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中國勢力入侵全球媒體 無國界記者組織:台灣是主要操作目標 (軍事新聞亦然)

YC_Jiang wrote:
雖說簡化了點 但...(恕刪)


如果不是中國基本嚴禁移民,堆在廣州的幾十萬黑叔叔早就……

另外台灣有超過1/10的人口常駐大陸喔。跟當年柏林的情況完全不一樣。

zzplus wrote:
如果不是中國基本嚴禁移民,堆在廣州的幾十萬黑叔叔早就……


再講勒? 禁止移民? 人家有選擇誰要當你中國人?
我身邊多少人去搞了美國籍 但中國籍的 一個都沒有..

那怕有至少20 幾個在中國工作過...

zzplus wrote:
另外台灣有超過1/10的人口常駐大陸喔。跟當年柏林的情況完全不一樣。


我同學就是常駐大陸一員 但最近不得不走了 因為老闆要搬到越南去..
而且是"慢慢搬" 因為走得快 損失會很大 會遇到"不必要的麻煩"...

但無論如何 最後願意選擇中國當故鄉的 可說幾乎沒看過半個..
是有聽過啦... 但比起移民美 加 澳等比例 完全不能相比...

現在情形更嚴竣 老美制裁對象成為中國貨 毛利低的產業根本不堪這樣抽稅..
加上中國經營成本這十年來大增... 你要台商怎活得下去?

中國是"做生意的地方" 不是安居樂業的終老場所 這是大部份台商台幹的想法
你懂嗎?

就像你去礦場挖黃金賺錢 會認為礦場工寮是個安居樂業的地方?
錢撈夠了 不就該走了嗎?
目前網絡上的報導都源自《羅馬日報》,說是“最近被任命為中共外交部新聞辦公室負責人的楊涵(Yang Han)兩次對《羅馬日報》記者龐皮利(Giulia Pompili)進行威脅”。
但目前除了《羅馬日報》外,沒有第三方的報導來佐證《羅馬日報》的說法。
這就像兩個人吵了架,其中一個人率先向公眾說另一個人威脅了他,但如果沒有其他輔助證據,那公眾根本就不知道究竟是真的存在威脅、還是這個人在撒謊。
另外,中共外交部沒有“新聞辦公室”,只有“新聞司”,現任新聞司的司長是陸慷,副司長是華春瑩、耿爽、于敦海。並沒有這個“楊涵”。
https://www.fmprc.gov.cn/web/wjb_673085/zzjg_673183/xws_674681/

再說了,中共外交部新聞司的言行向來是非常謹慎的,這點從中共外交部例行的新聞發布會上都可以得知,很難想像一個“負責人”居然會跑去跟一個記者吵架,還不停地“威脅”她。

而且《羅馬日報》的記者只在文章中強調這個負責人如何“威脅”她,卻沒有說清楚整個事情的來龍去脈,比如他們是什麼情況下見的面、怎麼開始交談的、為什麼會被威脅。

再說就算真的有中國外交部的官員說了“必須停止說中國的壞話”這樣的話,那是否算威脅也要看具體情況。比方說你覺得有個記者對你的報導總是歪曲事實的,那你對記者說:“你必須停止對我的污衊”,那也是很正常的,除非你對記者還說:“你如果不停止對我的污衊,那我就殺了你。” 問題是即便是羅馬日報的文章裡,那個“中國外交官員”也並沒有說出任何威脅記者人身安全的話。

說白了,估計就是兩個人意見相左,吵架了,《羅馬日報》記者搶先把事件報導出來,使輿論導向對自己有利。

YC_Jiang wrote:
再講勒? 禁止移...(恕刪)


的確如此,中國的現狀依然是很多中國人想移民美國、加拿大、澳洲。
但和以前相比也有變化。以前很多中國人還想移民到台灣,尤其是年輕的中國女性,特別想嫁到台灣。當年如果有一個中國女子嫁到了台灣,那全家都得意洋洋,覺得特別有地位。
現在這種情況也還有,但想嫁到台灣的變成了社會地位低下的群體。但凡是受過高等教育的、有一定社會地位的,除非是真心相愛,否則根本不願嫁到台灣(當然如果嫁到美國或者加拿大是會考慮的)。

