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CK wrote:
其實看到這個新聞我有點疑問,要取代濟陽:
1.拖曳聲納就夠了嗎?...

拖曳聲納應該是沱江艦上測試過後拆卸下的同型裝備
EDO Model 980 ALOFTS 低頻主/被動拖曳陣列聲納,又名 SQR-18(V)3
派里級的 SQS-56 中頻艦首聲納的輕量型 DE-1167 或其他類似中頻艦首聲納也可以考慮
依據之前各種流傳可能相關的輕型巡防艦圖片,應該是有直升機甲板
但是要不要設直升機庫?

直升機甲板要不要裝 RAST 直昇機輔助降落系統?

Hawk Link 海鷹反潛作戰資料鏈艦載通信終端 AN/SRQ-4 要不要裝?
美國要不要提供 AN/SRQ-4 ?

要裝 AN/SRQ-4 , 如何整合到戰系 ?

反潛作戰是三度空間立體團隊作戰
台灣海軍目前只有美國原裝派里級銘傳艦、逢甲艦與基隆級艦可以與 P-3C 反潛機連線
Hawk Link 海鷹反潛作戰資料鏈非常重要,

除了 MH-60R 海鷹直升機 、 P-3C 反潛機、目前研發中的 MQ-9B 反潛版海衛士無人機,
未來都需要 Hawk Link 海鷹資料鏈以連線作業
BUCK wrote:
... 2.反潛火箭有替代品嗎?還是用短魚雷去拚刺刀?...

要裝 Vertical Launch ASROC RUM-13 反潛火箭,就必須裝 MK-41 垂直發射系統
所以反潛型輕型巡防艦也需要裝備垂直發射器
雄二、雄三、海劍二與海劍羚點防禦飛彈應該是反潛型輕型巡防艦的主要飛彈裝備

所以 1500-2000 噸反潛型巡防艦夠大嗎 ?

計畫被取代的濟陽級巡防艦滿載 4260 噸
個人認為反潛型巡防艦應該至少要 2000-3000 噸
"區分 "防空" 和 "反潛" 兩種構型,前者裝備垂直發射器"
台灣海軍是腦袋裏灌水泥了嗎 ?

從沱江艦到塔江艦的經驗都沒有學到任何一點教訓嗎 ?

為什麼還要規劃 "防空型" 的輕型巡防艦構型

海弓三飛彈在 4500 噸震海艦案上不去,
在更小更輕在輕型巡防艦就可以?

海弓三飛彈上艦不是艦體裝不下飛彈與垂直發射器
而主要是震海艦體太小支撐不住搭配海弓三的戰系主機與雷達後端的電機電力需求
要滿足以上機電需求,艦體就必須加大以裝備更大的輪機及發電機與更大的燃油箱
所以各國海軍類似的防空艦構型至少是 5500-6000 噸起跳不是沒有原因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