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海軍公佈塔江艦射擊「海劍二」的畫面

我多談一個東西,兩階段的火箭燃料,飛彈在加速階段需要比較強的爆發力量,將飛彈加速到4馬赫以上,但是到達四馬赫以後就暫時不需要很大的推力,所以第二階段可以使用較小的推力的燃料,燃燒較慢,推力較小,可以維持四馬赫的速度很長一段時間,因此該飛彈在飛行途中速度不會一直降低,希望他的有效射程可以大幅延伸,但是因為推力很小,所以在進行大G轉彎時速度掉落時,無法補上速度,就只有期望目標物的強烈操作不要超過一定時間,否則是有可能拖靶。
因此後來有另一種兩段式燃燒模式,就是飛彈加速完了,到達4-5馬赫以後,火箭引擎就關閉了,第二段燃料不會被點燃,直到飛彈要開始鎖定目標時,開啟第二段火箭,大約只燃燒3-5秒鐘,作為最後階段以高速、高機動操作飛彈,不讓敵機有脫鎖的可能。
目前看起來天劍二並沒有把這種兩階段燃燒火箭的設計放進飛彈,ESSM blockII有,對岸最新的飛彈也有,所以我認為下一代應該是改進這個兩階段燃燒的火箭引擎,可以大幅度延長飛彈的有效攻擊距離,也許天劍IIC有這樣做,但是無法確認?

橫移推力段有使用的天弓飛彈上,目的就是為了達到碰撞擊殺對方飛彈的目的,但是對於低速的反艦飛彈,使用破片擊傷的手段應該不會是問題,真正的問題是如果遇到3倍音速的反艦飛彈時,使用分布式的彈片是否還能有效擊殺反艦飛彈,這個問題應該要看看飛彈的鎖定目標用的雷達是否可以判斷對方飛彈的相對速度,設定起爆時間差。如果能準確設定起報時間,對方飛彈依舊會落在爆炸的彈片穿越半徑中。如果這個飛彈的雷達電腦不夠快,就算給你一個橫移推力段,結果也是沒用,你會變成沒有及時偏移而無法有效射中目標。
拿個雄風三來試試海劍二如何
Charlie2020 wrote:
目前看起來天劍二並沒有把這種兩階段燃燒火箭的設計放進飛彈,ESSM blockII有,對岸最新的飛彈也有,所以我認為下一代應該是改進這個兩階段燃燒的火箭引擎


關於劍二接下來的發展,也可以參考Aster的設計,採用終端向量噴嘴,被鎖定的目標會非常難脫身,而且可以飛很遠。

Aster-30 彈徑 180mm / 彈長 490mm,最大射程120km,蠻猛的。

gprs19 wrote:
天箭二空射型距離一百...(恕刪)
海射劍2要也可以100公里射程,只是看上級作戰要求!
這是顆顆院負責的官員聊天時說的!
安溪靖惠侯 wrote:
海射劍2要也可以100(恕刪)


如果是真的,捨棄標二可以大量配備劍二...
安溪靖惠侯 wrote:
海射劍2要也可以100公里射程,只是看上級作戰要求!
這是顆顆院負責的官員聊天時說的!


那就是把後面的助推火箭放大,延長燃燒時間,把飛彈送到至少10,000公尺高,速度到達2馬赫,再開始燃燒它自身的火箭引擎,就相當於飛機發射的射程。
安溪靖惠侯 wrote:
海射劍2要也可以100公里射程,只是看上級作戰要求!
這是顆顆院負責的官員聊天時說的!


防空飛彈都有最短接戰距離、高度,這個數字比最大射程還機密,軍火商都絕口不提這件事

海、陸劍二的任務就是在撈區域防空系統的漏補之魚,提供快速反應、短時間(距離)可接戰、終端高度機動的能力,沒有必要去追求長射程。
海軍在海軍艦隊指揮部民國111年元旦形象影片中,公開了另一個「海劍二」在塔江艦試射時的視角,發射時「海蜂眼」雷達天線背對著目標方向。



另一張是網友PO在粉專的照片,塔江艦和成功級「子儀艦」一同停靠在碼頭,相較之下,塔江艦的艦橋高度跟成功級差異不大,「海蜂眼」雷達天線的高度則略低於MK-92射控雷達天線,但是高於「子儀艦」方陣系統的高度。

Bobchen7

旋轉雷達就是不用停下照射,那是射控雷達才要做的事

2022-01-04 15:19
Charlie2020

海劍二是主動式導引雷達,不需要對目標照射,只需要中途接收導引訊號,終端導引使用飛彈上自己的雷達鎖定目標進行歸向導引。

2022-01-04 17:13
天衣神水 wrote:
發射時「海蜂眼」雷達天線背對著目標方向。


會提到「海劍二」發射時「海蜂眼」雷達天線背對目標方向的原因是這樣子的
一般來說,飛彈上鏈方式有兩種,一是用專用的資料鏈天線系統或使用照明雷達上鏈 (傳統的方式),二是使用偵蒐/火控雷達天線充當資料鏈天線 (神盾系統為創始者)

而「海劍二」+「海蜂眼」兩者結合成的防空系統並沒有看到有專用的資料鏈天線 (陸劍二系統也沒看到),代表很有可能是用「海蜂眼」雷達天線充當資料鏈天線,這樣子的話是比較省事,但是也可能會出現另一個問題,因為「海蜂眼」是旋轉天線,飛彈發射時雷達天線背對目標方向是沒辦法在第一時間建立資料鏈結,必需等到雷達轉到同方向時才能完成hand shake建立安全資料鏈結,但是在這段時間內飛彈已經飛出去一段距離,如果飛彈沒有下鏈自報位置功能的話,可能會造成同一個方向一次只能打一顆,等到資料鏈結完成後才能再打下一顆,這樣才不會造成混亂,因為印象中「劍二」應該只有上鏈的功能,所以看到「海劍二」發射時「海蜂眼」雷達天線背對目標方向時,心中不禁產生一些疑惑,但是這些也只是個人的推測而已。
天衣神水
天衣神水 樓主

四樓的圖片顯示發射時STIR是朝向前方,所以STIR沒有在這個 loop裏面

2022-01-07 11:48
macross_sato

要命啦! 要命啦! 屁股才噴火就要STIR一直照, 是要烤小鳥嗎?

2022-01-07 22:20
天衣神水 wrote:
Aster-30 彈徑 180mm / 彈長 490mm


Aster-30 彈長49公分而已?! 還是490cm吧?

照影片, Aster-30加力器超過2米長, 且直徑遠大於Aster-30本體達38cm, 對照海劍二加力器大約一米長與劍二彈體似乎同直徑19cm或略為增加, 總長4.6米, 如果要加長海劍二射程達50-100km之間, 在總長不變下, 則加力器直徑得拉到與Aster-30加力器相同直徑才有可能有足夠空間灌注更多燃料, 但發射箱恐得重新開發如要以斜射處理話, 只是四顆一組有可能會縮減成二顆一組, 擺在高效能艦艇等頂多四顆裝成排最多八顆
天衣神水
天衣神水 樓主

是4.9米才對,打錯了,感謝提醒 [微笑],但是個人認為塔江艦不太需要 Aster-30這種東西。

2022-01-06 20:40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