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陽掌 wrote:
川普時代俄國人在敘利亞撿到未爆的戰斧
也有個類似物品黑灰色的
說是鈦合金材質的戰斧的戰鬥部
1. 戰斧這個圖片是什麼類型的彈頭?
2. 鈦合金被高速打穿后的創口外形是什麼樣?
下面是國外博主用巴雷特狙擊步槍加鎢合金穿甲彈近距離打中鈦合金的效果,有典型的侵徹坑洞和創口周邊高溫帶來的輕微塑形隆起,但沒有諸如所謂匕首彈頭創口那樣如同脆性殼體剝落的外形和四散的裂紋,而且那個所謂匕首彈頭的破洞周邊,完全沒有金屬在高速撞擊或者侵徹下變形的痕跡,如果是合金,這個合金的硬度和脆性要有多強?脆硬性高到這個程度的金屬殼體,在空中被被可能比120mm APFSDS砲口初速還高的相對速度擊中後墜地,居然沒有完全碎裂而衹是破一個洞?


3. 以基輔市長展示所謂匕首彈頭那張照片判定那個彈頭被打洞處的厚度大約在4公分到5公分,假設戰斧那個彈頭殼體也是這麼厚,與圖片裡面彈頭的尺寸比例大致計算一下殼體重量在350-450公斤之間,戰斧總共才454公斤的最大彈頭重量。假設問題2的答案是俄羅斯真的用了遠比一般鈦合金硬度更高的金屬(比如比鈦合金重的鎳基合金鋼或者遠遠更重的鎢系合金),那麼這個被被展示的所謂匕首「彈頭」豈不是光殼體就有600多公斤甚至一噸重?
這幾條論據加到一起,就衹能自相矛盾。
1. flak論據圖是P圖,這條自身就站不住腳。
2. 如果那個「彈頭」殼體材質是熱解碳,和flak半穿甲彈頭的說法自相矛盾。
3. 如果那個彈頭殼體材質是諸如鈦合金等航太常用金屬材質,和照片破洞處的斷面特徵自相矛盾。
4. 如果那個彈頭殼體材質,是更加堅硬而且具有高脆性(才能符合破洞外觀特徵)的金屬材質,照片所示厚度計算出來的彈頭殼體重量太重。
5. 如果那個彈頭材料沒有那麼重,但是就是具備高硬度和符合破洞外觀特徵的高脆性。在空中被高速擊中後墜地的說法和能保持如此完整既不變形也沒碎裂的殼體外觀自相矛盾。
而且從頭到尾,誰來解釋一下那位flak的「半穿甲彈頭」論據衹是一張不合格p圖的問題?
即便我們假設他這張圖就不是P的而是真實剖面圖。
那麼我們回過頭來看看這位flak舉例的圖片:
homing4627 wrote:
還什麼尺寸大小不對...什麼水泥...
原來俄軍美軍這麼好騙...
連俄軍自己到現在也不敢出來否認...孝子就先衝出來為爹否認...
從圖中提供的尺寸對比,可以測得這個彈頭到等徑尾部的長度大約是1.56公尺,直徑大約是450公分。
(這裡我們假設這彈頭圖後方的錐狀收縮線條已經不是彈頭的一部分,否則會有1.9公尺)

那麼問題又來了:

根據上面那張所謂“匕首半穿甲彈頭”圖測算的彈頭尺寸,結合上圖人和展示彈頭的比例,分別用“彈頭”的長度和直徑來測算基輔市長在身體沒站直情況下的身高,得出兩個結果:可以選擇一下哪個結果更合理:
1. 根據“彈頭”長度(假設彈頭完整),市長此時身高大約2.53公尺,估算站直後大約2.6公尺。
2. 根據“彈頭”直徑,市長此時身高大約2.85公尺,估算站直後大約2.92公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