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wing wrote:
台灣連仿製都不行?(恕刪)
其實我都講過很多次喇。
隱形戰機早在二次大戰晚期已經被意外發明出來,就是納粹德國的Ho.229。後來英國的研究發現飛翼機的設計可減小反射面,機身使用滲碳膠合板具有吸收雷達波的效果。

具體理論到60年代、由蘇聯科學家 彼得·烏菲莫切夫 發明,但由於60 代的電腦太過原始,一直等到70年代,美國洛克希德馬汀的臭鼬工廠才根據 彼得·烏菲莫切夫 的論文,設計出擁藍試驗機,亦即後來經典名機 F-117 的原型機。


這些幾十年前的隱形飛機的基礎理論,我不信台灣大學的圖書館、中科院、漢翔之類的學術機構會沒有,中科院本身亦有展示結構匿蹤物料和吸波物,料台灣大學自己都有應用材料學系,而且現代電腦的成本比70年代,無論取得、運作還是維護成本都便宜很多、亦強力極多,所以我相信台灣是具備開發隱形機的基本能力,問題是在於時間和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