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ver2018 wrote:
可以通過修改追蹤與鎖定的條件設定預判值.或者忽視熱焰彈的干擾,這是我對軟體電腦型(RMP)功能的理解也就是可以隨時更新資料,對於次音速以下的飛行物都有能力攔截,但是在其之上的就要看運氣....比如對於飛機與飛彈大小差距如此之大的目標,人的視力能夠在甚麼距離進行判斷?要打2倍音速的戰機困難不會太大,2倍音速的反艦飛彈幾乎不可能因為人的視力要發現(距離2公里看得到?)並且進行反制來不及,除非是火控雷達直接控制發射,所以RMP的功能與能否用來反飛彈沒任何關係,除非RMP(線上資料更新)能夠接受火控雷達傳輸的鎖定與發射設指令(在船艦上)
你有曾看到過衛星經過你頭頂時看到他的閃光?
曾電視新聞報導有顆衛星在某時間會經台灣上空
忘記是什特別任務,白天時我跟同事一起看過。
30000英尺(ft)=9144米(m),見過客機飛過嗎?
人眼是可以看到,要是你看不到,去配老花眼鏡。
cougar2015 wrote:
你有曾看到過衛星經過你頭頂時看到他的閃光?
曾電視新聞報導有顆衛星在某時間會經台灣上空
忘記是什特別任務,白天時我跟同事一起看過。
30000英尺(ft)=9144米(m),見過客機飛過嗎?
人眼是可以看到,要是你看不到,去配老花眼鏡。
遇到幻想派真是難以交流

反艦飛彈5~10米長
兩公里外只是個黑點
三四秒就飛完最後這段
連插入電池啟動刺針都來不及
焦平面陣列
的刺針才需要 cpu
他的追蹤模式與以往不同
若你產出 400*400的圖像
根據數位處理是需要處理每個 pixel
你每個 pixel 都處理的話
你每次回圈要處理 160000 各單元
還不包瓜後續麻煩的解算
這必須在每秒做數十次的檢測
當然你可以在廣域搜索狀況
用取樣以 4個方點為一次取樣點
那可以變成一次檢測只需 40000 次
若以16 點可在簡化成 10000次
這需要演算法去優化只有搜索與追蹤(還沒辨識,檢測,濾鏡)所耗的計算量
有些方法猜可能要多多執行緒或多核才能有效率
之前郭董說 8k 可以強化視覺演算




400*400再沒有優化下前期就要處理這麽多次
他是對空飛彈,每秒的偵測數要比你手機還多
---------------------------------------
不過這些還是無法預測攔截.......但可以分析軌跡.
走出自己虛假的世界
放下身段去請教別人吧
整天拿錢瞎扯,浪費國家人才
還笨笨當狗,跟着雪紅姐這類嘴炮蠢人
做一對業障
但未來咋麽死都不知
我叫林長青
家住臺北市中山區
電話0921603661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