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請問二戰時P-40E跟Spitfire Mk.VB哪者作戰性能較好?

二戰戰機武器就是機槍機炮.必須追著敵人機尾打.所以迴轉半徑非常重要.零戰初期無敵的秘密就在他是木造.幾乎毫無裝假保護.非常輕盈.所以能以極小迴轉半徑追尾.要和他一對一單挑根本是自殺
後來的美軍戰機是憑著其厚重裝甲.大馬力引擎.發展出雙機8字戰術.一架當誘餌讓零戰追.另一架在航道交叉時對向正面射擊.射擊後利用大馬力脫離不纏鬥.才開始版回劣勢
後期日本物資匱乏.有經驗的航空兵大多死光了.科技也跟不上老美.尤其是引擎.只好轉向神風特攻.神風特攻可說是導彈始祖了.
二戰美軍戰鬥機任務 是空優和對地攻擊
沒有一個對手 大量部署重轟
讓美國感覺到六到八挺 M2 機槍不夠用

零戰初期無敵的秘密就在他是木造


哪裡有木頭?!


零戰用日本研發出來的 7075 鋁合金製造
強度 重量 和韌性都比當年其他鋁合金更適合航空用途
雖說如此 為了維持推重比
還是得捨棄裝甲和自封油箱
ganlingyang wrote:
應該是零式除了低速盤旋外、各項性能均不如P-40吧。


真敢說啊.

P-40的爬昇率 (3090ft/min vs 2100ft/min), 最大航程(1600km vs 1100km)都大輸零戰.

牛奶伯 wrote:
P-40在1941年太平洋戰爭時就算落伍機型了, 各項性能均不如零戰, 耐打除外...(恕刪)

日本零戰會飛的快是因日本窮,飛機只包皮
駕駛艙連基本防彈什麼的都沒裝
就像TOYOTA汽車比別廠牌同級車如福特輕了百公斤

根本沒把駕駛員當人看
被美機打到死就死吧
cougar2015 wrote:
日本零戰會飛的快是因...(恕刪)


零戰裝了個蓋沒力引擎, 如果再照正常加上裝甲, 自封油箱, 結果就是飛很慢 = 死鴨子.

所以才說劍走偏鋒, 去掉裝甲自封油箱減重, 得到了性能, 所以在太平洋戰爭第一年很囂張, 後來你都知道了.
牛奶伯 wrote:
零戰裝了個蓋沒力引擎, 如果再照正常加上裝甲, 自封油箱, 結果就是飛很慢 = 死鴨子. ...(恕刪)

我記得有看過篇文章,美軍駕駛員發現零戰飛的快又輕
野馬較重,他們就發展出一戰術,纏鬥就往上飛
等掉頭往下衝,重的掉的快,
就追上打掉.......還有些細節忘了
大概這意思
cougar2015 wrote:
我記得有看過篇文章,...(恕刪)


這不是美國駕駛員發現發展出來的戰術,是美國人在北太平洋擄獲一台大致完好還能飛的零戰後如獲至寶,搬回家修好後大飛特飛,發現零戰結構上的缺陷導致該型戰機在急速俯衝時會難以操控追不上敵機,因此新的教案才寫成不要跟零戰纏鬥自己找死,而是採取打了就跑的戰術,從高空往下突襲零戰,然後急速俯衝零戰就追不上來,等脫離後再來一次,可以這樣玩一整天零戰只能吃灰。這台零戰被擄獲,是美軍開始有效研究對付零戰戰術的重要轉捩點,對美軍而言其價值高到難以估計。
鮮血是最佳的學習動力
美軍飛行員 沒呆到坐視同僚和零戰水平纏鬥 紛紛陣亡
而毫無反應
早就發現只能不論攻擊或逃脫 都只能在垂直面

Thach Weave 戰術在中途島戰役 就已制定並首度使用
而美國同時在阿留申群島 獲得第一架堪飛零戰
完成試飛評估 將心得流傳到部隊 是隔年的事

這架和中國送來的零戰
曝露出一些較細微的缺點
例如速度高於兩百節操控困難
右滾翻比左滾翻慢
以及俯衝時化油器供油容易中斷
這些情報 讓美軍制定出更細膩的戰術
並作為設計格魯曼野貓和其他戰鬥機的參考
JW75 wrote:
6挺50 Cal.在...(恕刪)


拜託,傳家寶超強好麼,彈道穩定點火快子彈多一次可以裝好幾把,撒出去打戰鬥機剛剛好。

玩飛行模擬,零戰超好飛(起、降、慢速),零戰都飛不好就可以打包回家了,但是零戰俯衝到一個速度就變磚頭根本無法操縱,再快就解體,縱向能量戰根本被美國人玩假的。
yoshiyoyo wrote:
美軍的.50彈道是幾乎直的 日方的20mm就像是小便彈

零戰的 20mm 機炮, 彈藥是 20mm x 72mm RB.

.50 (12.7mm) 機槍彈藥則是 12.7mm x 99mm.

較多的發射藥推動較小口徑彈頭 跟 較少的發射藥推動較大較重的彈頭, 結果就是 :
.50 槍口初速高 ( 890 M/S ), 彈道平伸, 射程遠. 像台灣俗話 : [ 少年時射過溪 ]
零戰的 20mm 則相反 ( 600 M/S ), 恰似 [ 老人滴腳盤 ] ......... 小便彈道.

現代, F-16 IDF F-5 F-18 ... 上面的 20mm 炮, 彈藥是 20mm x 102mm, 同是 20mm口徑, 但發射藥量為 20x72RB 的 3倍上下, 威力就大了.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