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衣神水 wrote:
「提康德羅加級」、「史普魯恩斯級」、「基隆級」三者的船體是一樣的,養得起「基隆級」就養得起「提康德羅加級」,"養不養得起"只是預算分配的問題而已
海軍是科技軍種,所以現在軍艦上有一大票武器與作戰系統,所以買一艘船與引擎並不貴,但是船上的武器設備是船體的好幾倍的價格,另一個例子是F15上用了兩顆F-16引擎,他的維護費用卻是F16幾乎3倍,原因就是他上面那整套作戰系統與武器維護費用比較貴。
同樣的,基隆級雖然只用了四個LM-2500,只是比成功級多了兩倍的引擎,但是他的維護費用比成功級多三倍都不只。可想而知伯克級或是下一代神盾艦維護費用也必定比基隆級更高,要降低維護費用,通常就需要想辦法把操作官兵人數降低至少35%,少50%更棒,用減少人事費用的錢去補武器設備維護費。
台灣要面對對面的挑戰,只有改變戰略思考,從不對稱作戰思維著手。可以連線指揮友艦防空飛彈的作戰系統遠比一艘神盾重要。要懂得組織整個艦隊的飛彈,指揮整個飛彈群,對敵方打擊。指揮分配反艦飛彈簡單,指揮分配防空飛彈就極端複雜! 這套所謂的艦隊防空指揮系統只有在提康德羅加級上完整的部署,這可能是老美從來不出售提康德羅加級的原因。但是我們需要這玩意,才能真正面對防空挑戰,我實在不敢說中科院的訊聯能做到這個地步!
可惜我們有一群白癡的軍方高層,只會嫌船太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