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翔利昇號漁船上面一堆七橫八豎掛非法電魚電纜用的桅杆可一點都不矮哩 !
>一般反艦飛彈會自動過濾掉雷達截面積較小目標 , 以免誤中目標區附近的小型民船或
>是漂流物 ~~
>不過翔利昇號噸位並不小 , 所以這也沒辦法囉
沒有艦載雷達鎖定,只有飛彈本身巡標器,而且熱影像打到引擎室上方,彈著點離海面2-3公尺,眾所皆知雄三在飛行末段不會拉高再下擊,只會水平轉向,也就是其飛行高度至少數十公里都維持在鎖定高度也就是<5m,有其它例子不須飛彈以外的雷達傳送資料,反艦飛彈就能自動以超低空飛行,自動搜尋目標並且擊中?
>雄三真有這麼利害,美國都來搶購了,還用你在這裡吹噓嗎? (你不是想說,台灣不賣給美國呀?)
正確答案,其實美國也不用買,大部分硬體都來自美國,給資料美國就能把現有武器修改完畢,台美資料交換更符合台灣利益
piwu0541 wrote:
哈欠 ~ 你這種軍...(恕刪)
又是剛剛才有點空閑時間。😓
唉,我是不是軍盲我不評論喇,但你就肯定是雙盲(軍民技術皆盲、道聽途說,和灣有關一定是假的,用人家民間早就有的技術、稱中國軍轉很先進…)。
幸虧近年我經常留意科技新聞,否則又要又受騙了。😉
無在在歐美、兩岸、甚至小至新架波的坊間就,老早有大量反無人機的技術和成品,亦都出現不小大概你還以為是大陸頂尖軍工機構才擁有的技術。😅
https://buzzorange.com/techorange/2017/06/21/anti-drone-2/
https://technews.tw/tag/%E5%8F%8D%E7%84%A1%E4%BA%BA%E6%A9%9F/
文我不引囉,況且只要你不喜歡,就會立即改談台灣假新新聞喇!但大陸的假新聞呢?你又不願面對!🤣
附送兩個影片給你看吧:
這是台灣民企的:
https://youtu.be/3wOhue1DjbQ
這是台灣中科院的:
https://youtu.be/d_qCvAqD0s0
當中提及幾種關鍵技術,是你以為台灣甚至科技民企無能力掌握的。😁
piwu0541 wrote:
軍事茶館還有PTT...(恕刪)
這個更易拆解:
在東風21D曝光伊始,我和一些有認知的網民得出的結論是:
要麼無法無法修正彈道,要麼返回大氣層後就要大幅降速以減小黑障的影響,同時徒添被擊落的機會。
不巧的是大陸的同類文章就有提及:
https://k.sina.cn/article_5983734078_164a8893e01900a5cy.html?from=mil&http=fromhttp
重點節錄:
『…在通过大气上层后,在40km高度处将弹头拉起来,使气动阻力增大,将弹头速度减慢到雷达末制导系统能够工作的速度,估计约6~8马赫数。弹头进行拉升机动在有些情况下还可躲避敌方反导导弹的拦截。弹头拉起后,由攻角25度控制弹头飞行…』
這種速度的飛彈、不是核彈頭、飛行距離又多了、航程都又長了、給對方的預警、火控照明的時間又多了,就算用台灣自製的天弓飛彈都足夠有餘。😉
你另一謬論就是以為安裝天線在飛彈彈頭尾部、就可以避開黑障。😓
可惜太空船和太空梭都遠比飛彈彈頭大,同時和大氣摩擦的亦呈鈍面而不是錐體,可安放天線的位置遠遠較大,但都要面對返回大氣層時黑障引起的通訊中斷問題,你還認為狹窄得多的飛彈彈頭可免?😅
都別提你方才提及、最難穿越障礙的毫米波喇。😓
我做好人做到底、替你找來參考資料。😉
https://zh.m.wikipedia.org/zh-hk/%E9%BB%91%E9%9A%9C%E5%8D%80
打一次命中率100%, 打兩次可能就變成50%, 打三次就變成33%了.
拜託, 一艘沒有防空系統, 也行不快的"漁船", 給你"不慎"打中了, 能代表甚麼呢?
Derek2025 wrote:
雄三真有這麼利害,美國都來搶購了,還用你在這裡吹噓嗎?...(恕刪)
你不但是軍盲, 還根本沒有軍事思考基礎。
要談一國軍武, 必須先瞭解該國建軍策略取向。 譬如: 台灣是 '防衛不沉航母' 取向, 敵人又近在咫尺, 所以熱機快, 升空快, 戰力夠用的IDF就是頂天柱, 比其他戰鬥機實惠, 有效率。 至於短腿的毛病在近海防衛可以被容許。
美國海軍是採取長程打擊策略的, 航母戰鬥群的主要攻擊力量在於她撒出500km以上的艦載機, 所以艦上的對海/對陸攻擊性飛彈都是長程的。 她要短程100~409公里射程的超音速反艦飛彈幹啥用?
類似雄三這類威猛的反艦飛彈最適合台灣, 日本這種控制海峽的島國使用, 美帝這種超強勢海軍用途不大。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