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假如中華民國內戰獲勝,亞洲歷史有何改變?轉貼新聞

隨著農業跟科技的進步養18億人口是沒問題的,光引藏水入疆開發大西部成良田就可多養活兩億,超級水稻等一系列改良等,且市場將更大年銷4000萬台車 手機5億部 也不用怕什麼貿易戰
又在做梦了
车轮党在没有被赶到岛上及没有美国爸爸的施压下会有可能解除党禁报禁?
果党在大陆时的内部派系怕是比台湾现在的党派还要多。你以为空一格对大陆的控制力像共产党一样可以让政令通行全国?我倒是想知道,空一格是要怎样才能让晋系桂系西北三马主动解除武装。
要是果党赢了内战,凭果党的治理能力,怕是不止外蒙古,连西藏,新疆,甘肃都要丢掉。
我們說這些的前提是我們已經知道了一些曾經發生的事實,但問題是當時的人不可能知道。
比方說如果當時老蔣打贏了內戰,但是小蔣(蔣經國)繼位後不願開放黨禁和報禁怎麼辦?如果小蔣也像金正日那樣傳位給小小蔣怎麼辦?如果生活在蔣中正統治的年代,誰能保證中華民國現在不是像北韓那樣由蔣家王朝代代繼承?誰能打包票說蔣經國繼位後會讓中華民國走向民主自由?
macacafly wrote:
共產黨在二次世界大戰赤化亞洲, 難道赤化的國家都是腐敗專制??
當然不是, 而是戰後重建本身就會是一場混亂.
在混亂當中, 又有蘇共強力支援的軍隊, 自然很容易摧枯拉朽, 赤化一堆國家.
日本如果當年沒有美國直接駐軍, 也一樣被赤化為共產日本.

你以為大戰後的國家馬上就跟承平盛世一樣?


在1945年,國民黨勢力空前高漲,蔣介石聲望如日中天。至1949年,國民黨已民心盡失,民眾對於中華民國已無留戀之情。
國民黨當時作為正統的中央政府,共產黨只是土匪,國民黨無疑在政治和軍事上都有主動權,佔據優勢。
中國歷代,凡改朝換代,都是歸於朝廷自身問題,未曾聽說會歸於起義農民過於強大? ? ? ? ?歷史給了國民黨機會,國民黨展現的只是其根本無力統治中國大陸。

凡討論不能脫離歷史背景,如果國民黨不能統治“大戰後”的這個混亂國家,只能去統治一個“承平盛世”的中國,那也說明了當時的國民黨根本沒有統治當時的中國的能力。

如果民眾只會乖乖聽政府,那做總統可真是太容易。統治當時的混亂中國,才是難點所在。歷史所見,國民黨失敗而共產黨成功。
LEO QOO wrote:
如果中華民國繼續統治大陸 因擁有龐大的人口跟體量成為超級大國是鐵定的

閣下所言極是,一個政府只要能夠持續統治中國,以中國的實力成為超級大國那必然是水到渠成的。
但是前提——統治中國這件事情本身卻是極為困難的,而當時的中華民國政府根本無力維持對中國的統治,到了1949年,國民黨政府已經失去民眾支持,中華民國滅亡已在情理之中。

為愛執迷~ wrote:
太過理想化,不現實...(恕刪)
這樣看來美國也會對印度留一手,不太可能把f35的技術給印度去自行生產,美國不願看中國崛起也一樣不願看到印度超過自己

macacafly wrote:
已經說了, 民國政...(恕刪)

