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 軍事 ] 陸軍 及 有關地面戰 的電影

redshoulder wrote:
歷史電影攝製無法完全重現裝備史實是由來已久的問題,就算擁有實際參與戰事的人員擔任技術顧問,或在CGI盛行的現代亦然。Yuri Ozerov執導的偉大愛國戰爭時代劇系列大概都遵循既定的模式:捷克製Zlín Z-326教練機飾演Bf 109、捷克製Let L-200 Morava小型客機飾演Bf 110、俄製Yakovlev Yak-18教練機飾演蘇聯戰鬥機及對地攻擊機。這些都是戰後的機種。

有此一說,二戰時蘇聯戰機機體壽命短,平均約10小時而已
久了也會會有飛行安全顧慮
基本上能做到這樣已經很不錯
德國戰機就更不用說了
各機種能飛的應該10多架左右...
不像美國P51一類的到現在還有一些民間玩家在玩
hx135cb750 wrote:
有此一說,二戰時蘇聯戰機機體壽命短,平均約10小時而已
久了也會會有飛行安全顧慮
基本上能做到這樣已經很不錯
德國戰機就更不用說了
各機種能飛的應該10多架左右...
不像美國P51一類的到現在還有一些民間玩家在玩

將古董飛機保持在可飛行狀態需要持續不斷的零件更換與翻修,端視玩家的財力與愛有多少。North American P-51 Mustang與Supermarine Spitfire都有其獨特的魅力吸引眾多玩家,零件供給想必不缺。其它缺乏關愛眼神的機種,就只能凋零了。當初以堅固耐打著稱的Grumman F6F Hellcat也生產了一萬兩千多架,現在能飛的只有個位數。但Messerschmitt Me 262 Schwalbe就是有人願意重新打造,換過發動機再度騰空。
貼錯........................................................ 刪.
俄羅斯戰争片 Солдатик ( 士兵 )

年代 : 2019

劇情 :
二戰時期, 6歲的小男孩家人被德軍殺害, 逃離後遇到蘇軍部隊, 留在隊中成了娃娃兵......

( 原 中文字幕版 被刪, 改原版 :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6vTM8aHdiw


有此一說,二戰時蘇聯戰機機體壽命短,平均約10小時而已


又不是紙糊的 怎麼可能

若說戰況最慘時期
戰機平均飛行幾十小時就被擊落 或因其他原因損毀
倒是沒錯
hx135cb750 wrote:
像YAK1是混和結構的
日本的隼一式初期型機體壽命240小時,跟現代戰機1000小時以上的機體壽命真的不能比
更不用說在
对比利·米切尔的军事审判電影中提到一戰戰機到1920年代妥善率很差
當然一戰戰機機體主要還是木製骨架帆布機身的
更不用說金屬還有疲勞問題
所以機體壽命這名詞

只能說至少在上世紀六、七〇年代之前,人類對飛行器壽命的掌握還不夠到位。雖然全金屬機體理論上較複合機體(木、帆布、夾板、金屬等組合)強韌,但結構設計法則未臻完善、製作管控造成的差異仍無法預期,因此回廠翻修時限(time between overhauls)還得加上很大的安全係數。而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執行戰鬥任務的機體,尤其是進行各式空戰機動的戰鬥機,飛行時限也難以推定。但戰爭時期新機體與新機型供應在國力強大的主要交戰國可謂源源不絕,頻繁更換舊機體並非難事。自然這樣頻繁的機體汰除並不等同機體壽命已屆。故大量汰除與大量戰損也可能是所謂俄製戰鬥機機體壽命僅十小時的原由。

以來源短缺只能物盡其用的芬蘭空軍數據而言,不計戰損,其法製Morane-Saulnier M.S.406實際壽命300-500小時、義製Fiat G.50 Freccia實際壽命300-400小時、德製Messerschmitt Bf 109實際壽命最長僅312小時,而複合機體的荷製Fokker D.XXI實際壽命卻達600-700小時。此處實際壽命指機體結構因金屬疲勞而除役的時限,並非回廠翻修時限。若日本帝國陸軍中島一式戰鬥機「隼」(キ43)戰鬥飛行回廠翻修時限為240小時,其實已屬佼佼者。
redshoulder wrote:
以來源短缺只能物盡其用的芬蘭空軍數據而言,不計戰損,其法製Morane-Saulnier M.S.406實際壽命300-500小時、義製Fiat G.50 Freccia實際壽命300-400小時、德製Messerschmitt Bf 109實際壽命最長僅312小時,而複合機體的荷製Fokker D.XXI實際壽命卻達600-700小時。此處實際壽命指機體結構因金屬疲勞而除役的時限,並非回廠翻修時限。若日本帝國陸軍中島一式戰鬥機「隼」(キ43)戰鬥飛行回廠翻修時限為240小時,其實已屬佼佼者。

沒想到ME 109的壽命以現代眼光看是這麼短
當然當時是大戰期間
戰況激烈下,沒必要做個像現代機體壽命幾千小時的程度
畢竟沒時間驗證才對
hx135cb750 wrote:
沒想到ME 109的壽命以現代眼光看是這麼短
當然當時是大戰期間
戰況激烈下,沒必要做個像現代機體壽命幾千小時的程度
畢竟沒時間驗證才對

Messerschmitt Bf 109性價比超高,系列衍生型總產量高達近三萬五千架。德國空軍全裝備Bf 109 G的取得成本僅約10萬帝國馬克,約等同於一輛三號戰車G型(Pz.Kpfw. III Ausf. G)的取得成本。所以禁得起。詳見物美價廉的Bf 109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