平時大家討論去哪裡旅遊時,一般都會想到歐美國家或者日本、東南亞,很少有誰會一開始就想著去台灣旅遊的。很多時候去台灣旅遊是“實在想不出來去哪裡”時,無奈之中的“最後一個選擇”。

簡單點說,以前一說起“台灣人”,中國人感覺他們就像是“美國人、歐洲人”一樣的“高大上”,現在一說起“台灣人”,大多數中國人的感覺就是“來大陸打工的”,或者是“除了台灣之外別的都不知道的井底之蛙”。

g00dluck01 wrote:
的確如此,中國的現...(恕刪)


如果說在大陸確實比較好賺錢,不管用什麼方法(包括非法的、不道德的),這是事實。但錢並非萬能,也並不是所有事情都用錢衡量。
中國最大的問題就在這裡,政治專制、法治不彰,如此國度,自己不思進步,整天想恐嚇台灣?
自由風0704 wrote:中國最大的問題就在這裡,政治專制、法治不彰,如此國度,自己不思進步,整天想恐嚇台灣?


如果你把幾個大陸網友跑來這個論壇上和你們“拌嘴”當做是“整天想恐嚇台灣”,那我感謝您的高抬。說白了這幾個大陸網友也就是覺得和你們吵吵架挺好玩的,事實上這個論壇在大陸幾乎無人知曉(除了個別喜歡上台灣論壇鬥鬥嘴的大陸網友外)。
如果是指國家層面上的“整天想恐嚇台灣”。說實話,以前大陸的新聞裡的確動不動就提及台灣,聽得我的耳朵都起老繭了。但現在大陸的新聞裡,除了某些時候(比如開兩會時)象徵性地提一下台灣以外,對台灣幾乎都不怎麼提及了。
至於“自己不思進步”,我不好說什麼,只是以前和一個台灣朋友聊過,他當時說台灣是天天內鬥、不思進步。但凡有能耐的人,不是跑到歐美,就是跑到中國大陸尋找機會。還留在台灣的人,要么是實在沒什麼本事,要么是自我感覺良好,覺得台灣天下第二(除了日本之外)。

再舉個例子,二十年前台灣貨在大陸就是“好、貴”的代名詞,大陸城市街頭巷尾的廣告裡,動不動就是“來自台灣”。以前誰家的電腦的主機板如果是華碩的,那一定是很好很貴的。以前一說起台灣,老百姓的眼神裡都流露著無限的羨慕,覺得“台灣人真有錢”。
以前有個朋友的爸爸和台灣人合資開廠,我在廠辦公室裡看到幾台電腦,當聽朋友的爸爸說台灣幾乎每家一台電腦時,我驚呆了,因為那時候大陸的普通家庭裡幾乎都沒有電腦。

不知不覺中,“Made In Taiwan”在大陸老百姓的視野中漸漸消失了,我印像中台灣貨最後一次輝煌是HTC的手機,但持續時間不長,現在誰要還是用HTC的手機,那幾乎都是因為沒錢換新手機。

以前我們覺得台灣有錢、民主、自由。等真的開放大陸游客到台灣旅遊了,從台灣旅遊回來的朋友對台灣的最大肯定就是“人說話很客氣”,但景色比較一般(除了墾丁的海景外),至於台灣最引以自豪的“民主”,我的朋友們的最大感受只是“一開電視就看到一堆人在吵吵鬧鬧,好像他們一天到晚都在吵架”。

現在說到民主自由,如果要羨慕的話,大陸人基本上都會羨慕像美國、歐洲這樣的民主國家,很少有誰會認為台灣的民主值得羨慕或者學習。因為在很多大陸人看來,台灣民主這二十多年,不但沒有什麼進步,反而被原本落後很多的大陸給反超了。

雖然大陸還有很多問題,還需要在學習中不斷改進,但大陸學習的對像是歐美,不是台灣。在大陸人眼裡,台灣是民主政治失敗的反例,它的最大作用是讓大陸人記住:等大陸走民主化的那一天,千萬別搞得像台灣那樣......

