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台軍毫無戰力,甘做武器墳場

Derek2025 wrote:
不如你先舉出證據,這個報導有甚麼是假的,才打嘴炮吧!
我沒說台軍不堪一擊,我只說台軍招兵很困難,連兵都招不到,還能談甚麼訓練和打仗。
難度我有說錯嗎?


自己不查證,只會看一些無腦節目高潮,今年就已經81%了,連中正預校國中部要200多人,都來1200多人報名了,何來連兵都不到,照你講的應該根本沒人來才對

轉全募兵本來就會有陣痛期,但長久訓練的養成對國防才有幫助,而且之後新裝備陸續到位,對募兵也有幫助,光M1A2就能拿到不少眼球了

國防部:108年要募兵2.1萬人 110年以後每年減為1萬人
2018-10-21 15:47
〔記者羅添斌/台北報導〕在義務役士兵年底將全數退伍之後,國軍將成為全兵募兵制的部隊結構,國防部今天指出,108年計畫招募2萬1000餘員,預期109年底志願役人力達成90%目標後,人力補充改採退補平衡方式實施招募,未來每年招募降為1萬餘人。

國防部今天下午指出,國軍兵力總員額為21萬5千員,扣除維持員額(學生、入伍、受訓、住院調療及留職停薪)1萬9千員及文職、聘雇(8000員),常備部隊正式軍職編制計18萬8000員,以計畫補充目標90%計算,需16萬9200員,迄今現有志願役人力已達15萬3千餘員,編現比81﹪。

國防部表示,國軍人力補充採每年逐次分批招募方式,逐年提升編現,108年計畫招募2萬1000餘員,預期109年底志願役人力達成90%目標後,人力補充改採退補平衡方式實施招募,每年招募降為1萬餘人,人事費額度亦同時趨於穩定。

中正預校國中部搶手
中正預校國中部停招13年,今年首度復招搶手,高達1289人報考,放榜錄取251人

alexlin1 wrote:
自己不查證,只會看...(恕刪)


對呀,這些新聞,倒是不斷的重複出現,就只有不願看到的人才會看不到呀!

"不過根據立法院的預算中心今年2月的報告,志願役的招募成果可能並不如國防部長宣稱的那麼「樂觀」,國防部今年10月發布的新聞稿中,指出目前實際志願役人數15萬3000餘人,編現比為81%,距離2020年的目標尚有約1萬6000人的差距。

另外該報告也指出,雖然志願役人數從2013年數量降至谷底後開始反彈逐年增加,到2015年增加8554人,較前一年增幅有6.54%。但過去兩年增加速度趨於緩慢,2016年增加5423人,增幅降為3.89%,而2017年至8月底,僅增加區區917人,等於8個月的增幅僅有0.93%。"

(https://www.google.com/amp/s/www.thenewslens.com/amparticle/110263)
其實,台軍待遇差,收生不足,草莓兵,訓練時間不夠,這些都不是甚麼秘密,有甚麼好否認呢?

"依《憲法》第20條人民有依法律服兵役之義務。國軍精實計劃案,裁減兵源,兵役制度從徵兵制改成募兵制,國防部祭出柔性美女牌及諸多福利向年輕人招手,但募兵成效不彰。何令致之?孰令致之?

服從是軍人的天職,在部隊裡不講道理,講的是階級、服從,此一生態與年輕世代格格不入,而部隊為了便於管理,幹部主導、暗示、默許……老兵動用私刑,毆打新兵絕非傳聞,此種潛規則汙染了部隊形象。在部隊沒有真相,造假、弄假是常態,裝備檢查是假的,每個月定期召開的所謂榮譽團結會,會議中的發言盡是歌頌長官的發言,鼓勵小兵睜眼說瞎話。

公教版年金改革案磨刀霍霍,刀刀指向公教人員,難讓軍人不憂寒蟬效應,而有兔死狐悲之情愫。

軍人的養成訓練有體能、戰技。戰爭本來就是殘酷的,陣前殺敵,殺人放火,軍人本色。依現行制度40歲解甲歸田的退役士官兵,將青春與人生的精華奉獻給了部隊,回首來時路,一身殺人放火的本領似乎很難在職場發揮所長,前途茫茫,毫無願景可言。

台灣兵役制度除募兵困難外,軍校招生困難更是隱憂。西點軍校,是美國可能也是全世界第一流的軍事學校,畢業生優秀表現,西點桂冠成了軍人至高榮耀。在台灣,軍校生源不足,接受軍官養成教育的學生或學員,過篩時因篩子網目過大甚或未經篩選全數錄取,品質參差不齊。沒有一流品質的軍官,似乎很難以身為軍官為榮,又如何打造一流的部隊?士官兵品質參差不齊,從入伍之日就開時數饅頭。在營時,如何能形塑出軍人的武德、軍魂與榮耀,退伍時,又憑甚麼能力在職場與人競爭呢?

