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edu wrote:压根就没有ZTZ99...(恕刪) 做戰你還在關心地方馬路是否破損的話,乾脆別打不是比較快,不然99到底那裡跑不動?台灣這100台會換成柴油引擎版本的,不是渦輪引擎的,渦輪後勤補保只有老美養得起
teddy0709 wrote:做戰你還在關心地方...(恕刪) 柴油引擎+63吨的车体(净重), 装甲防护又不如挑戰者2。所以,速度与防护双重下降,120的火力也不如96式125滑膛炮,我怎麽记得M1A2是手工装填? 96式可是自动装填。不知道台湾感受如何,96式完全就是有绝对优势啊
我覺得應該這麼理解:買M1A2的最重要作用是替換台灣日益老舊的現役坦克,當這些坦克的壽命達到時,總歸要用新坦克去替換,如果台灣現在能生成出性能和質量比現役坦克更好的國造戰車,那自然就不用買M1A2了,但現在台灣造不出來,所以只能買。既然要買,就不可能繼續買已經過時的M60A3,那能選擇的就只有M1系列了。至於M1A2在抗登陸作戰中的作用,首先它肯定比M60A3好,其次它也好不到哪裡去。這倒不是說M1A2的性能不好,而是抗登陸作戰並非它的主要設計用途。像M1A2這樣的主戰坦克原本的設計用途是在平原開闊地帶實施大規模坦克攻防戰,後來少量地被美軍在伊拉克用做城市攻堅戰,美軍在攻堅戰中用M1坦克提供裝甲防護和火力支援來保護步兵,再加上空中火力(包括無人機)的支援,使得只有輕武器的反美游擊隊武裝無可奈何。可輪到伊拉克軍隊和ISIS對抗時,由於伊拉克軍隊不具備像美軍那樣全方位的空地優勢,所以伊拉克軍隊裝備的150多輛M1A1坦克至今已經戰損60餘輛,不得不購買俄羅斯的T-90來彌補。對於台灣來說,如果戰事發展到抗登陸作戰時,那就表明共軍已經完全掌握了制海權、至少部分掌握制空權。此時台軍坦克如果衝上灘頭,那它的目標就太過明顯,很容易被共軍的海空支援火力或者單兵反坦克導彈(如紅箭12)擊毀。所以台軍坦克最好的辦法可能是隱蔽在灘頭後面的陣地內,甚至將車身埋在地下充當固定火力點(二戰末期德軍在防禦作戰中就這麼做過)。在這種近似於充當固定火力點的打法中,M1A2能發揮的作用和M60A3相差的確不大,相當於當碉堡用,因為這種情況下不需要考慮機動性了,可以拼命地加強坦克的側後方和頂部的裝甲防護,爭取在被擊毀前盡可能多地拖延時間。所以,如果台軍真有決心自己造坦克的話,雖然自造坦克性能不如M1A2,但還是能用的。買M1A2的話,估計台軍日後就沒心思堅持自己造了,這樣短期內可以讓台軍坦克性能提升一個台階,但這樣又淪落到像當初買M60A3那樣,買的時候性能還是不錯的,但很難及時更新換代,假以時日,就又變成老舊坦克了。
139edu wrote:我怎麽记得M1A2是手工装填? 96式可是自动装填。^++^不知道台湾感受如何點點點,96式完全就是有绝对优势啊.(恕刪) 看完今年的歐洲坦克比賽結果自動裝填的都好棒棒,一百分96太強了
kdodoasho wrote:我覺得應該這麼理解...(恕刪) 其实台湾的气候本身就不适合长期驻存具有高精密仪器的先进武器,这还没有考虑到台湾是否有保养的能力,以及军费紧张的情况下,保养会不会又变成走过场。导致战时拉不出、打不了。
139edu wrote:柴油引擎+63吨的...(恕刪) 數據好看是沒用的,腦補半個世紀不如實戰一場 另外台灣的天氣本來就不會過冷到柴油啟動不了,而且現貨市場上早就有整套換裝設備了,「通用動力地面系統」已有針對M1A2戰車推出柴油動力包的套件,主要包括採用德國MTU-833 CRI柴油引擎,搭配艾利森(Allison)5250 MX型液力傳動變速箱,換裝迪爾(Diehl)DLT 570P3型履帶(保障行駛超過8000公里距離才需更換)新的冷卻系統除了提升燃油效率外,也會降低噪音及熱顯像的特徵,以及L-3的液壓氣動懸吊系統、空氣濾清器強化NBC防護,整體而言,約可節省1/2的燃料,或提升50%的行駛距離,對於後勤維保的花費約可節省37%。M1A2本來在每個項目都不是最強,但它卻是目前地上最強主力坦克自然有它過人之處,至於甚麼96式你要說它比M1更強也行阿,中國那個武器不比美國強,超英趕美,厲害了你的國!
alexlin1 wrote:哈~~是阿,中國都...(恕刪) 你是说台湾压根就不可能运到的M1A2最大限度阉割版?净重63吨,万一翻了,拿什麽拯救你?我的台湾坦克兵!台湾没有器械帮得上忙,除了大陆,日本最快也需要2周,这战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