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空軍下一代主力戰機研製案不符現階段戰備需求+關鍵技術未克服暫喊卡

台灣人(或政黨) 在反軍購上 永遠有兩個萬年理由:

1. 營養午餐

2. X機(艦)造 不要買美國爛貨...(可是你做不出來)

F-16跟魚叉好爛(粉紅開頭喊) 台灣都可以自製幹嘛買美國貨?

事實上不說來鬧的 如果有台灣人"真的"篤信這兩條
那真的不要談什麼軍售軍購 你是軍盲一個 多說無益
告訴你拿10年營養午餐換F-35可能你會信.. 如果是你支持的媒體或政治人物扯這個蛋..
(通常都是紅媒紅統派)

IDF本身除了設計不良外 航程酬載嚴重不足外 戰鬥素質已經是4代機水平
偏偏它的迷你輕量設計 就跟日本當年零式機一樣 幾乎沒有升級空間
或精準點說 升級部份 就要付出其他龐大代價
如前面說的 把TFE-1042推力加大 耗油又要增多..
總量體空間就是如此 想像F-16一樣換個雷達 修改些系統 甚至更新引擎與CFT來魔改
根本不可能...

台灣要靠自己研發出4.5代機甚至5代機 談何容易?

不是真的做不到 而是沒錢 不可能把預算大量花在這方面
再者時間上太久了 估計就算讓你繼續玩 十年內生不出先導機能飛...

要把台灣中科院及相關產業 變成純商業民營經營 並與國外軍火大廠合作
別說外國廠商幹不幹 台灣自己這些軍方或中科院老頭們就不願意....
YC_Jiang wrote:
別說外國廠商幹不幹 台灣自己這些軍方或中科院老頭們就不願意


紅字的最本位主義了
stever2018 wrote:
所以在簡報的同時已透過代理商預訂了2具發動機,但結果是全案被喊停後,再去取消這2具發動機的訂單。


個人覺得「取消發動機訂單」是件蠢事,如果美國願意賣,兩具就兩具,先買進來再說,貨先入手創下先例,以後要增購才會容易,現在放棄機會,將來要再申請採購又得再重來一次看人家臉色,雖然省點錢,但是因小失大,真的太糊塗
rukawa1

再依此設計機身.....都全案暫緩了還設計什麼? 至於研究引擎,台灣現有的F16和未來的F16V用的引擎其推力和等級比F414更強,直接研究該引擎不就好了(平常就可以做了)何必特別買F414來研究。

2022-08-21 8:05
天衣神水

rukawa1 軍售項目有使用規定,不是台灣想拿去幹什麼就幹什麼,引進F-414會附使用說明,裡面會有飛機相關的設計注意事項,例如,進氣道、油路、結構....,這些會跟飛機設計有關。

2022-08-21 14:48
天衣神水 wrote:
個人覺得「取消發動機訂單」是件蠢事



這件事告訴各位什麼事?

第一, 這篇報導把人民當白痴。 自己去想吧。

第二, 整件事誰最想做, 誰不想做?

我很難過是, 漢翔兩老這麼當真, 全親自動起來,

代表組裝機評估後可以做。

法國人的軟體可以放大縮小再幫你做基礎

氣動力分析模擬看來很有用。

空軍航發也動起來部件來源尋商,

在6月前這群人還在想辦法朝目標前進。

適合法律系治理的國家看起來就是柬埔寨,

根本沒有研發生產製造概念,

又會因為人的問題,切割權利竟然還切割政策。

這樣搞怎麼會有延續性?

連兩具引擎都不要了, 傷了很多人。
天衣神水

至少織女星要重啟,或者引進F-414來研究

2022-08-21 14:49
SATO 桑講得那樣多 太悲憤了 莫非也被動員到了後來被捨棄了 哈哈

馬總我很清楚 他跟我應該是一樣的人 都是要造戰鬥機才念這一行的

不管如何 他的使命就是要做ADF之父 算一算時程應該是實至名歸才對

他是成大出身沒有被中正理工系統給幹掉而能夠撐到現在 我是很佩服

中科系統裡面狗皮倒灶的事 因為老同事與老師都是那裏出身 有些耳聞

馬總能夠撐到現在 真的不簡單 但有些事不方便講 沒有人是完人

至於另外一老 不予置評 但他是飛過IDF的人 對戰機當然有一定了解

------------------------------------------------------------------------------------------

裡面講了一個神話 我沒有時間說明一下 那就是買兩具 F414發動機 後來解約

美國對軍用F414的出口同意管制很嚴 有這樣容易訂到兩具發動機?

另外兩架原型機訂了兩個發動機也很扯? 還用代理商? 明明在台灣有辦事處

F414發動機有甚麼了不起?? 我實在不太了解 其實這個發動機的熱段也老了

為何要這樣講 因為F414熱段20多年前已經被用在CF34-8/10系列民用發動機

裝用這款發動機EMB-190/195 170/175 CRJ-700/900/1000 其實已經開始退休

真的要好好研究一下F414的熱段 那就建立CF34-8/10的翻修能量就可以了

但講白了 看得到摸得到發動機零件有鳥用?? 發動機的研發要知其然 怎麼設計

當年對岸逆向工程CFM-56的F101熱段 從1980年代搞到2010年代才算成熟

若是買來的發動機 除了解其性能 建立未來維修的體系最重要

買來玩玩又沒有地方裝用 不太合理 看來是否是時程太緊???

