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預算排擠+功能重疊海軍「微型飛彈突擊艇」造艦恐喊停

YC_Jiang wrote:
這樣成本就高了...(恕刪)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637&t=5692532

轉貼別的網友的想法:


這段跟我兩年前的想法是一樣的:

微型飛彈艇根本不需要出港 只要利用其雷達訊號特性跟漁船相同的特性..
隱藏於漁港及海岸附近 伺機發射飛彈 中國根本防不勝防..

要打 台灣戰時避難於一個港區的漁船至少幾百上千 你中國想用反艦飛彈一艘艘打沉?
真要有效辨識 就要用武直之類的空中力量趨近來看 才能給飛彈有效攻擊目標..
問題在目視可及範圍 你已經是台灣防空飛彈的點心了... 連單兵追熱飛彈都可以送你上西天!

這些飛彈艇戰時就如同誤射事件一樣 根本不必打開雷達引敵注意..
只要負責接收管制系統攻擊指令即可 由其提供目標訊號發動攻擊 就算沒有得到指示..
也可如誤射事件一樣 直接往預設敵人出現的防區盲射 8枚飛彈打完 就算完結任務..

中國艦隊船隊 就會非常歡樂地在幾十公里短距離內 "接受"數百枚反艦飛彈洗禮...
就算有"聲稱"的神盾系統 連分辨飛彈數量及分配火力防禦 都不夠時間... 笑

其實這麼短的距離 (以海峽中線約7,80公里計 一分鐘多雄三就到你頭上 ) 防空飛彈別說打出去有困難..
就算你打出去了 連爬升攔截的時間都不夠... 艦隊只能任人宰割而已...

再者 我也支持作者看法

台灣必須保持並發展一定攻擊能量 不可能坐守待斃..

最好的目標就是中國對岸的港口 機場 和支援登陸作戰的後勤設備...
這些都是非常大的目標 就算中國有強大防空戰力駐守..

只要台灣能發出的局部火力密度夠高 時間正確
照樣能重創這些區域..
道理就同台灣無法攔下每一枚攻擊台灣的導彈一樣..

讓雷霆火箭延長射程至100Km以上 另外讓台灣手上數量最多的雄二反艦飛彈
可以進行陸攻作戰 搭配現有的雄二E TK2B對地飛彈..
應該足以對任何台灣對岸150公里內敵軍設施造成嚴重威脅..

台灣的防禦作戰 最大目的不是殺傷多少中國士兵..
打沉多少中國船艦 擊墜多少中國戰機..
而是藉由這些局部攻防手段 最後挫敗中國登陸的企圖 就算勉強登陸..
也因後援不繼 如古寧頭戰爭一樣失敗作終...

中國只要不敢登陸或登陸失敗 就不可能有任何速戰速決機會...
就算進入長期戰 在台灣耗盡至少3個月至半年的戰略儲備前..
也不太可能向中國求和..

最重要的是 有能力做到如此 只要美國有心 一定樂於支持台灣作戰..
以邪惡美帝立場 在台海戰事間削弱最大敵人中國 撿大便宜...

.........國防部要不要思考一下民意?
正式喊停了 微型飛彈突擊艇建案 喊停

海軍已決定取消建案,全案終止,會再向立法院進行專案報告。

「軍方官員說,海軍採購岸置魚叉飛彈後,每個中隊將配置32枚魚叉飛彈,比飛彈突擊艇搭配雄風飛彈組成的中隊,成本約少20億元。軍方官員說,若是飛彈突擊艇,每個中隊要有16艘,每艘再配2枚雄風飛彈,才有32枚,但成本就比魚叉貴很多。

此外,軍方官員說,突擊艇噸位太小,雄風飛彈打出去的聲音非常大,這麼小的艇配這型飛彈並不合適,再者,岸置魚叉飛彈是車載型,機動性強,到處都可躲,打了就跑,突擊艇只能藏在漁港內,機動性不如車載,是海軍決定割捨微型突擊艇案的考量因素。⋯⋯⋯⋯
⋯⋯⋯⋯⋯⋯⋯⋯⋯軍方官員並表示,魚叉飛彈可以打200公里,比雄風飛彈遠很多;中科院產製的雄風飛彈性能很好,但數量太少,海軍現有4型軍艦都要用雄風,中科院根本供貨不及,其中有1型艦,每年只獲得2或3枚新彈,根本不夠用,年年都要被催交新彈。」
peterpumpkinkimo wrote:
https://www(恕刪)


其實也就成本與量產問題 微型快艇並非不好的選擇

戰術上確實可行.. 陸上機動車與海上快艇戰術上也各有優點..

但小小台灣產能就是如此 能怎樣?

一年中科院能交出來的飛彈 不超過100枚(各式自製飛彈)
現在大量要用在弓三身上 海軍需要的雄二三 可能就3,40枚上下..

