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的武器系統
除了廠商得標生產外
還要包含完整的模擬訓練機台
與訓練流程
一個廠商除了搞硬體
還要搞模擬訓練軟體,就像還要附贈一套 專門的game
這哪還需要這些武器官一個個去摸?
官兵又不是這出身
還要自己從頭摸索
好可悲........



----------------------------------
分明是制度與工業能力的問題
還好這種國外大廠看不上俺.....不然這種廠商薪水鐵定超高但爆肝
所以以前俄國國力在90年大衰退
詹式的某些軍事遊戲
他的宣傳就是接近真實樣貌
變送你厚厚一本200-多百頁的操作手冊
多少遊戲商趕這樣搞.......
依稀可以看到這些訓練軟體的很模糊樣子
一般遊戲商很難搞出來
但自從老共開始壯大後
詹式就再見了
我叫林長青
家住臺北市中山區
電話0921603661
本級艦為美國二次大戰末期建造的"Gearing"級驅逐艦是將"Allen M. Sumner"級艦身加長14呎以容納更多燃料的放大型。總共有97艘本級艦在1945到1947年間建造,另有建造中的4艘於戰爭結束時中止,計劃建造的49艘亦取消。戰後有82艘本級艦進行FRAM I改裝,15艘進行FRAM II改裝。以台灣接收的十四艘此級艦來說,"富陽"及"當陽"兩艘是FRAM II艦,其餘十二艘皆為FRAM I 艦。各艦在艦尾皆擁有可停放500MD反潛直昇機的小型機庫與飛行甲板。
"Gearing"級驅逐艦長390.5呎、寬40.9呎、吃水19呎、標準排水量2,425噸、滿載3,480噸、四座燃重油鍋爐、兩部GE汽旋透賓主機雙軸推進、60,000匹軸馬力最高速率34節、巡航 15節。乘員軍官35人,士官兵240人。移交時之原始兵裝為兩座雙聯裝5吋38倍徑砲共計四門(砲塔前後各一),艦舯裝ASROC 反潛火箭發射箱一座、三聯裝Mk32型魚雷發射管兩座等,但"富陽"及"當陽"兩艦之艦艏則裝有兩座5吋雙聯裝砲塔,艦舯並未裝備ASROC發射器。
本級艦為美國二次大戰末期建造的"Gearing"級驅逐艦是將"Allen M. Sumner"級艦身加長14呎以容納更多燃料的放大型。總共有97艘本級艦在1945到1947年間建造,另有建造中的4艘於戰爭結束時中止,計劃建造的49艘亦取消。戰後有82艘本級艦進行FRAM I改裝,15艘進行FRAM II改裝。以台灣接收的十四艘此級艦來說,"富陽"及"當陽"兩艘是FRAM II艦,其餘十二艘皆為FRAM I 艦。各艦在艦尾皆擁有可停放500MD反潛直昇機的小型機庫與飛行甲板。
"Gearing"級驅逐艦長390.5呎、寬40.9呎、吃水19呎、標準排水量2,425噸、滿載3,480噸、四座燃重油鍋爐、兩部GE汽旋透賓主機雙軸推進、60,000匹軸馬力最高速率34節、巡航 15節。乘員軍官35人,士官兵240人。移交時之原始兵裝為兩座雙聯裝5吋38倍徑砲共計四門(砲塔前後各一),艦舯裝ASROC 反潛火箭發射箱一座、三聯裝Mk32型魚雷發射管兩座等,但"富陽"及"當陽"兩艦之艦艏則裝有兩座5吋雙聯裝砲塔,艦舯並未裝備ASROC發射器。
由於陽字級驅逐艦的艦齡已超過50年,捍衛台海海上安全也達30年,雖然陽字級驅逐艦先後分別加裝武進一號、二號和三號戰鬥系統,但因船齡老舊,新的二代艦陸續成軍,陽字級驅逐艦在這幾年已密集除役,許多除役拆解武器及重要零件後的軍艦就炸沉做為人工漁礁,為台灣人民貢獻最後力量,成為漁業資源的復育所。
