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台灣砲兵觀測的水準跟一戰差多少?

jack012534 wrote:
外島的砲兵打驅離一發到位...(恕刪)


大家聊的一發命中,應該是針對間瞄而不是直瞄,榴砲直接瞄準要一發命中容易,但間接瞄準要一發命中真的是可以買彩券了。


話說回來,現在砲兵科技越來越進步,GPS定位與砲彈導引技術,要一發命中也不是難事,只是台灣的砲兵因武器外購不易,以前的M114、M101都還在第一線服役,如果M109A6能如願買進來,就能把台灣砲兵從傳統落後的軟硬體稍微追趕上世界水平。

小的也是師砲兵105榴退伍的,在我服役的民國80年代,連上就配有陸山一號射指計算機,看銘牌是中科院民國70年代的產物,所以國軍射擊指揮自動化在三、四十年前就撥交一線砲兵部隊,但我對以前的印象是,只有裝檢才會從陸山光電庫房搬出來陳列與擦拭,一年多的部隊生活從沒見過實際在操作,在澎湖的砲兵跟金馬一樣,平時駐地都是固定陣地,各射向標竿插滿砲堡與環形陣地,老實說也用不太到,下基地打完原級就拿退伍令回家,所以營測驗也沒機會看到這台神秘的彈道計算機拿出來用,不知有無老學長真正操作過這台?
ChihHeng wrote:
總之把最小藥量抓成整串放進藥桶(發射藥一包一包串起來的,看幾號裝藥就放幾包,
多的就在桶外,裝彈頭會把線截斷)(恕刪)


我記得藥包 105 跟 155 是相反的. 105 的藥包是加法的, 比如說 3 號藥包, 那就是 1, 2, 3 號要放進去. 但 155 是減法的, 要從砲彈中把 4, 5 號藥包拿出來.


jack012534 wrote:
震撼教育...不知和(恕刪)


可能有點一樣, 但我聽到的是資深軍官每隔一段時間要輪流來參加震撼教育, 一堆梅花星星的一起進碉堡給我們用榴彈砲轟. 之前那個砲打進去, 我覺得師長也不擔心受罰, 最主要是那個氣孔比砲彈小, 所以理論上如果不是未爆彈, 他一定會在外面炸開, 會進得來, 一定是未爆彈, 而且彈頭應該都是變形了. (我猜的)

至於有沒有其他武器 ( 機槍, 其他砲 ), 我就不知道了, 畢竟砲是比較長程的武器, 砲班可能勉強看得到目標, 但我們指揮所根本看不到( 我們連自己下令射擊的砲班都看不見了, 還目標咧 ).

ljhau wrote:
大家聊的一發命中,應(恕刪)


我們用的大部分是空炸信管, 所以一發命中的定義距離範圍還蠻大的. 當然瞬發信管就要擊中目標很近的距離才算命中.
而且就如同 jack012534 兄講的一樣, 還不能真的用瞬發信管命中目標咧, 命中會被抓去關. 所以觀測官都會把這種事考慮進去. 會讓匪漁船跳船的, 就表示觀測官抓的空炸距離很接近船, 漁民久了聽聲音都知道那個砲彈大概距離是飛到多近了.

ljhau wrote:
連上就配有陸山一號射指計算機(恕刪)


我知道你大概在講哪個設備, 是那個螢幕是紅色LED的射擊單元計算機器. 那個我們試過, 操作流程有點複雜( 而且按鈕很難按, 是那種防水, 平平的只突出來一點的按鈕, 常常要按好幾下才能按到), 而且很大一台, 速度的話, 我們覺得用地圖跟推尺算可能花差不多的時間. 唯一的優點大概是只要一個人就能操作. 我們單位則是就在我們指揮所裡面的椅子木箱中, 隨時都可以拿出用.

其實當年我有偷帶一台CASIO 的工程可程式型計算機過去,(那是一個Apple II 正在退流行, 改換用 DOS 的時代, 而連Macintosh也才剛出現沒多久), 我用 BASIC 寫了氣象的修正程式, 也寫了計算單元的計算程式, 只要輸入座標就能立刻算出答案. 所以每次電話紀錄報氣象時, 本單位永遠是第一個回報的. 氣象用無線電傳送來時, 隔壁棟的氣象士會喊"報氣象", 我們就立刻搖回報電話, 五秒內一邊輸入資料, 一邊回報, 大概比其他單位快 30 秒以上.
ljhau wrote:
連上就配有陸山一號射指計算機,看銘牌是中科院民國70年代的產物(恕刪)


其實以現在的科技水平,整套計算可以輕易地使用一個智慧型手機裡的APP就能完成了
不過近20年前當兵的時候還沒有智慧型手機,我問砲指部來指導的長官為什麼不用筆電和excel取代,
他的答案是怕敵人使用電子戰或病毒...
而且砲兵營架設陣地所需的時間,也往往遠多於我們用紙筆計算所需的時間
rivegauche1979 wrote:
為什麼不用筆電和excel取代,(恕刪)


我當年服役的時候,連裡面15個幹部只有三個人會用電腦,一個士官、兩個軍官
現在可能好一點
rivegauche1979 wrote:
其實以現在的科技水平(恕刪)


您講的沒錯, 但作戰時, 很可能是在很惡劣的情況下, 而且打仗一打時間長後, 這些要電的設備可能都有充電困難的問題. 而很多命運轉折都是在發生早幾秒或晚幾秒的狀況. 發現 app 不能動或當掉, 要立刻轉成不熟悉的手動計算方法, 這戰力可是會突然消失不少啊. 所以也不能說真的會比較好或壞.

