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1950年代艦載機對艦攻擊及軍艦防空方式為何?

Daniel Wen wrote:
A1屬攻擊機,中線掛架可搭載輕型魚雷
輕型魚雷反潛輕鬆愉快,拿來反艦,幾十公斤的彈頭太輕了
威力遠不如標準的500磅炸彈

美國海軍在1938-1953年間使用的標準空用魚雷Mark XIII,彈頭為六百磅(270公斤)鋁末混合炸藥(Torpex)。
hx135cb750 wrote:
A1雖然可以用魚雷攻擊,但紀錄上韓戰後不做傳統魚雷機用了
天襲者執行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的空射魚雷攻擊任務在1951年5月2日,癱瘓朝鮮半島的華川水壩避免遭北韓人民軍利用。

美國海軍標準空用魚雷Mark XIII在1944年十月下旬菲律賓萊特灣(Leyte Gulf)海戰前才完全解決技術問題。但此時日本已屬強弩之末,炸彈與空用火箭也已大幅取代用途有限的魚雷。1945年4月7日擊沉戰艦大和之役為Mark XIII魚雷最後一次著名的戰績,而美國海軍後繼也僅有二次大戰末期設計的Douglas AD/A-1 Skyraider與Lockheed P2V/P-2 Neptune具有魚雷投擲能力。

Mark XIII魚雷在1951年5月1日由USS Princeton (CV-37)航空母艦第195攻擊中隊(VA-195)最後一次用於實戰,摧毀北漢江上游的華川水庫大壩;也為該中隊贏得「破壩者」(Dambusters)美稱,傳承至今。


罕為人知的是1982年六月初,阿根廷空軍已將封存的Mark XIII魚雷重啟準備就緒,預備以FMA IA 58 Pucará攜掛攻擊英國海軍艦艇。但戰鬥任務尚未執行,福島戰爭已然結束。


詳見Mark XIII空用魚雷
hx135cb750 wrote:
1945-1959年之間似乎沒有艦用反艦飛彈服役

蘇聯空射反艦飛彈對美國海軍航空母艦戰鬥群的威脅始於1953年服役的КS-1 Комета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代號Kennel),射程90公里、極速0.9倍音速,具六百公斤高爆彈頭。KS-1以復刻Boeing B-29 Superfortress重轟炸機的蘇聯海軍衍生型Tupolev Tu-4K (北約代號Bull)搭載。Tu-4K在1954年由蘇聯海軍Tupolev Tu-16KS (北約代號Badger-C)所取代。



蘇聯艦射反艦飛彈始於1957年服役的П-1 Стрела (Корабельный снаряд “Щука”, КСЩ,艦用彈「矛」),北約代號SS-N-1 Scrubber。射程40公里,具320公斤高爆彈頭或核彈頭。搭載於全球首級導向飛彈驅逐艦56-M級(北約代號Kildin級)。

redshoulder wrote:
蘇聯空射反艦飛彈對美國海軍航空母艦戰鬥群的威脅始於1953年服役的КS-1 Комета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代號Kennel),射程90公里、極速0.9倍音速,具六百公斤高爆彈頭

感謝回覆,原來這麼早就服役,只因為沒遇到實戰所以知名度很低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