所以靠老美的魚叉 一次進補2,300枚 效率當然好得多...
天衣神水 wrote:
正式喊停了 微型飛彈(恕刪)


這些東西去年就知道了,上次漢光兵推就有講,新建立的飛彈發射車,存活率比這個快艇還要好,可以去翻翻去年兵推新聞。

可能也是這個原因去年就已經傳出要砍掉微型突擊艇了。

效能也要考慮進去,飛彈發射車過去的數量少到靠背。我懷疑當初的發射車和固定式也沒什麼兩樣?

要做到快速佈陣需要怎樣的發射車中科院和海鋒大隊都很清楚,再不改革等開戰就被炸到掰掰。
兩岸和平:接受集中營、特色管理、坦克輾人民。
TW Energy wrote:
效能也要考慮進去,飛彈發射車過去的數量少到靠背。我懷疑當初的發射車和固定式也沒什麼兩樣?


先前海峰大隊指揮官的編階是上校,跟成功級、康定級的艦長同級,人微言輕,現在改為「少將」編階比較好一點,可是也沒好多少,應該要跟「海軍海洋監偵指揮部」合併,指揮官同時負責管理「海洋監偵」、「反艦任務」,編階改為中將,這樣反應更快、效果更好。
天衣神水 wrote:
先前海峰大隊指揮官的(恕刪)

這樣指揮會打架

光六要受誰指揮?
一二級艦上的反艦火力是否納管?

但是可以確定的是
這批飛彈進來
整個維保體系和操作人員

人要從哪來?
民主外送:接受假民主、特色管理、利益輾人民。
天衣神水 wrote:
這篇報導其實也說中本人心中的疑惑,現在反艦飛彈射程越來越遠,像「突擊艇」或者「光六」這類小型飛彈快艇,是否有必要繼續存在?因為船小,也只能在近海活動,直接用陸基ASM反而比較省事?
 
較新型的陸基反艦飛彈已經能縮回內陸10-20km深處以擴大其躲藏範圍來打擊外海的目標,NSM還可以隔山(島)打牛,這樣的佈置反而比飛彈快艇更具威脅性。
 


其實大幅採購飛彈的"刺蝟戰術"雖然酷炫,但持續戰鬥能力與成本實在太不經濟
反倒是砲兵在現代戰爭中的地位雖已大不如前
但是對於守方來說,砲兵可能仍然是最經濟最好用的防禦兵器

以155mm的殼底噴氣增程彈而言,一枚才不到5萬台幣,有效射程40km,
一個在中和山區、掩體工事良好的炮兵陣地,就可以涵蓋整個桃園、新北、基隆、宜蘭全部的海岸線、淡水河口、北部所有的機場、或桃園林口等進入台北的必經之路。也可以做為戰時的守備要塞與指揮樞紐。

台灣這次採購魚叉飛彈的預算高達800多億元,但是買進來的飛彈數也不過百來枚(?)
只要挪個200億就好,可以從北到南蓋幾個各備有上千枚砲彈的砲兵陣地出來?
而且155mm自走榴彈砲根本就現成的,若要增購,考慮以色列製的一台也才台幣7千萬,操作也只要4-6個人
可以灘頭擊敵、還可以陸地防衛戰、打擊敵方的戰車部隊
大概50億就可以弄6、7個機動化砲兵連隊出來
養護經費與人員數又比飛彈少這麼多
對雷達的倚賴度也低
實在值得好好評估一下...
rivegauche1979 wrote:
其實大幅採購飛彈的"...(恕刪)


砲兵對就近岸敵軍艦艇區域集火射擊的功效很大,以前在外島用空炸驅離越界船隻的效果很好。

從歷次漢光演習的劇本看來,軍方反登陸的計劃是 「空軍炸射」、「長程火箭」、「武裝直升機地獄火飛彈」、「重榴砲」、「戰車砲 + 30機砲 + 反裝甲飛彈」五個層次,反艦飛彈是把多層次防禦再向外推一層,層層削弱,兩者互不衝突。
天衣神水 wrote:
砲兵對就近岸敵軍艦艇區域集火射擊的功效很大,以前在外島用空炸驅離越界船隻的效果很好。

從歷次漢光演習的劇本看來,軍方反登陸的計劃是 「空軍炸射」、「長程火箭」、「武裝直升機地獄火飛彈」、「重榴砲」、「戰車砲 + 30機砲 + 反裝甲飛彈」五個層次,反艦飛彈是把多層次防禦再向外推一層,層層削弱,兩者互不衝突。


但是台灣的火炮很多都非常老舊了
而且好像沒聽說過我們有裝備了殼底噴氣彈了? 如果沒有的話,射程大概只能打個三折,
防禦範圍與戰場生存率差非常多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