根據海軍總部和中國軍艦博物館網站等單位的資料,陽字級軍艦從編號901到930,其中少了04、13、16、22共四組號碼,其中編號916原有一艘陽字級軍艦從美國拖運來台,編號就是916,但拖帶返國時在高雄外海沉沒,因此成為忌諱。
這26艘陽字級軍艦分別原為美國Fletcher級、Allen M. Sumner級、和Gearing級驅逐艦,其中屬於Fletcher級的有編號908的貴陽艦、909的慶陽艦、918的安陽艦、919的昆陽艦。
S一2 T 集攻擊搜索於一身
S-2升級成S-2T,改了個名叫「渦輪追蹤者(Turbo Tracker)」反潛機是由空軍與美國格魯 曼( Grumman)公司合作計改裝提升當時仍在服役的S-2E/G而來;最主要的修改項目就是動 力系統,改用2具性能較佳的丁P E - 3 3 1 - 1 5AW渦輪螺旋槳發動機,並換裝4葉式可變螺距槳 葉•
在反潛裝備及航電系統方面,1型機也有大幅度改良•其中以ASN-150戰術導航系統最為重 要,它可使S-2T能與S-70C(M)-1與艦艇進行資料鏈聯繫。
T型機的改良還包括GEC公司的MAPADSYO2F型聲標訊號處理器、ASQ-504 ( V)磁性偵測儀 (磁性探測儀(Magnetic Anomaly Detector計 MAD)、ARR-84聲標訊號接收器•APS-- 504(V)5海面搜索雷達及CoUns公司的航電系統;AAS-40前視紅外線偵測儀(FLIR)。
T型機可以攜帶2枚M k46/44反潛魚雷,翼下掛架可掛載4枚Mk54深水炸彈,主動與被動式聲納浮標、煙彈等。
反潛機攜帶各種不同的遙感器,一般來說,包括搜索雷達、磁性探測儀、紅外線探測儀、電子探測儀、水下音響分析儀等五種裝備。
引進S-2反潛巡邏機的故事
按空軍作戰司令部的作戰記錄顯示,空軍第一次發現中國潛艇是在民國43年8月,空置第8大 隊的P4Y海上巡邏機r在基隆外海接近彭佳嶼附近發現1艘潛艇,機上正駕駛為石爾砥上尉。
石爾砥在第二次飛越目標時,下令位於後艙的裝備士官做攝影工作,而他也立即開彈艙準備實施轟炸。但是石爾砥多次用無線電回報作戰司令部時,卻一直無法得到攻擊許可,因為司令部的值班副司令怕誤擊到美軍的潛艇,因此只下令滯空監控。石爾砥及機上所有人都只能眼睜睜 看著這艘分明是中國人陸的潛艦。從容下潛。直到現在,石爾砥仍是民國38年政府遷臺以來,第一位發現潛艇的空軍飛行員。
第二年,狀況又來了,正當大家準備過春節時,一月十日,中共空軍大舉空襲大陳列島,擊沈國軍中權號(LST-202)戰車登陸艦」當天深夜,靈江號巡邏艇(PC-103)亦遭共軍魚雷快艇及十餘艘砲艦圍攻沈沒。18日共軍以7000多人的兵力進犯一江山,至20日下午,島上重要據點為共軍所陷。
空軍第8大隊的B25轟炸機在支援大陳戰役時,在大陳列島再次發現潛艇。但這次,由於大陳島周邊是國共雙方爭戰的戰區,各國潛艇都不會冒險進人這片水域討打,因此當時的3機領隊陽雲鋼立即下令摧毀。3號機楊存厚上尉算準航線實施低空水平投彈,然後再回轉以機首的機槍進行掃射。經任務歸詢及美軍情報官的空照判讀後,確認楊存厚的三次攻擊都屬有效攻擊, 三個「PASS」都有擊中目標,依常理研判,目標已受到重創。
