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ver2018 wrote:有意義?噸數增加3倍...(恕刪) 只是有人搞不清楚狀況還故意的而已,而且向來如此80t的這艘也沒真的受選成量產案主機出力跟航速資料也沒出來就能斷定不是高速船(裝備跟次系統測試船也不見得需要高速才能測)這艘實驗船就中科院自費委託龍德建的測試用平台而已,好方便各種研究驗證跟海上測試,不然也不會造成飛彈艙是可拆卸後成大甲板的設計
住在台北的台中人 wrote:台灣造船廠商有設局詐騙海軍跟銀行的爛人 但也有小而可靠的廠商在認真工作恕刪) 是啊,慶富這種騙棍公司,夥同一銀的幾個爛人,詐騙我們巨額稅金,竟然沒有一個官崽必須負責任。這到底怎麼了?
king_james_13 wrote:前面有人質疑艇小應...(恕刪) 小艇防啥空?普通小型快艇根本不會考慮防空,頂多讓組員帶個肩射飛彈嚇嚇人而已再強調一次這艘船一開始就沒有在量產預定上,是中科院為了方便業務運作自己花錢跟船廠訂做的泛用工作船是拿來做各種武測.次系統開發修正.驗證用得作業船不然不需要還把飛彈倉搞成臨時設施
ocshiwo wrote:正解,噸位太小,面對...(恕刪) 近迫防禦系統還是會裝,至於是海劍羚還是快炮之類不一定,但是與其搭配的雷達鎖定系統,用來應付小型無人機還是沒問題,雷達可能只有10-20公里,加上熱影像輔助鎖定,如果雙向資料鏈有做好與岸上的雷達資料連結或者其他海上船艦的雷達資料以取得較遠的海面資料,雖然是小船不能裝太多裝備但是透過雲端資料的取得可以省略大部份雷達相關的硬體與電力設備,這類型的小船也有可能成為海戰上的主角,如果無人化小艇可以實用化,未來有更多的潛力可以挖掘
stever2018 wrote:近迫防禦系統還是會..無人化小艇可以實用化.(恕刪) 贊成無人化...雖然樓主分享的不一定是量產微型艇, 但相信應該差距有限且微型艇最適合的角色是刺客, 而非衛兵...夠小的噸位,夠低的成本與可視度, 配上強大的反艦甚至攻陸火力.把台灣的火力盡可能向前延伸....除了不得不發射訊號的資料鏈外,搭配的偵蒐裝置應該儘量以被動偵測為主紅外線與可見光偵蒐足矣, 最好能兼具戰場監視功能..防空火力若能用到簡配版的海劍羚就已經很奢侈了由於微型艇必須盡可能將火力往前延伸才有意義,估計開火後(導彈)就只能逃命且逃不過的機會極大.因此無人化將是微型艇戰術上極重要的一環.
oculata wrote:贊成無人化...雖...(恕刪) 個人懷疑 '是否50噸匿蹤突擊艇的改良進化版' 之原型艇? 理由:1) 沒道理 '有正式列案的50噸原型艇還沒影, 80噸且沒列正式計劃的 [測小型艇武器載台] 先出廠。2) 兩者噸位相近, 功能相似, 但80噸吃水反而淺 (利於各港口進出), 且似乎更多功能。3) 噸位相近, 操作人員頂多增加1~2名, 卻可做更多事。以上純屬猜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