YC_Jiang wrote:
再講勒? 禁止移...(恕刪)


“一個能賺到錢的地方”,這個定位對發展中國家來說再好不過。

“一個適合終老的地方”意味著什麼?那可不是現在中國人想要的。

中國人特別的地方是“願意為了後代,讓自己這一輩累一點”。而且我們認為“和上一輩吃的苦相比,我們這輩根本不算什麼”。

上一輩的成就是“讓我們這代人生活在沒人敢欺負的國家裡”,我們這一代的目標是“讓下一代人生活在富裕幸福的國家裡”。下一代的目標是什麼呢,肯定不會是“我自己活得舒服”這麼簡單。

這是所謂家國情懷,很多國家都把這個丟了,但中國沒有。就我看印度沒有丟,美國也沒有丟。川普說“讓美國再次偉大”,並不是他一個人說嘴,這個理想是有群眾基礎的。

不願意參與這個理想,當然不能強求。但你說的那20幾個人,其實他們是參與了的。願意走當然沒關係,但他們在大陸打拼時為大陸做出的貢獻,我們也領情。

台灣的家國情懷還在嗎?你們覺得台灣是個值得自己付出的地方,還僅僅是應該讓自己舒舒服服過活的地方呢?

你舉例那些失敗的國家,它們不但是沒能做到“適合終老”,連“能賺到錢”都做不到。拿它們跟中國比較,恐怕不夠格。

zzplus wrote:
“一個能賺到錢的地方”,這個定位對發展中國家來說再好不過。
“一個適合終老的地方”意味著什麼?那可不是現在中國人想要的。


現在貴國是個能賺到錢的地方嗎? 問問台商/外商最清楚...

不適合終老代表什麼? 環境差 制度差 不宜人居 就像你不會住在礦坑裡一樣
哪怕那裡可以挖出黃金...

zzplus wrote:
中國人特別的地方是“願意為了後代,讓自己這一輩累一點”。而且我們認為“和上一輩吃的苦相比,我們這輩根本不算什麼”。
上一輩的成就是“讓我們這代人生活在沒人敢欺負的國家裡”,我們這一代的目標是“讓下一代人生活在富裕幸福的國家裡”。下一代的目標是什麼呢,肯定不會是“我自己活得舒服”這麼簡單。


請問貴國下一代很幸福嗎?
為什麼台灣人選擇移民美國 沒選擇移民貴國? 取得貴國國籍?

貴國的高官與有上層人士哪個沒外國籍?

講這種"愛國主義"的話 不覺得很丟人?

zzplus wrote:
台灣的家國情懷還在嗎?你們覺得台灣是個值得自己付出的地方,還僅僅是應該讓自己舒舒服服過活的地方呢?
你舉例那些失敗的國家,它們不但是沒能做到“適合終老”,連“能賺到錢”都做不到。拿它們跟中國比較,恐怕不夠格。


台灣的家國情懷? 至少比貴國來得好! 至少台幹們絕大多數都沒選擇留在貴國..
在工作結束後...

連那位"愛國"的黃安 都沒把中華民國國籍丟掉....
全球化的時代 請問到其他國家工作 就代表不為自己國家付出?
台商及台幹只有做得到 誰不拼命把錢匯回台灣?

台灣自己 一年也有數十萬外籍移工進來 試問你可以用"不愛國""不付出"來指責他們? 你敢?

"賺得到錢" 那貴國就會不會只有8000多美金平均GDP... 實質所得遠低於一般先進國家了...


