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erpumpkinkimo wrote:南昌艦的艦砲可用在登(恕刪) H/P-45A-130射程有比陸基反艦飛彈遠嗎?船艦給打沉了,試試看艦炮能否到水下打潛艇好了或是學宇宙戰艦大和號在水底擊破衛星軌道上的白色彗星戰列艦
台灣向後退 wrote:一戰結束一百年了, ...(恕刪) 補充一下小知識大艦巨炮主義的萌生是源自於1905年對馬海峽海戰日本帝國與俄羅斯帝國在對馬海峽進行的一場海戰由日本帝國海軍大將東鄉平八郎指揮的聯合艦隊對陣與俄羅斯帝國海軍中將齊諾維·羅傑斯特文斯基指揮的俄國第二太平洋艦隊戰役以日方大獲全勝而告終俄國第二太平洋艦隊中三分之二的艦隻被摧毀幾乎全軍覆沒而日方僅損失三艘魚雷艇這是海戰史上損失最為懸殊的海戰之一另外一場懸殊的海戰則是黃海海戰就是簽訂甲午條約那場只是又跟日本有關黃海海戰對火炮也有新觀念新改變有興趣的人可以自己去查對馬海峽海戰結果充分證明阿爾弗雷德·賽耶·馬漢的海權學說再次證明了戰艦在海戰中無可替代的霸主地位並且深刻影響了海軍技術的發展特別是英國的第一海相費席爾堅信此戰證明了對戰艦來說最重要的是火力和航速由此催生了無畏型戰艦和戰鬥巡洋艦將大艦巨炮主義推向巔峰1906年發現了軍艦穩定的射擊方式那年又稱為無畏艦元年到了現代艦炮的穩定性還是用當年的方式只是改為電腦控制火炮系統一直到37年後二戰太平洋戰場航空母艦將大艦巨炮主義推入歷史後面的飛彈世代又將空母推離主流現在又拿出艦砲出來現真搞不懂中共宣傳員是活在那一個時代?
peterpumpkinkimo wrote:南昌艦的艦砲可用在登(恕刪) 130毫米尺寸的砲換算成英制大概就5英吋的砲。這種砲。。。。想打碉堡,戰車。。。你想太多了。船能開的到看到陸地再說吧。。。。。
愛。回。家 wrote:130毫米尺寸的砲換(恕刪) 預設山寨版能達到原版的性能指標如果他船能開到離岸23km內(對海最大射程約23km),沒被飽和攻擊問候每分鐘10~40發(055)左右的射速,5"砲彈對小型面目標的壓制力還是頗可觀只是中國基礎能力有限,山寨貨偏大偏重,又搞了堆減重措施,可靠度更是不可說能持續射擊多久,就要賭艦長與炮長人品了不是每個國家都有條件像美軍3D完全壓制到軍艦可以靠近陸地玩岸轟PLAN想開到離岸23KM沒事,還可以搞岸轟,除非台灣反艦飛彈都用完了,不然是不會發生的
Daniel Wen wrote:預設山寨版能達到原版的性能指標如果他船能開到離岸23km內(對海最大射程約23km),沒被飽和攻擊問候每分鐘10~40發(055)左右的射速,5"砲彈對小型面目標的壓制力還是頗可觀只是中國基礎能力有限,山寨貨偏大偏重,又搞了堆減重措施,可靠度更是不可說能持續射擊多久,就要賭艦長與炮長人品了不是每個國家都有條件像美軍3D完全壓制到軍艦可以靠近陸地玩岸轟PLAN想開到離岸23KM沒事,還可以搞岸轟,除非台灣反艦飛彈都用完了,不然是不會發生的 台灣軍艦幾十年前就配備五吋砲~現在不太清楚。只有五毛還是以為五吋砲是多大不了的武器。。。。
愛。回。家 wrote:台灣軍艦幾十年前就配(恕刪) 與1995推出的MK-45/62倍徑,2004開始發展的OTO 127mm/64倍徑相比中國055裝備的這款炮對比MK-45/62只有射速比較高(40vs20),但又比OTO 127mm(45) 慢重量(>50ton)比MK-45/62(22t)重不只2.2倍,也比OTO 127mm(64倍徑29t)重超過70%H/PJ-45A-130的70倍徑射程不如62倍徑的MK-45中國較弱的冶金能力加上高倍徑管高磨損的問題,炮管壽命應該也很感人(其他兩位選手都有7000以上)如此遜色的山寨貨 ,有何值得拿出來說嘴?超出國際專家預期甚麼?超出預期的遜嗎?
Daniel Wen wrote:與1995推出的MK(恕刪) 先吹一陣,然後再引進貼牌或山寨OTO 127mm,再吹噓獲得「重大突破」、「國際讚嘆」........等,這種文宣手法本來就是對岸的一貫技倆。
peterpumpkinkimo wrote:南昌艦的艦砲可用在登陸作戰時壓制岸上火力,戰車,刁堡之類的 不用搬出飛彈, 155mm增程40km是基本, 南非的G6使用V-LAP火箭增程彈可是70km起跳130mm想30km內岸轟, 笑死人了, 打土共國鐵殼船比較實際, OTO76都到40km了, 還在有風下30km
完全配合龜龜的主題-130毫米艦炮,管妹說這文不對題???再貼回來三更雨 wrote:不愧是世界最强最实用(恕刪)中國無恥的程度確實大幅超出國際專家的預期就這樣明目張膽的抄襲、仿製俄羅斯媽媽賣的現代級上的AK-130毫無下限的作法,大大超出專家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