所以我當年只拿出氣象修正程式給大家用, 射擊單元還是要大家用手算. 畢竟氣象修正只關係打得準不準而已, 但射擊單元關係到能不能打得出去.
砲兵單位還有一個測量班
在路上測地的
GeorgeS wrote:
有經驗的觀測官會記得各門砲的校正資料


也不要過度神化這些老時代的前輩
聽聲辨遠近彈、彈著,真的是要用經驗練出來的
但是觀測就是照表操課而已,修彈著反而更需要一點眉角

我是不太清楚外島射擊有沒有自己的一套流程
第一發試射由觀測報諸元後,直接就先下修正是真的聽都沒聽過
就算按照準則上出現的狀況
最接近的就是『精密檢驗射擊』
要記住誤差值調製計算修正尺的,也是由射指的水平計算來做

先論么發就命中的前提
觀測呼叫射指,按照準則就是二砲基準砲去打
就算要記偏差也只要記得二砲就好
而且外島驅離射擊本來就不需要全排效力射
船老大只要看到彈著點,自己就知道該跑路了
以砲班的角度來看,基準砲打一發本來就收工了
絕對不是因為觀測很神

再論火炮校正的時機
外島火炮都要塞化了,除了年度表定實彈射擊演練前會校正外
除非火炮部件有檢修、移防,基本上都不太需要去校正了
所以也沒有什麼記住各砲誤差云云

真正的眉角就是外島火炮都固定陣地
周邊諸元早就已經熟到爛掉
如果觀測所跟龜山島上面的山砲陣地一樣
牆壁上都標註 敵船速多少、要加多少修正
要達到指哪打哪,真的是非常容易的一件事

小弟我自己實彈演習每次都是 減5加5後接效力射
因為第一發就命中白旗,裁判官說要按照劇本來,否則觀測沒事做
我看樓上前輩說不小心 真的命中目標後要關砲長、砲手
真正要關的明明就是觀測or水平計算,再怎樣也不關我們砲班的事
如果弄錯裝藥打到廈門去....那就真的要算到砲班的頭上了
因為一開始不能打到船 那方位本來就要多抓前置量
砲班只是照表操課罷了
disappearstar wrote:
也不要過度神化這些老(恕刪)


我曾是外島的前進觀測官,一般實彈射擊根本沒我的事,就如同你所說

固定的砲陣地,固定的目標,根本就是照表操課,連修正的機會都沒有...

當然砲校該教的都還是有教,如何修正,如何計算之類

但我在部隊時,觀測官已經有佩雷射測距儀了,對目標一打, 距離方位往指揮所一報

射指的人將數據輸入機器(叫啥名字忘了),所有射擊諸元就有了

現在手機電腦這麼發達, 應該是一台NB就解決了吧,或是手機+app就搞定了
disappearstar wrote:
也不要過度神化這些老(恕刪)


其實也沒有過度神化他們, 應該就如您所說的, 他們是有經驗的老前輩. 該怎麼做也有一套標準的流程.(每天至少打兩三發砲, 多的話十幾發, 所以很熟也是應該的吧?) 當然會很佩服某些觀測官, 也是有些其他的事, 而不只是上述的這些事. 比如說, 有某個觀測官眼力之好, 可以裸眼看到很遠的大海中突出來一小點的潛艦潛望鏡. 然後還會跟我說, 遠方山上那個人在打什麼手勢.

總而言之, 只是因為人家能做到我不會或不行的而羨慕而已啦.
阿政 wrote:
我當年服役的時候,連裡面15個幹部只有三個人會用電腦,一個士官、兩個軍官
現在可能好一點(恕刪)


這位前輩的梯次應該挺高的...
我當兵的時候徹底見識到國軍志願役的素質...
(當然可能因為我不是在實兵部隊,所以被分配下來的士官素質比較差一些)

當時營部計算長是個炮校出來的資深中士
人胖胖的,笑起來很討喜,講話不甚聰明但是很客氣又風趣的一個人,
從砲校經下士到中士,砲兵相關的東西,他至少已經學了5,6年以上了
但怎麼計算都不對而且速度很慢
這個么發發射下去,不要說能不能出基地、大概可以直接上法庭了
營長看我是個好學校畢業的,就叫我去試試看
我記得一共有五個科目,滿分500分
我學了兩天,pk的結果是快了他大概5分鐘,總分多100分
然後計算長就下去陣地變成炮長了
我常常坐在偽裝網裡、計算完畢後、一邊喝水乘涼的時候,
看著這位炮長在陣地裡汗如雨下的帶頭拿鋤頭拿鏟子拼命地挖啊挖啊埋設砲腳和鋪設電話線與50機防禦陣地
心理覺得蠻不好意思的...

好險出基地後就被調去主管單位做財務本科
不然一個菜下士一下部隊就得罪一票老中士
以後日子可能就難過了...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