你这些都是后话 我们一直讲现在的社会就是遵循丛林法则 物竞天择 优胜劣汰

民国36年 也就是1947年 这个时候国共真应该没什么可谈了 国军各军阀派系林立 老蒋只是把这些军阀给招安 有几个是听老蒋的话

光行宪管什么用 你不看看四大家族在干什么 都已经到了癌症晚期 无药可就 只能自生自灭 选举还有什么意义 可是老蒋也想独裁

前几年 大陆热播剧《北平无战事》讲的就是这个时间段 结尾最后一段 老蒋把大批黄金 文物 人才运走 土共只要民心

看看刮民党干的好事 说难听点台湾就是在发国难财 当年庚子赔款建立的北京清华这笔钱最后也都进新竹清华的腰包里




不管哪种制度好 只要能让老百姓安居乐业 远离战火就行 比什么都行

风水轮流转 大陆红小兵下场 台湾绿小兵跟上

我可不希望大陆像你们一样 打出“用爱发电”的横幅

双方都在嘲笑对方 冷暖自知吧
我只能說想得太天真,18億人還不光是吃的問題,還有就業問題,一大堆問題,地球的資源也經不起這麼多人消耗,中國13億人口就已經夠多了,國家人口多並不代表就一定會強大,像美國就剛剛好,人口不多不少,領土面積大,人口不算多也不算少,資源也很夠用,石油儲量很多,國土面積大,又適合種植,只需要很少的農民就可以養活美國自己還可以有多餘的糧食出口,如果美國18億人口,那麼資源就不夠分了,美國糧食也不太可能出口了,人均GDP也不可能有這麼高,每年還得進口大量石油,現在美國也還需要進口石油,如果18億人口,美國自己的石油很快會挖光,還需要巨大的石油進口來滿足日常生活所需,人口太多,土地就會漲價,房價也不可能便宜,人多競爭壓力大,找工作難,教育,醫療也是個問題,人多,種族矛盾,內部矛盾也多,很多事情都不是想當然的,大陸當初為什麼要搞計劃生育?當初老毛可是說人多力量大,人多好辦事,結果後來發現,人多吃飯,就業都是問題,而且資源不夠用,不夠分配,不如控制人口在一定範圍內,把教育,醫療普及好,解決好就業,住房問題,培養更多的人才而不是養更多的人口,就好比300畝地,3個人分可以每人分到100畝,而30個人分每人就只能分到10畝,100畝的人家就能成為農場主,10畝地你註定只能是農民工,如果中國人口數是5億的話,每個人資源分配可以比現在多一倍多,人均GDP要比現在高得多
LEO QOO wrote:
隨著農業跟科技的進步...(恕刪)
那是當然的,美國跟印度的軍事合作還是初級階段,不管關係多好,對印度都會留一手,目前只是拉攏印度對付中國而已,如果印度有一天經濟總量也跟中國一樣要超過美國了,美國也一樣會遏制
LEO QOO wrote:
這樣看來美國也會對印...(恕刪)
键盘飞行大虾 wrote:
现在美国心态就是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论语·卫灵公》:“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恕刪)


小弟是贊成閣下的觀點,不只是美國,整個英美兩國的政治精英都是這樣的心態。

以這本書來看
大國政治的悲劇(2014年新版) The Tragedy of Great Power Politics
作者:約翰.米爾斯海默 John Mearsheimer

第六章 行動中的大國 ──攻勢現實主義的歷史案例 
第七章 離岸平衡手 ──英國與美國的特殊地位

17世紀英國取代荷蘭的海權地位
18世紀英國首發工業革命成為第一個完成工業化的國家,逐漸成為世界霸主和英國人光榮的維多利亞時代

一戰後美國取得和英國平起平坐的機會。
二戰後美國獲得主宰戰後的世界秩序引起美蘇冷戰。
1990年代蘇聯瓦解,冷戰結束,美國終於成為世界獨強,也只是把英國獨領風騷換成美國而已,英美骨子裡的霸權主義,帝國主義心態依然不變,一個統一的東亞大陸(中國)和一個統一的歐洲(歐盟)都是孤懸海外的英美離岸平衡手所不樂見的。

人的際遇很難說,跟能力無關只跟大環境的變化有關,國家也是一樣,現在中國大陸的崛起除了自身的改革開放外,更是二戰後蘇聯、伊斯蘭世界成為美國的假想敵,尤其是 2001 的 911 事件攻擊美國本土造成美國人心理的恐慌,2001~現在這個美好的戰略機遇期,等歐巴馬回過頭要處理已經崛起的中國(大陸)已經為時已晚,美國的籌碼已經愈來愈少,到了民粹上台的川普只能用更極端更直接的方式。

回到這個不能假設的歷史,如果國府贏得內戰,小弟還是悲觀的認為會被英美強權甚至聯合蘇聯肢解中國大陸,成為20世紀的春秋戰國時代,直到新一代的秦始皇再度統一中國,可是是一百年兩百年三百年後,就不得而知了。

國民政府只能由城市往外擴散,中央政府的號令改革循序漸進,慢慢的深入農村,但太容易被列強見縫插針,老共對中國最大的貢獻是直接將中央政府的力量再度深入農村,中國是個世俗社會自我糾錯反省能量很強,只要中央力量深入農村,一定是一個強盛的朝代。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