YC_Jiang wrote:
現在貴國是個能賺到...(恕刪)


無國界記者組織一個老美養的組織真有多少會當一回事.光一個白頭盔就讓多少個西方媒體信譽受損

g00dluck01 wrote:
至於“自己不思進步”,我不好說什麼,只是以前和一個台灣朋友聊過,他當時說台灣是天天內鬥、不思進步。但凡有能耐的人,不是跑到歐美,就是跑到中國大陸尋找機會。還留在台灣的人,要么是實在沒什麼本事,要么是自我感覺良好,覺得台灣天下第二(除了日本之外)。
再舉個例子,二十年前台灣貨在大陸就是“好、貴”的代名詞,大陸城市街頭巷尾的廣告裡,動不動就是“來自台灣”。以前誰家的電腦的主機板如果是華碩的,那一定是很好很貴的。以前一說起台灣,老百姓的眼神裡都流露著無限的羨慕,覺得“台灣人真有錢”。
以前有個朋友的爸爸和台灣人合資開廠,我在廠辦公室裡看到幾台電腦,當聽朋友的爸爸說台灣幾乎每家一台電腦時,我驚呆了,因為那時候大陸的普通家庭裡幾乎都沒有電腦。


看來你還真不知道這些產業結構變遷 只是經濟發展的結果..
而且不是單方面中國的"能耐"..

看看這幾年下來 中國的工作環境與條件怎樣?
我們台商台幹最清楚不過...

中國為什麼要搞"中國製造2025"? 因為現在還不是嘛...
現在的中國跟過去台灣 日本有何不同 就是歐美先進大國的代工工廠.. 不是嗎?

這個身份現在是不是在"轉變中" 當然是 沒看到台商跟外商正在出走?

g00dluck01 wrote:
不知不覺中,“Made In Taiwan”在大陸老百姓的視野中漸漸消失了,我印像中台灣貨最後一次輝煌是HTC的手機,但持續時間不長,現在誰要還是用HTC的手機,那幾乎都是因為沒錢換新手機。
以前我們覺得台灣有錢、民主、自由。等真的開放大陸游客到台灣旅遊了,從台灣旅遊回來的朋友對台灣的最大肯定就是“人說話很客氣”,但景色比較一般(除了墾丁的海景外),至於台灣最引以自豪的“民主”,我的朋友們的最大感受只是“一開電視就看到一堆人在吵吵鬧鬧,好像他們一天到晚都在吵架”。
現在說到民主自由,如果要羨慕的話,大陸人基本上都會羨慕像美國、歐洲這樣的民主國家,很少有誰會認為台灣的民主值得羨慕或者學習。因為在很多大陸人看來,台灣民主這二十多年,不但沒有什麼進步,反而被原本落後很多的大陸給反超了。
雖然大陸還有很多問題,還需要在學習中不斷改進,但大陸學習的對像是歐美,不是台灣。在大陸人眼裡,台灣是民主政治失敗的反例,它的最大作用是讓大陸人記住:等大陸走民主化的那一天,千萬別搞得像台灣那樣......


民主國家是在議場上吵架 解決爭議及爭取利益 任何國家都一樣 你到美國也是如此..
沒看到川普大帝每天都在跟反對派大鬧?
一切和樂融融的 絕對是專制極權國家 因為權力無制衡不對等 所以是"上對下"關係 誰敢質疑習皇的決策?

極權國家矛盾爭議怎解決? 壓制 靠勢 穩不了了就革命人頭落地 這麼簡單...

美國的民主相對先進 是因為運作了200多年 台灣真正民主化也不過30年左右..
能跟他們相比嗎? 中國還妄想過彎超車 作夢啊?
民主是要學習的 比台灣還爛的民主制度到處都是... 我們也正在努力中..
從威權時代轉型 跳脫那種"聖人政治幻想""強人政治遺害" 依賴"恩庇侍從體系"的心態...

中國人根本看不懂民主制度的運作 談什麼民主政治?
先把普選執政者權力拿到手再說吧...
一步登天 不只是想太多 甚至在極權國家裡 你連起步都沒有 整天妄想!
人家習皇都要稱帝了 你拿人家怎樣? 等他良心發現 自動下台嗎?

連基本人權 言論自由都不能保障 剩下都是"主子恩賜"的 納粹德國百姓 得對希特勒歌功頌德嗎!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