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有趣的現象:右岸防部給出的PLAAF/PLAN航跡圖從未包括殲20這邊網友大能可以得出結論:殲20飛不遠、沒機動、所以不敢參加繞島遊。如果哪天右岸防部給出的PLAAF/PLAN航跡圖從包括殲20這邊網友大能可以得出結論:殲20不匿蹤。當然,小弟這種肉眼凡胎,既不是人形自走微波暗室,也沒有長一雙大功率GaN無線電神眼,大概率是理解不了這邊網友大能的超凡結論。
好圖狼 wrote:真的嗎.美國空軍消息...(恕刪) 來源呢?倒是台灣雷達專家陳淑娥博士撰寫的《大型陣列天線之發展與應用》技術簡報中,證實在x波段雷達中,殲20只有正面隱身,用雙基雷達即可反制。下面這張是你們都流傳的日本軍事雜誌以F-22所配備的APG-77 AESA 有源相控陣雷達探測距離為標準轉述自PTT網友:F-22雷達反射面積為0.0001㎡、被F-22探測距離為40km。F-35A雷達反射面積為0.013㎡、被F-22探測距離為60km。殲-20雷達反射面積為0.1㎡、被F-22探測距離為112km。蘇-57雷達反射面積為0.5㎡、被F-22探測距離為185km。蘇-35雷達反射面積為1㎡ 、被F-22探測距離為241km殲-16是5㎡ 被F-22探測距離為355km。意思是殲-20能在112公里外被F-22探測到,匿蹤能力所能起到的作用相當有限,因為大多數超視距空對空飛彈的射程不超過10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