海峽雙方海上兵力,由於國軍艦隊的數量與素質均優於共軍,因此共軍多採公海避戰,但隨時偷襲的戰術。直到民國47年9月,也就是「八二三砲戰」後的一個月,1艘海軍中字級戰車登陸艦在進行「鴻運計劃」時,才剛由澎湖馬公出航,在接近金門料羅40浬時,右舷監視哨大叫「潛艇!」頓時全艦氣氛緊張,開始進行蛇行避免潛艇發射魚雷攻擊。一旁護航的驅逐艦也 加入獵潛的行列,但或許由於裝備老舊,一整個下午都沒有任何聲納回波證實有不明水下目標。
到了民國54年,由於解放軍的裝備實施大換新,許多俄援裝備陸續成軍,海峽又開始出現軍事緊張。當年年底,空軍戰機再次在新竹外海發現不明潛艇,在通報作戰司令部後,美軍顧問團海軍組組長百分百證實那不是美軍或同盟國所有,作戰司令部第一次下令實施海空聯合反潛作戰,美軍駐基隆的兩艘驅逐艦也在四個小時內火速抵達新竹外海實施獵潛作戰。
這次的反潛作戰,是政府遷台以來唯一一次實兵,實彈的海空聯合反潛作戰,不但跨軍種,也因為美軍的加入而跨國界。但經過整整5 6小時深水炸彈,刺蜻砲的攻擊,包括美軍驅逐艦在內共大小7艘戰艦,竟然沒有人有把握到底有沒有擊中水下目標!這國軍建軍史上唯一一次海空聯合反潛作戰,以烏龍收場。
終於,國防部深知國軍反潛兵力的不足,在美軍顧問的協助下,當年在軍售清單中列入S-2A 反潛機的建案。 隔年,我國便獲得S-2A反潛機
民國57年3月31日10架S2A正是在中華民國空軍服役
S-2A作戰開始
62年4月13日。海軍「富陽」軍艦在凌晨05:45發現不明水下目標,06:05時申請緊急空援反潛待命。待命的S-2A在06:18時起飛,這是中華民國S-2A反潛機隊第一次執行作戰任務!
整整4天的海空監控,這艘「中懸」在水下150呎的潛艇才上浮並伸出呼吸管,在海軍蛙人部隊與軍艦共同的目視確認下,證實這艘潛艦是美軍的潛艦,我方的蛙人部隊還冒險在這艘潛艦的呼吸管上繫上浮標!
S-2T建奇功反潛戰史創新頁
宣到民國82年7月24日,反潛戰史再添新頁!海軍襤隊司令部當天下午15:38時緊急要求反潛偵搜,但這個命令在15:46時又暫時取消,沒想到不到10分鐘後15:55時海軍再一次要求緊急反潛偵察,16:00時機號2122號機起飛前往指定海域(E119045,N21046)進行反潛任務,
16:40時,2122號機到達指定海域並獲得磁測儀(MAD)接觸!這是多年來反潛機再一次獲得正確的聲標與磁測接觸,隨後2122號機立即執行戰術反潛作為,投下SSQ-47型4枚、SSQ-53型3枚主動聲納浮標,並獲得多次接觸,2122號機持續在任務海域上空監測,直到2212號機前來交接,這才返場並於18:55時落地。
前來交接的2212號機,在19:00先行以進行雷達搜索,接著在19:10執行聲標與磁測儀反潛作業,在投落SSQ-47型2枚、SSQ-53型1枚等主動聲納浮標後,獲得2次聲標及1次磁測儀的接觸,直到21:31時才返航落地。
在2212號機獲得正確的聲標與磁異接觸之後,海軍艦令部再次要求進行緊急起飛,20:45時機 號2205號機緊急起飛,在22:04時與2212號機空中交接。
2205號機在任務海域偵搜並未獲得接觸,海軍在22:35時再次下令緊急起飛,準備持續進行反 潛作為,以接替仍在空中盤旋的2205號機,但隨即在22:38取消任務,2205號在完成任務交接後,於23:05時落地。
之後,海軍軍艦全力圍堵這艘不明潛艦,直到7月27日下午14:56時,海軍再次要求緊急起飛,15:10時機號2212號機到達指定海域,隨即進行反潛戰術作為,在投落SSQ-47型主動聲納聲浮標後,獲得兩次接觸,而磁測儀也獲得三次接觸。16:21時,S-2T先是在雷達上獲得海面接觸,隨即以目視獲得確認,機組員目視海面上有潛望鏡出現!
