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雄鷙專案】雄三空射型反艦飛彈研製5年拼戰備成IDF戰機制海利器

天衣神水 wrote:
不太了解軍方為何不藉此發展固態衝壓引擎…


因為是科科院啊,你是不是對科科院的研發能力有啥誤解?
xiangnansu wrote:
因為是科科院啊,你是不是對科科院的研發能力有啥誤解?


個人見解不同,看來應該是你對中科院的誤解比較深
xiangnansu

雄三衝壓發動機的構型都引進30年了,到現在都還是世界第一的倒數呢。[^++^]

2022-01-25 17:40
天衣神水
天衣神水 樓主

一樣構型的鷹擊12也是世界第一的倒數

2022-01-25 17:44
研究AESA四面盾縮小化,都研究多少年了?
到現在還搞不出來!神盾艦難產到現在!
還要搞雄三空射型反艦飛彈研製5年拼戰備成IDF戰機制海利器?
需多少年?
把中科院當成無敵鐵金剛光子力研究所,任何東西都可以造出來!只要有錢就可以
GOLD888 wrote:
研究AESA四面盾縮小化,都研究多少年了?
到現在還搞不出來!神盾艦難產到現在!
還要搞雄三空射型反艦飛彈研製5年拼戰備成IDF戰機制海利器?
需多少年?
把中科院當成無敵鐵金剛光子力研究所,任何東西都可以造出來!只要有錢就可以



從1999年起,美國海軍就以固態SPY雷達(Solid State SPY Radar,SS-SPY)的名義,資助洛馬集團以神盾艦的SPY-1相位陣列雷達為基礎,研究新一代的S波段主動相位陣列雷達,此計畫隨後又演變成S波段先進雷達(S-Band Advanced Radar,SBAR)以及可變固態S頻雷達(Scalable Solid-State S-Band Radar,S4R)。

在2006年,S4R被規劃成未來CG(X)防空巡洋艦的主要防空雷達,美國海軍並委託洛馬海上系統與感測器部門、雷松整合防衛、諾格電子系統等三家廠商進行需求定義工作,同時進行相關技術和降低風險等研究,相關工作耗時約一年。...........................(以下省略N行)

20多年後的2021年,搭載美國新一代S波段主動相位陣列雷達SPY-6的神盾艦下水,看看人家做了多久。

真的當中科院是神?一擦一擦茶壺邊就生出東西來,都不需要時間?重點是要走對方向,像海軍這樣需求改來改去的,給的時間又短,除了買現貨,誰有辦法滿足這種客戶?
觀察一些 IDF 外掛武裝配置....

個人覺得, 機腹空對面有 4個吊點.
搞個 4合一的派龍鎖上機腹 4個吊點上, 限制飛行中的 G值, 應可掛一枚 3000磅上下的武器.

雄三 為 面對面 型 ( 海 及 陸 , 統稱 面 ), 多了 助推火箭 將雄三推至一定速度, 待啟動本體推進動力後再脫離本體, 這助推裝置在空射狀況下可拿掉 降低重量.

當 IDF 的高度越高, 空速越快, 給予雄三的動能位能也越大, 射程比 面對面 還長.
彈道控制程式也需連結 IDF 飛行資料修正.

空射雄三射程要多長 ???
以單艦來說看 , 需大於 艦上防空武器 15% 以上.
以航母艦隊來說, 兩個考量 :
A : 大於 艦載機的作戰半徑. ( 有空對空武裝護航機護航, 像 F-16 幻象, 此點可排除 )
B : 大於 航母周圍伴隨的 護衛艦距離 + 護衛艦的防空武器射程 .

各位 + - x ÷ 試算看看......
莊孝爺 wrote:
個人覺得, 機腹空對面有 4個吊點.
搞個 4合一的派龍鎖上機腹 4個吊點上, 限制飛行中的 G值, 應可掛一枚 3000磅上下的武器.


這個想法跟法國人在Rafale M中線掛上一顆衝壓引擎的ASMP-A超音速核子巡弋飛彈類似,因為ASMP-A並不是很重,掛在中線應該是氣動的關係,高空射程500~700公里,以這個射程打航艦或許可行,只是東西丟了要快逃,中途導引要用資料鏈。

ASMP-A
高空射程約500-700公里、射速3馬赫
低空射程約180公里、射速2馬赫
全長5.38公尺、重860公斤 (技術先進跑得遠又不重)

eclair_lave wrote:
空射先天就有載台帶來的高度跟初始空速優勢,同體型重量者在高高彈道下的最大射程遠超過從地/海面零初速零高度能達到的距離,即使是只論全程推力的射程也是一樣


這說法基本上沒錯,空射有優勢,
但有個前題..........該空中載具要能載的動這枚飛彈。

天劍二型有空射,艦射,陸射,
其中因為天劍二型重量不過200公斤不到,戰機載的動,
所以空射比起艦設和陸射都有優勢。

美國這陣子試射極音速飛彈,是掛在轟炸機上試射,為什不掛在戰機上?
因為該飛彈重達about 3.2 tons! 戰機根本載不動! 無法使用!

雄三? 原始艦射版的重量有1500公斤!
如果原封不動把這枚1500公斤的飛彈掛到IDF........IDF根本載不動! 無法使用!

所以雄三只能減肥,但是那個射程120公里....也太少了,
最少要150公里以上,200公里以上會比較妥。
也許可以考慮不要用雄三減肥型,而是把雄二強化。
rukawa1 wrote:
這說法基本上沒錯,空(恕刪)


原則上原版雄三上FCK1有問題應該沒太多人有意見
(也不是沒有就是了,印象裡好像看過哪有人信誓旦旦能直接掛在中線上還有PO過3D模擬...)

所以這則報導裡也是說會縮小化,助推得內藏或後接化應該也是正常的作法

至於射程就難講是否縮小化後就跟著縮得這麼明顯,如果軍方要求極速不能減或是中科院另有打算就不確定了

總之待未來實物原型有出爐再看看吧,現在甚至沒有中科或軍方的公開資訊能對照報導內容有多少屬實
rukawa1 wrote:
所以雄三只能減肥,但是那個射程120公里....也太少了,
最少要150公里以上,200公里以上會比較妥。
也許可以考慮不要用雄三減肥型,而是把雄二強化。


120公里因該只是低空的射程
高空或高速都可以提升射程
所以相信這個資料會保密
天衣神水 wrote:
這個想法跟法國人在Rafale M中線掛上一顆衝壓引擎的ASMP-A超音速核子巡弋飛彈類似,因為ASMP-A並不是很重,掛在中線應該是氣動的關係,高空射程500~700公里,以這個射程打航艦或許可行,只是東西丟了要快逃,中途導引要用資料鏈。

如果, 推進系統修改一下 :

空射雄三, 先將外形匿蹤化.
脫離戰機後, 啟動初級動力, 以 次音速 朝目標前進, 於接近目標一定距離後再加速至 3馬赫 .

則前段約 50%~70% 射程較低速的部份, 是否可節省推進燃料或藥劑, 達到 延長射程 或 減重 的目的.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