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有多难,成就感就有多大
成都所的飞机以鸭式布局闻名,能够有幸从老前辈手中接过鸭翼结构设计,让彭涛自豪的同时也倍感压力。如何能把鸭翼结构设计得更好,成为他不懈努力的目标。从歼10系列飞机鸭翼结构完善的一笔一划,到带领团队在研制中创新性地实现了某复合材料整体结构在鸭翼上的装机应用,彭涛始终坚守着那份对完美的执着,始终结合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不断推动着鸭翼结构的设计进化。在担任翼面室副主任后,他的这份执着更扩展到了垂尾、腹鳍等由他负责分管的结构上,主持完成了多项技术要求高、设计难度大的攻关任务。
从2002年参与某项结构设计的预研工作到最终将其成功应用到飞机翼面结构上,彭涛用了整整8年时间。这段时间里,为了寻找最佳的材料组合,为了获得最佳的结构方案,为了确定最佳的电磁匹配参数,开展过多少轮方案优化迭代和试验工作,和小伙伴们一起为此付出了多少时间与心血,彭涛早已记不清了,但在听到经过证明其结构能显著改善飞机性能那一刻,那份巨大的喜悦让彭涛“一辈子也忘不了”。
任务有多难,成就感就有多大。翼面结构在彭涛眼里是有生命的,能够亲手一步步将它从纸面的线条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产品,并最终在飞机上实现应用,对彭涛和他的小伙伴而言,还有什么是比这更好的奖励和回报呢?!"
整段文章華而不實, 簡單說就是: 成都所翼面研究室副主任彭涛與團隊用了整整8年时间, 使用新复合材料製造歼10系列飞机鸭翼. 完畢!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