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如果連彈藥都不做好準備,談什麼保衛國家?

Leetian wrote:
國軍野戰單位似乎尚未就 瞬間突發應變做好準備
至少應該規定部隊中
按兵員人數,預先準備若干已滿彈的彈匣
以便快速應敵...(恕刪)

不知道你何時當的兵,當的什麼兵?
一分鐘待命班彈匣內從來都是實彈。

eclair_lave wrote:
這玩意兒可貴得,比...(恕刪)


這個嘛,又不是要長距離狙擊
實際上隨便一組民用打獵的平價版,都大大勝過鐵瞄

只要像你說的,確實歸零校準,彈道距離跟刻度搞清楚,不太笨的幾天就能教懂
看軍方有沒有心去推動而已

我在國外練槍的時侯,瞄準鏡調好的槍即使是小女生外行人,打出來的成績也不差
只有鐵瞄的話,真的要靠眼力跟天份了

按兵員人數,預先準備若干已滿彈的彈匣
以便快速應敵...(恕刪)

國軍的思維是很靈活的,
早在96台海危機時,外島的部隊早就是這麼應對了.
那時連夜巡軍或平常演習都是帶著以應付突發狀況.

TD4 wrote:
這個嘛,又不是要長距離狙擊
實際上隨便一組民用打獵的平價版,都大大勝過鐵瞄
只要像你說的,確實歸零校準,彈道距離跟刻度搞清楚,不太笨的幾天就能教懂
看軍方有沒有心去推動而已
我在國外練槍的時侯,瞄準鏡調好的槍即使是小女生外行人,打出來的成績也不差
只有鐵瞄的話,真的要靠眼力跟天份了


四倍瞄鏡/快瞄鏡 應該列入一般兵標配才是!!

p620329 wrote:
不知道你何時當的兵...(恕刪)

=========================================

以前當兵的經驗,一分鐘待命班皆是實彈(每員5彈匣),
待命班安官另保管實彈key(實彈置於槍械室後第一道門;實彈則有分整盒木箱、滿彈匣的)。

營區負責跳戰備的戰備連實彈一大箱,置於該連旱馬車上,衛兵24hr警戒。
槍械室夜間原三道鎖只鎖其中一道鎖(便於快速取槍彈);日間槍械全連著迷彩槍不離身(彈匣滿實彈,統一保管,有狀況立即發放)。

待命班或戰備連,遇緊急狀況應該能快速反擊。當然這種狀況是承平時期的警戒與戰備。如兩軍進入戰爭階段,給彈方式應該就不一樣,可參考96台海危機,外島的彈藥補充是平常的好幾備。

當兵時有次緊急集合,幾個營當天上午皆換撥已開鋒的新刺刀(收走原先末開鋒的舊刺刀),隔幾日又把新刺刀全數回收,換回未開鋒舊刺刀;記得多年前有則新聞,報導國軍委拖國外處理一批過期白磷彈銷毀的事,國軍的庫房應該有很多奇奇怪東西,有狀況時才會撥下來。
其實除了塑料彈匣

應該是一定要生產之外呢

最好連彈殼都是塑料的。

30年前,來台受訓的星光部隊

所使用的空包彈,就是塑料的。

當時用的是綠色外殼。

據說直接引自英軍。

做這些努力,不是為了其它目標,
而是在台灣保衛戰中

能確保 單兵攜彈量 達到最大。
更何況還要顧到女兵。



一分鐘待命班?

台海不戰則已

只要開戰,必定是全島應敵

全軍全員接戰。

哪能只靠一分鐘待命班?

老共不會只派一些人來打打
不行就撤

一旦開打,就要戰到底了


同時,

既然提到這,
也要來隨時向各大營區單位
測一下

一分鐘待命班一旦接敵

整個後續連隊

需花多少時間,才能全員全彈作戰。
台南網寮舊砲校大門,

斗六大埔基地大門,

衛武營大門,

很不幸的,

我都被指派去參加 一分鐘待命班。

網寮時因為是菜鳥

斗六時,因為專業測驗已達標,不需要再練

正好營上接大埔機動戰勤,

全營需派全營區四周衛哨勤務,
所以又被派去主側門。

衛武營時,也因為已經要去外島
接營區衛哨,又去待命班

每天腰上隨時胯著四個五七滿彈匣

奇重無比。

就是因為如此才能確切認知

步兵作戰時,攜彈輕量化的重要。

此外,

塑料彈匣要降成本到用後即丟

否則,連上彈藥士
還在引頸仰望能回收彈匣再裝彈咧!
同時,現在主戰兵力已經擺在本島了

更應該要全面性的比照當初的外島方式備彈。

當年在金西,

也看過彈藥庫在保管的 已裝彈彈匣

但,數量絕對來不及供全連接戰。
外島夜巡

在金西做過兩次

全連

所攜彈藥箱數量

不提也罷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