職業軍人依現行制度,除了少數有幸有機會晉升上校、將官者外,都面臨4、50歲之壯年必須被迫退伍之壓力。壯年退伍後的士官兵,人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職業軍人無法照顧軍人之一生,將軍中專長有效轉型為民間專長,並設有專職輔導機制發展事業第二春,讓職業軍人看到希望與未來。否則,迎接退伍士官兵的只能是工時長、工資不穩的保全、保險、保安等所謂三保業。軍人失去軍人的榮耀、希望與未來,募兵困難的困境難除。"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94247)
Derek2025 wrote:
其實,台軍待遇差,服從是軍人的天職,在部隊裡不講道理,講的是階級、服從,此一生態與年輕世代格格不入,而部隊為了便於管理,幹部主導、暗示、默許……老兵動用私刑,毆打新兵絕非傳聞,此種潛規則汙染了部隊形象。在部隊沒有真相,造假、弄假是常態,裝備檢查是假的,每個月定期召開的所謂榮譽團結會,會議中的發言盡是歌頌長官的發言,鼓勵小兵睜眼說瞎話。
...(恕刪)


此一生態不僅跟年輕世代格格不入,跟我1996-1998那年代就格格不入了

老兵動用私刑,基本上我當兵的年代也很少了,畢竟大家都有立委這類的管道

你講的狀況大概是1987年以前那種戒嚴時代才較多

榮譽團結會一類的政戰活動,更是只有形式居多,到1990年代應該沒人會信那些政戰八股的東西
(莒光日我們很期待是因為可以休息,不用到野外操練)

故軍事迷的我也不會為那種生活感興趣(只是喜歡武器而已,退伍後也有跑到泰國射擊過..),畢竟沒人喜歡被當棋子

外面的社會講求實力的天下比較合年輕人的胃口...

還有一點很妙的是,貴國的1980年代前的政治宣傳,大概只會對戰後來台的族群有共鳴

對於人數居多數的本省族群根本不會有共鳴(甚至有點搞笑)

難道貴國的政戰部門不知道本省人的思維是什麼嗎?


Derek2025 wrote:
其實,台軍待遇差,收生不足,草莓兵,訓練時間不夠,這些都不是甚麼秘密,有甚麼好否認呢?
...(恕刪)


果真是對岸軍盲! 這都是四年前的事了!
Charlie2020 wrote:
果真是對岸軍盲! ...(恕刪)


軍盲就算了,越來越多的年輕一代的軍事迷,很喜歡武器

但軍人的生活沒過,才會有些天馬行空的想法

以為野戰跟打線上遊戲很像

事實上光步槍實際上的射擊跟電玩就差很多

演習搜索時的敵人在那都不一定看的很清楚,更別說瞄準射擊了

所以看到敘利亞戰場的影片,步兵點放火力射擊掩護頗有同感


Charlie2020 wrote:
果真是對岸軍盲! ...(恕刪)


你知道那篇文是甚麼時候放上網的嗎?

你說是4年前,又有甚麼根據?
台軍不會為台灣獨立而戰,應該會幫忙中國軍隊來統一接收台灣吧?
hx135cb750 wrote:
軍盲就算了,越來越...(恕刪)


因為這版上的中國網民都是嘴砲網民阿,他們沒有一個拿過真槍,開過真槍,大都只會用滑鼠打手槍吧

而且你叫他們去當解放軍的時候,一個比一個還會找藉口,叫別人去送死可以,自己先躲在大後方複製貼上

Derek2025 wrote:
版上那位G君時常強...(恕刪)

32度以上不操練?中華民國國軍訓練手冊上有寫高溫操練準則啊
你沒有查到嗎???那我也不想跟你說了
去找國家地理頻道的"陸戰蛙人系列"來看吧
裡面多的是高溫操練狀況,一般陸軍沒有這麼高強度的操練
不過高溫操練還是有的&符合高溫操練準則執行的

軍人沒有挑戰場的權利,所以訓練也沒有挑天氣的機會
32度只是啟動高溫操練準則而已,照操不誤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