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馬桶要230萬?連馬桶都能呼攏,藍委批國造潛艦包商「離譜」

天衣神水 wrote:
三篇新聞合在一起看就(恕刪)


就是政治鬥爭咩。

要一個CEO角色去開什麼會議?我覺得超好笑的。Elon Musk要懂火箭嗎?還是要懂汽車?他要進去決定火箭的生產和機器嗎?

他一不是台船出身,二不是造船技術背景CTO,嚴格說來是一個企管身份。潛艦案為什麼要他出來開會?CEO,CTO傻傻分不清楚,真的超垃圾的。

媒體一直在他身上炒文章,這不奇怪?講穿了就是他是官股頭號代表。

海軍有問題,潛艦有問題,應該與台船廠長層次,或者魏正賜這種背景的人溝通,這才是真正造船核心的人。

造艦要問到CEO去,那些造船專業的人,不如從乾塢上面全部往下跳?

溝通不了,高層的人也只能以內部規定來重跑整個檢討的流程。每家公司都有內部專業流程,什麼時候一家公司專案流程裡面有CEO這種角色進來參與?笑死。

今天除非說鄭文隆用人不當,所用非人,有更合適的人選。他本來就是管理層。

哦,對了,媒體上次也炒作唐榮貴是親信,一個堂堂的前廠長被說是親信我也是傻眼了。

現在台船在虧損邊緣,當初把商船業務推掉了,震海案又被搞沒了,到現在還在吵雷達。怎不問問海軍?

對一家公司來說,專案問題到底是要問執行長還是技術長?到底是該專業經理人出來還是每次都吵到要CEO講話,那整家公司就顧你一個案子就好了?

關於那兩封信,以我對台船的認知,兩個人都沒錯。錯的是下面的人,罵的是下面的人。台船和海軍都被罵了。

台船不是一般的公司,在外面的人不會知道裡面是怎麼回事,它是一家很老派文化作派的公司。
兩岸和平:接受集中營、特色管理、坦克輾人民。
Mk2k

這則新聞倒是讓人覺得台船的人好像把造潛艇跟造船搞成一樣?? 老董是這樣的話, 那真令人擔心!! 他認為潛艇裡的馬桶只要八萬台幣就可以搞定!!

2022-04-13 23:13
Mk2k

搞不好像潛艇總動員裡的聲納兵, 或許那天會跟長官說:"從那個馬桶的沖水聲跟開關聲, 可以判斷這是台灣的潛艇!! "

2022-04-13 23:17
陳小春2525 wrote:
https://tw...(恕刪)

那種不叫化糞池。。。懂?
蔡謙卑(千碑) wrote:
葉豐瑋 吳奎炎202...(恕刪)


五毛還是先關心你們自家上海方艙醫院廁所,大便💩先清一下都滿出來了,難怪疫情數字造假都爆炸

TW Energy wrote:
就是政治鬥爭咩。

要一個CEO角色去開什麼會議?我覺得超好笑的。Elon Musk要懂火箭嗎?還是要懂汽車?他要進去決定火箭的生產和機器嗎?


IDS專案中黃曙光才是Elon Musk的角色,鄭只是專案中一個 part的 manager,IDS專案中有很多個 parts,台船只是其中一個 part,鄭參加專案定期會議本來就是應該的。

三篇報導中,一篇提到鄭不執行 Project Manager的人事調整指令,黃親自下來當壞人,另一篇提到鄭介入料件採購,如果每個料件他都可以有意見,這問題可不小,天曉得他買了什麼東西放進IDS?他懂潛艇嗎?

兩篇看起都代表鄭已經是IDS專案成功路上的石頭,如不及早修正 (鄭自我改變或者換人),IDS一定失敗。
給鄭6年了,支持換。
鄭土木系,教授,公路局。

我是贊成董事長換個海軍,也讓海軍了解台船運作?
才不會彼此說我不爽他互卡。
天衣神水

要換海軍出身的話,高嘉濱是好選項,他是黃曙光的愛將,也是潛艦指揮官出身

2022-04-14 1:50
lawtaipei wrote:
不能監督,或者攻擊監(恕刪)


要監督可以
拿出專業來監督
不是看到數字就開砲
那我來監督就好了啊靠
有誰看過口國監督過政府啥採購案嗎?
天衣神水 wrote:
IDS專案中黃曙光才(恕刪)

別鬧了,你這說法是錯的。黃曙光是潛艦案的總負責人,因潛艦案存在的角色。要說換人,真正應該換掉的是黃曙光。

可是國防部根本沒有科技建軍歷史,沒有造艦人才,所以我完全可以理解黃曙光的存在。

鄭是整個台船的CEO,主管的有商船,特種船隻,風力發電,公務船,軍艦等所有業務。前一陣子的綠翡翠,不就是特種運輸船隻,對我國能源建設一樣關係重大。

如果賈伯斯去找台積電代工,晶圓量產不順,說想換掉張忠謀?你會得到全TSMC的黑人問號吧。

而且嚴格說起來,黃曙光就是闖禍的那一個。系統專購和合約出問題不就是海軍與科科的範圍?那些東西扯到出口許可,肯定不是台船平時用料。

誘標的事情,在壓力殼中段會有個小型魚雷管,出問題了,壓縮到誰的工作?海軍和科科闖禍,動動嘴巴去找其他軍購商源,然後大便誰去擦?

次系統出包,改了壓力殼或者內結構,可以用嘴巴說拿掉誘標就拿掉?最後壓縮到了工期誰要去承擔,不就台船嗎。

海昌的人被黃曙光罵,嚴格說他自己是連帶,今天上面如果要砍頭,黃曙光就是和鄭一樣、落下一個管理不善,而且黃比例更高。

派一個人換掉鄭文隆,然後盡可能的便宜行事是嗎,跳過人家內部流程,如果沒有國外船廠專業意見背書,這種做法非常的不專業。

懂軍艦不是懂造船,修護船艦和造船,完全是兩回事。台船專業流程也許慢,但是有它存在的意義。

身為專業人士,絕對會希望遇到的問題在專業之間充分檢討,而不是上面的CEO一句話壓下來說怎樣做。

別被新聞給帶歪了,台船文化差,積習難改。但在台灣的造船專業,他們才是最懂的,沒辦法。

現在的問題是,台船與科科還有海軍到底離潛艦製造所需要的能力多遠?第一次造潛艦,你前面不斷出現坑,又怎麼可能如期完成?

我不想說其心可誅這種話,但是在我看來,潛艦案就是有人故意想要弄死。這些跳樑小丑什麼時候有這麼關心其他軍備過。

震海艦整個推遲多久了。立委和媒體沒有多少人真正關心,海軍卯起來一直挖坑,科科進度緩慢,請問有沒有人拿著放大鏡檢討,沒有嘛,全部集中在潛艦炒作。

我沒有支持或反對鄭文隆,黃曙光,台船,海軍,科科。有問題才是正常的,第一次造潛艦沒有問題才是奇怪。

我支持的是給潛艦案所有人一個乾淨的時間空間,讓他們好好的做事,給他們加油。

要我說,潛艦案該延遲就延遲,黃曙光與鄭文隆應該要承擔的責任不是把案子如期完成,而是應該去勇於負責,去教訓,不是,去溝通一下高層往後推遲。

這是台灣第一艘潛艦。把整個生產製造、品質控管、設計流程建立起來才是最重要的。

這些高層那麼在意如期完工到底是什麼鬼東西?台灣如果有成熟的技術,還要搞四十年?
兩岸和平:接受集中營、特色管理、坦克輾人民。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