陸縱深你有那麼多飛機嗎? 你讓我忍不住笑了!烏克蘭有多少防空飛彈?還「解放軍45分鐘就取得台海制空權」勒?解放軍空軍45分鐘就全軍覆滅了還差不多!
cougar2015 wrote:yalee1026cougar2015...(恕刪) 哥忍不住笑了台灣人自己承認:進期傳出原定搭載正在研發中雄昇飛彈,機動部署所需的12×12特輪車底盤發射車原始規畫,可能將由原定一體成型12輪驅動的12×12特種輪型車輛,改為8輪驅動8×8輪型拖車頭牽引車的重大改變,更重要的是本案內容,大幅改變為由本來要求供應廠商必須技轉在台組裝的國防自主政策,全案改成省時省力的直接外購決定令人錯愕。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如筆者這般的軍事議題關注者,所見者往往只是硬體上特別吸引關注的各式飛彈大砲,而容易忽略襯托的綠葉。但事實上載運這些武器的載具亦至關重要,其關鍵性常常容易被忽略,如果沒有這些出色配角,主角優異性能將大受影響,之前國軍就曾經因雷霆2000多管火箭載具遲遲未能敲定,而導致整系統完成測試後,卻延遲近20年才正式服役的慘痛歷史!透過本案工業合作建立必要之自主底盤工業本案工業合作的重要性在於能夠由技術轉移協助國內建立底盤工業,對於提升產業能力非常重要!不但可滿足未來對於國內重車市場,或購入國外車頭於國內進行改裝的需求,更可以透過國車國造增加國軍裝備的妥善率,未來甚至能具備生產國產軍車的能力。結合國內軍用與民用重車的需求而吸引業者加入的企圖心,不但利軍而且利民下可謂各蒙其利,重車底盤市場之所以國內加入業者有限,根本原因就在於誘因不足,利潤不夠的情況下,如果還加上軍品標案採價格決定雀屏中選者,國內業者與國外廠商搭配競標下,實際所得的獲利空間就非常有限。但是,國軍許多自製武器的量產經驗可以得知,重車底盤的國內自製能力又如此重要 ,更重要的是此般重要性,將會隨著各式陸射飛彈(制海反艦、防空、遠攻)的陸續投產而與日俱增,國軍必須掌握關鍵此關鍵能力 ,個人認為基於成本考量並非所有裝備都需要自研自製。而重車底盤系統能力之掌握已經嚴重影響到國軍裝備的可靠度,國軍不同裝備間載具,互不相容的萬國牌底盤系統早已行之多年,不但各自獨立補保系統造成的沉重後勤負擔,更嚴重影響裝備妥善率。使用單位不會沒有感受到,明明就是搭載類似重量與體積接近的裝備,卻要運行不同系統而承受無法共用零件的痛苦,但因台灣就是沒有能力自製下也只能外購,如果沒有金額夠大的採購訂單支持,要達成國車國造的目標跟本遙不可及,總算等到了此次因本案大量採購的工業合作,而換取到的技術轉移,不透過這樣的良機更待何時?=====================================================台灣造不出發射車和運彈車 沒有足夠的載具 台灣的導彈能否多大的火力密度和持續性?
chrischenslayer wrote:解放軍45分鐘就取得台海制空權台灣空軍奪回制空權都已經沒時間了 還去浪費時間掛滑翔炸彈攻擊大陸縱深 解放軍戰機,雷達都看不到F16V ,F35,這就取得台海制空權???我看是聰明的趕緊駕機逃到新疆笨的全被台美戰機打下海。美軍F22 F35在第一島鍊上有500架以上,F16+ F16V F18及其他有上千架戰機。還想取得台海制空權,哈哈哈哈哈哈哈,,
chrischenslayer wrote:台灣造不出發射車和運彈車 沒有足夠的載具 台灣的導彈能否多大的火力密度和持續性? 肖嘯哥,請先去查查「雄昇飛彈」是什麼飛彈⋯好嗎?「雄昇飛彈」不是用來招呼解放軍軍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