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rdkon wrote:
你有在部隊看過另一邊退殼的65嗎?
沒有吧
關於這點。。。我非常質疑當年那些將領。
官大屌大 學問大,還用抗戰那套老觀念。美軍早已把設計這把槍的理念給我們知道,那些狗官沒知道嗎
5.56X45mm口徑是北約標準用彈,方便盟國相互支援,所以美軍打仗才向205廠採購。其實他們也在檢討5.56的穿透性,不如7.62。但是銅質彈頭打入體內可是會扭曲,小洞進大洞出,損傷更大。
防彈背心也分很多種,防護力越好的越重,越考體能,美軍也穿防彈背心,也是會被子彈打死,對吧!!
台灣205廠自己就可以製造槍 子彈,通常美方會給圖給台灣製造,沒必要跟老美買M16,重點是將領的腦有沒閉塞。
M16跟AK47其實是二種很極端的設計,也可以代表美蘇二國不同的設計概念,二種也差不多時期被發明,根據分類他們都屬於突擊步槍系列。
先說AK47他設計的好,容易製造,連中東那種落後國家都可以仿製,也是目前世上最多生產的槍枝。缺點是間隙大,準度不夠。
M16設計精密間隙小,在越戰就被發現容易被泥水滲入槍口,造成膛炸。所以美軍還專門搞套擦槍工具,有的美軍還用保險套套在槍口,防泥沙。優點是槍身輕 準度比AK高,後座力比較小。
如果我是設計師,我真的很推崇AK47的設計師,用簡單的設計,達到還不錯的效果。
但是我是使用者,我會比較偏向M16,起碼比較輕,後座力小,人性化。(別叫我擦槍)
當年有所謂四大名槍,AK系列(蘇聯),M16系列(美國),AUG系列(比利時),FN系列(法國)。
連HK系列(德國)都排不上名。
台灣跟美國也就跟AR15衍生的M16系列,美國已搞到M4A1,而台灣已經搞到T91。。。都一直在改善啦。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