----------------------------------------------------------------------------------------------

這個爆料 延續上次的料 我也發表過我的看法 就是一個怪字又不合情理

這次的爆料 從字面上的資訊來分析 已經有很多矛頭指向某位長官

到現在看來 沒有人被以洩漏國家機密法辦 ? 加上用了某位長官的姓氏

看來是單位內的風暴 秘書長出身律師 雖然是國防事業外行 但也非省油的燈

副秘書長管理國防事業很久了 面對兩岸情勢 層峰對許多事應該有很多要求

為了要滿足層峰要求 或許有人走了偏鋒" 揠苗助長" 都在層峰任期內完成

秘書長求取真相後發現這個事情很不簡單 才在跟層峰報告後踩了煞車

為了跟江東父老致意 用了這篇爆料來說明 ???
天衣神水

就跟車用引擎的氣缸一樣,軍用跟商規是一樣的,其他東西則未必相同,turbofan即使熱段相同,很多東西都不同,那才是眉角所在。

2022-08-21 14:53
rukawa1 wrote:
這樣台灣還敢停止研發嗎?(恕刪)


21世紀戰場的一線戰機,已不是小國能弄的了,連瑞典也無以為繼,歐洲含英法也要合起來全歐才能弄
肯定不成功的事,也真的不要浪費錢了,還不如集中在無人機這些小國還能玩的
取消很可惜,應該是要把研製的時程拉長,事實證明共機來犯還是要有戰機升空攔截,幾年後這些飛機除役,拿甚麼來替補?
天衣神水 wrote:
個人覺得「取消發動機(恕刪)


沒什麼,這種發動機不是五代戰機的顯學,也不是變循環這種次世代產品,目標也只是上個世紀的東西,沒必要再圍著發動機繞。

台灣人還普遍停留在上個世紀的經國號時期觀念。我國近40年沒有向老美提出採購新款戰機發動機的需求。上次提出採購應該是小型騰雲TPE331。

就算台灣拿到發動機,難道是要再造一架放大的經國號,上面其他系統,沒有能力沒有錢,照樣是空盪盪的,一樣玩不出花。

我還是那種想法,沒錢就是沒錢,陸海空三軍共同需求的產品,台灣可以玩。單一需求的,算了。

該報導有一句話大家可能沒注意到。但是我認為很可能是高層真實的態度。

該研製案並不符合現階段積極建構不對稱戰力。

這樣的論點以前似乎沒有出現在類似重大建案過,是否意味著台灣未來建軍方向轉彎。

繼續看下去。九月份應該會比較明朗。
兩岸和平:接受集中營、特色管理、坦克輾人民。
stever2018
stever2018 樓主

放大版的經國號也是有用途1可以做到短場起降2類似f15的戰轟機可以做到3因為載重量增加,雷達與電子系統也有更多空間

2022-08-21 14:59
空軍下一代主力戰機研製案不符現階段戰備需求+關鍵技術未克服暫喊卡

沒有後備專案那敢隨便叫卡,
咱們軍方高層及中科院一向謹慎,
這叫卡那6代AI無人機一定已差不多。
TW Energy wrote:
沒什麼,這種發動機不是五代戰機的顯學,也不是變循環這種次世代產品,目標也只是上個世紀的東西,沒必要再圍著發動機繞。

台灣人還普遍停留在上個世紀的經國號時期觀念。我國近40年沒有向老美提出採購新款戰機發動機的需求。上次提出採購應該是小型騰雲TPE331。...........(恕刪)


引進來研究不是真的要搞飛機,而是研究看別人怎麼弄,相關飛機結構和引擎相關的部分怎麼設計,中科院在騰雲機的進氣道上吃足了苦頭,就是研究得少加上沒有人指點的結果,以至於同樣是TPE331,MQ-9的滯空、性能硬是比騰雲機強,現在中科院推說是美軍有秘技,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空軍接獲美MQ-9B無人機發價書 為強化偵蒐戰力全案展延3年完成



軍用的東西是各項基礎科學匯聚的結果,這種東西平常就要持續研究,沒有人指點,會走很多冤枉路,最具體的例子就是兩年前兩具MK-41一到台灣,中科院立馬突破二十幾年解決不了的問題,華陽垂發順利完成,軍方也馬上同意採購,事情就是這樣。

現在不對稱當道,但是「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敵人也會進化,只押寶一邊並不是適當的做法,而是要依狀況調整比例才行。

不對稱作戰需要強大的觀通和電磁權爭奪作戰能力,沒有以上這些東西,拿著標槍的單兵或者步排、伍只是敵人的靶,機動式的防空、反艦系統也會是遠程火箭、無人機的靶,這兩點軍方遲遲不建置,只是光買「彈」,難道美國有保證會提供台灣這些服務嗎?現在台灣半套半套的搞問題不小。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