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
叔詹
正史中最早出現之空城計為春秋時代楚國令尹子元以兵車六百乘進攻鄭國,兵臨鄭都城下,鄭國大夫叔詹便大膽使用空城計,楚國軍隊見鄭都內城之閘門都沒有放下,議論一陣後撤退。(《s:春秋左氏傳/莊公#莊公二十八年》)。
趙雲
三國時代的漢水之戰,曹操在北山下運糧,黃忠出兵奪取,但過了約定的期限還不返回。趙雲便率領數十騎出營尋找,卻正好遇上曹操大軍,並被其包圍。趙雲領兵突圍衝陣,一面戰鬥,一面退卻。曹兵再次集合,追至趙雲軍營。趙雲入營後便下令大開營門,偃旗息鼓。曹軍懷疑有伏兵便退卻,豈料在撤退時,趙雲軍忽然雷鼓震天,用勁弩從後射殺曹兵。曹兵慌張害怕,自相踐踏,墮進漢水而死者甚多。
曹操
而曹操自身也有用過空城計,西元195年,當時呂布派兵約萬餘人進攻曹操,武帝本紀寫「時太祖兵少,設伏,縱奇兵擊,大破之。」 而裴松之注引之魏書更明確記載:「於是兵皆出取麥,在者不能千人,屯營不固。太祖乃令婦人守陴,悉兵拒之。屯西有大堤,其南樹木幽深。布疑有伏,乃相謂曰:「曹操多譎,勿入伏中。」引軍屯南十餘裏。明日復來,太祖隱兵堤裏,出半兵堤外。布益進,乃令輕兵挑戰,既合,伏兵乃悉乘堤,步騎並進,大破之,獲其鼓車,追至其營而還。」
當時曹操派大部分兵力收割麥草,剩下不到千人留守,於是曹操命婦人也加入防守,當時曹操屯營的西邊有大堤防,南方樹木幽遠深長。呂布懷疑有埋伏,便對旁人說:「曹操多詭計,不要中了埋伏。」於是引軍退至曹營南方。隔日再來,曹操軍有備,埋伏一半兵力在堤防內側,另一半在外側。呂布進攻,派輕裝士兵挑戰,結果被曹軍包圍,曹軍步騎兵同時進攻,大破呂布軍,奪取鼓車,追到呂布軍的營寨才退回。
王思政
南北朝時西魏王思政初鎮弘農,東魏將軍劉豐生率軍推進至弘農城下,弘農守備鬆懈,敵人逼近。王思政「令開城門,解衣而臥」,並勉勵將士敵人不足畏。數日後東魏數千騎兵臨城下,見此情形,「憚之,不敢進,乃引軍還。」(《北史·王思政傳》)隨即王思政修理城池,積累糧草,大大加強弘農的防禦。
祖珽
北齊祖珽出任北徐州刺史,南朝陳軍來攻,祖珽「不閉城門,守陴者皆令下城靜坐,街巷禁斷人行,雞犬不聽鳴吠。」陳軍見狀,不明所以,懷疑是座空城,放鬆警戒。夜裡祖珽下令大叫,殺聲震天。「賊眾大驚,登時走散。」後來陳軍得知真相,捲土重來,祖珽已做好準備,大敗陳軍。(《北史·祖珽傳》)
李元軌
唐高祖李淵第十四子李元軌為定州刺史時,突厥來犯,元軌開城門偃旗息鼓。突厥疑惑,沒敢入城,於夜間遁走。(《舊唐書·李元軌傳》)
日本歷史
德川家康
德川家康於三方原之戰中戰敗後逃到濱松城,德川軍使用空城計,武田信玄軍見德川軍完全沒有防備,所有城門打開。武田信玄軍前線部隊還聽到鼓聲。信玄恐防有詐,下令停止攻擊。結果,家康安然無事,避過此劫。
YC_Jiang wrote:
其實這些戰爭雖是"以...(恕刪)
好吧,如果淝水、鉅鹿都還不夠硬的話,那就彭城之戰囉。還是一樣項王原班人馬,劉邦趁楚軍伐齊偷襲彭城,項王發現自己家老巢被抄腹背受敵,左看右看楚國這次怎麼看都該滅亡了,沒想到他老兄卻緊急帶3萬騎兵從山東連夜一路急行軍回來,開戰不到半天就擊潰以逸待勞的漢軍60萬,殺得漢軍一票猛將包括張良、陳平、彭越、樊噲等人全都一觸即潰,劉邦僅以身免,連父母妻子都被項王擄獲,一敗塗地到不能再更徹底了,這個就真的算以寡擊眾夠猛夠硬了吧。
不過說真的楚漢相爭最倒楣的將領應該是章邯了,他在秦國風雨飄搖的時刻挺身而出,糾集一票囚犯奴隸臨時湊出一隻雜牌軍就被迫趕鴨子上架開赴前線,沒想到一時間竟然打得山東諸國丟盔棄甲,眼看還真的能扭轉泰國覆亡的命運。
不幸當時趙高當政,後院失火前線吃緊已經夠慘了,沒想到他還先後踢到項羽跟韓信兩塊特大號鐵板。這兩人不管是丟到中外歷朝各代只要碰到一個都已經算倒了八輩子楣,屬於那種百年難得一見的魔王級對手,沒想到章邯竟然衰到躬逢其盛還一次遇到兩個,最後兵敗身死真是冤到極點。不然以章邯的才幹跟能力,隨便換個時代他都嘛該是個一代中興名將。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