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的想法:
二代艦開發一事 短期內不可能解決
想要在5年甚至10年內搞出像沱江艦這樣的原型艦
應是相當不容易的事..
以美帝一直提醒甚至威脅戰事發生危險的前提下
我國建軍應該要以"即戰力"為主 不要整天想著90分 100分的方案
哪怕50分 甚至40分的方案 可以早一刻取得 成軍 才是上策
以海軍來講 除了被老美逼著買魚叉外 就是自己的雄二雄三加速更新與部署
已經完成能掌握的塔加級 以及佈雷艦盡快造下去
這些基本防務能完成 能完成近岸至海峽間的防護部署
再來認真對二代艦動真格 這樣比較務實
如此就算二代艦或神盾艦要20年後才取得 也不至於誤了保台大事...
資源就是這麼多而已 800多億買魚叉 也排擠到至少5艘成功級艦隻的預算了
但100輛發射車 防護火力又遠比5艘成功級強太多了...
估計最終海蜂大隊 會擁有150甚至200輛以上的各式反艦飛彈發射車
加上十幾處固定發射陣地 戰時備便飛彈至少800枚以上
然後搭配危險紅區灘頭的廣泛佈雷 應該不會有任何國家海軍 包括中美兩國
會想強行登陸這樣的島國...
在5~10年內 海軍要完成這樣的部署不會太難
海軍能守到這種程度 就算及格甚至80分了 其他中大型艦艇
甚潛艦能發揮怎樣效果 倒不是那麼重要了...

海軍若能如此完成"本份" 剩下陸空兩軍的負擔也就輕多了
空軍只要認真把F-16機隊練起來 部署整備完成 剩下就是多搞弓三跟愛國者打飛機與飛彈了
F-35能否取得 反而不是那麼重要 因為很顯然就算老美願賣 取得也是很久的事了
陸軍呢? 若能躲在海空軍有效保護傘下 就做補洞的動作
設法搞出十幾個營或連的可戰之兵 及一定的火力支援部隊
負責保護海空作戰需要的設施
以及對付匪軍進犯時少數漏網之魚 及特定的斬首作戰 剩下就是整建後備部隊
負責戰時維安編組與保護交通線作業 大概也算達到目標
這些都做到了 不用滿分 大家湊一湊達到70~80分
老共攻台就沒有速戰速決可能 只能選擇硬碰硬慢慢耗下去....
說不定戰事不利之下 美軍還沒大舉到來 習皇已經被攆下台了...

YC_Jiang wrote:
二代艦開發一事 短期內不可能解決
想要在5年甚至10年內搞出像沱江艦這樣的原型艦
應是相當不容易的事..
「新一代巡防艦」籌獲計畫事關重大,不只是AESA或者PESA的問題,戰系部分接下來還會有國造派和外購派之爭,加上還會有國內造船界的業務利益,沒有府內高層拍版之下,只會跟高教機一樣空轉十幾年而不會有定案。
原因在於台灣的軍人職務任期為二年,至多三年,時間一到,人走政息,不管哪一派當家,這種規模的建置案沒人有辦法在兩年內搞定全部,所以,如果高層認為這個案子不在優先順序內,沒有外來的決策力量,它就會擺在那邊一直繼續討論下去。
像這次康定級升級案,好不容易海軍內部有共識了,卻搞了一個9年的期程出來,大概比造新的還久,只是升級而已,第一艘評測就要花三年的時間,搖頭中........
天衣神水 wrote:
「新一代巡防艦」籌獲(恕刪)
是啊 沒"長官"持續高度重視 大家就一直吵下去...
不過 目前最大壓力應該來自美帝...
總統大人又不懂軍事 除了美帝"建議"(施壓?)外
就是身邊側近幕僚的影響...
老美不壓著台灣幹的事 就表示沒很重要...



老美既然希望把台灣打造成刺蝟島
那戰機 大型船艦 戰車等高大上主戰武器 重要性就降低不少...
我認為這件事既然不急 就慢慢玩吧...

基本上 就算台灣五年內買到4艘二手神盾 對整體防衛戰助力
也不會比幾百枚飛彈更強....
倒是外購及自製飛彈 及水雷等近岸防護系統 應該盡快建置起來
例如 老美押著台灣買魚叉

或要台灣直接派人過去學.... 刺針飛彈也一樣..
要陸海軍訂單一起談也無不可 但整體交貨進度不該延遲多久...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