17:11時,海軍下令取消所有反潛作為。
這一仗,S-2T在偵察極為不易的海況下完成任務,將躲藏在我海軍演習區的中國大陸潛艦逼出 深水區而必須要浮到潛望鏡深度,這在冷戰期間,是潛艦承認對抗失敗的表示!
民國87年5月7日S-2T在東部外海仍然有一次獲得潛艦接觸的事件,但由於仍然屬於保密期間,到底是在哪個海域發現不明潛艦的,至今仍然沒有完全公開,甚至連任務機號也都沒有獲得證實。
目前僅知當天凌晨,海軍諾克斯(KNOX)級巡防艦的拖弋式聲納發現接觸,經過幾個小時的持續追蹤,終於確定是水下目標,11:02時,前來支援的S-2T任務的2220號機的磁測儀獲得接觸,立即投下SSQ-47型聲標,並且獲得正確的1,600碼接觸距離!確定是潛艦。
第二天,5月8日上午07:05時機號2214號S-2T再次奉命緊急起飛,08:05時在任務海面投下聲標後也再一次獲得距離3,500碼至5,000碼的接觸!
5月10日上午11:26時,聲標再次測到距離2,500碼接觸。接著在13:33及14:06時也都有聲標接觸。
經過這幾次來自S-2T的「窮追猛打」,這艘不明潛艦知難而退,不再盤旋在我東部外海。
據了解,這是1艘美軍的潛艦,任務是前來我方海域監視中,中科院在九鵬地區執行的天弓二型飛彈試射,以及我方幻象戰機即將執行的「雲母」飛彈試射。
中美反潛演習
民國61年,為了要與美軍一起進行反潛操演,美軍潛艦的艦長前來屏東一起開會,美國海軍根本看不起我們的反潛能力。認為我們一定抓不到他們。
當演習開始,機隊狀況仍然沒改進,後來實在沒辦法,只好混合編組,把磁測儀好的搭配另1 架武器投放沒問題的,一個當眼睛,一個當拳頭。就這樣,還真的抓到美軍的潛艦,編隊的另 1架就馬上將操雷投下。
操雷是訓練用的魚雷,會和真正的魚雷一樣有主動導引的功能,但當接近到目標時,並不會撞擊目標,而是會在大約100碼時自動停止,並浮出海面引燃煙標。可回收再重複使用。
結果,這枚投下去的操雷一切正常,除了該停下來的這個機制壞了
就這樣,操雷一頭撞上美軍的潛艦•
操雷這一撞,壞了,沉了,美軍潛艦被這一撞,嚇到了,浮起夾了。
copy from ROC Navy News Reedit version
Charlie2020 worte:
目前僅知當天凌晨,海軍諾克斯(KNOX)級巡防艦的拖弋式聲納發現接觸,經過幾個小時的持續追蹤,終於確定是水下目標,11:02時,前來支援的S-2T任務的2220號機的磁測儀獲得接觸,立即投下SSQ-47型聲標,並且獲得正確的1,600碼接觸距離!確定是潛艦。
第二天,5月8日上午07:05時機號2214號S-2T再次奉命緊急起飛,08:05時在任務海面投下聲標後也再一次獲得距離3,500碼至5,000碼的接觸!(恕刪)
類似的事情我有聽我堂弟(海軍運補艦)說過。當初老陽到東部外海接美國來的諾克斯時,就發現底下有潛艇活動。由於諾克斯當時還沒有武裝在身(回國後才上武裝)因此就先掩護諾克斯先脫離現場,並由幾艘老陽進行圍捕。
潛艇是哪國的?是什麼意圖,我堂弟就不知道了。
這件事情應該也沒解密吧?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