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nchrotal wrote:台灣的主力防空飛彈是擋第一擊的所以他們躲到哪裡其實不太重要因為第一擊射完後就沒有備彈剩下只是空車 台灣的第一擊就能打趴解放軍了,再來就反登陸大陸做掃蕩了!不需要第二擊的飛彈。
Charlie2020 wrote:可以看到愛三昨天突然出現在台北市動物園前面的河邊 問個蠢問題請問飛彈車周邊, 是否有警戒部隊?若沒有, 飛彈車是否有可能被中共先遣特務(如第五縱隊)給廣泛突襲?有否防備?
"C大在否?哥今天來踢館"小白癡來叫版,我為什麼要去你的板回答? 你來我開的板踢館啊!整天拿老共宣傳部造假的影片與圖片到台灣軍版示威,每次只會用照相去照20-30年前的雜誌上刊登的資訊到此來示威,偏偏只有小學程度,只能用COPY的方式來證明自己的論點,可惜這些文章也是記者寫的,很多記者也是以訛傳訛,錯誤滿篇,幾乎天天來軍板被打臉,那個腫得像豬頭的臉就先不提了,反正馬不知臉長!愛國者飛彈基地的設置有許多條件的,最主要原因是因為這個飛彈系統是用來反導彈的。彈道導彈落下來時也有一個特定的角度範圍(75-88度),所以反導彈系統會計算如何攔截這些彈道導彈,因此它的位置必須放在要保護的城市的一個角落,尤其考慮某些特定要保護的目標建築,所以她的發射車必須放在這個特定建築的特定圓周半徑之內(資料保密)。只要是在這的半徑之內,飛彈發射車發射的仰角通常也都很大,幾乎不會被周遭的建築物擋到。真正的問題是雷達車,雷達不是只有用來追縱最後幾秒鐘的彈道導彈,他需要在導彈進入大氣層前就能追蹤到導彈,判斷導彈的彈道,估算導彈的落點,是否會對我重要目標產生破壞,如果該導彈命中位置對我重要目標沒有影響,也可以選擇放棄攔截,所以雷達車需要放在一個可以看到來襲導彈的地方,他的西面幾度角以上最好是完全沒有建築,左右一個範圍內也是他的掃描區域,因此也需要沒有障礙物擋道,所以雷達車是有很多佈放的限制。當然一個飛彈連在非戰時要去尋找很多備用的雷達陣地是必要的功課,如果沒有找到20-30個預備雷達陣地,長官應該會狠狠地修理人的! 這種特殊飛彈基本原理與知識,這個老烏龜是絕對不懂得,屁都不懂,只會剪貼,TMD還想來踢館,下輩子吧!多說一點,天弓三飛彈,因為是垂直發射,所以發射車根本就可隨便放(都不必擔心障礙物問題),隨便停都可以發射與攔截敵機與一定半徑內的彈道導彈!
Charlie2020 wrote:對岸的白痴軍盲,總是以為台灣的防空飛彈是擺在那準備被摧毀的 就說他們都沒想過就算是最初版的愛國者與S300之流也是冷戰時期研發,設計上的預想是開打後可能得吃個幾發戰術核還能維持一定運作能力的,看起來會很像光靠清除掉那少少的幾平方公里就能消滅的嗎.都不先估一下吹噓的那些傳統彈頭的遠火要多少量才能等同一發帶核彈頭的短程戰術彈道飛彈.啊也明明就說他們的平方公里算式盲點翻牆看一下公開資料就知道哪邊有問題.不知道要等幾年他們才會發現那個數字在哪
ASRAAM被對方的內線或他們的敵國拿你的參數去我們的敵國你就得不償失了.2021-09-10 10:54ASRAAM像之前AMRAAM在海外的試射之所以需要嚴格評估就是這樣的理由,這年頭這些看不見的資訊遠比看的見的外觀重要的多. 中科院用在這種飛彈與雷達上用的RF IC是可以用軟體程式控制的,同樣功能的有軍用版本與民用版本,它的可控制頻道與頻寬高達3G,可以隨便換一段頻道與跳頻規則,兩個星期之內就可以搞定,但是要是用試射來確定,成本較高了一些! 所以這種無線電參數可以編一套專門給國外客戶用的。完全不用擔心洩漏RF參數的事情,飛彈本身的性能數字就是要發射以後才可能被偵測到,使用者本身是不可能知道多少的。當然攔截半徑是要告訴使用者的,這算不上是洩漏參數!這種硬體性能參數,開戰後只要對岸的相位雷達精確度夠高,一樣是可以抓到這些性能的,第一天是秘密,第二天就算不上秘密了! 說實在一點,就算這些速度高度秘密終於被對方知道了,對岸一樣沒辦法躲避這種6倍音速以上的飛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