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台灣航空工業竟變成西方資本家的低階打工仔,真是慘不忍睹 一代不如一代


jfkcity wrote:
..

邊做邊改,空軍的後勤會抓狂.(恕刪)



全世界哪個成功產品不是邊做邊改

Iphone、F15、F16、F18不也是一大堆改進型號


台灣本來就個子小, 軍方後勤支援必然面對小量多樣的壓力
更何況本地生產的軍機,有問題處理起來還是有方便之處

問題的關鍵
只在於政府沒有維繫自主國防的企圖心罷了

當年就看過一些軍事報導指出法國人不可靠,既然美國願意賣F-16就應該放棄買幻象2000-5。若當時放棄買幻象2000-5,估計經國號就不會量產減半,而空軍90年代中期-2010初期就是150架的F-16 A/B Block 20 + 250架 經國號 + 60架出頭的C構型(鯊魚頭形雷達罩那種)F-5E/F 這3種戰機,其實也夠捍衛“實際現狀”。但現在談這些也是事後諸葛了...
sfgmen wrote:
當年就看過一些軍事報導指出法國人不可靠...(恕刪)

"不可靠"這種說法,其實有待商議.畢竟1980-90年代,願出售軍機軍艦這類重大項目
,不怕對岸報復的國家並不多了.

雖然幻象系列自從F16出現後,市場遭到大量壓縮.法方確實也利用台灣陷於困境而獅
子大開口.

但台灣與法方多半私下有說好,軍購費用包含安撫陸方或貼補法方因對台軍購而可能
遭致的損失.

當台灣爆發軍購弊案,為了面子宣稱不知法方賄賂對岸,因而把法方也拖下水.

法方自然會想盡方法拖延零件供應,拒絕提供升級,以逼迫台灣放棄要求依約賠款.

sfgmen wrote:
若當時放棄買幻象2000-5,估計經國號就不會量產減半...(恕刪)


當時的時空環境, 空軍已經餓了好久, F-4, F-16, F-16/J79, F-20美國通通不賣, F-104一直摔. 法國人肯賣幻象兩千, 就好像快溺死的人看到一根稻草. 抓緊都來不及了, 哪有退掉的道理.

IDF後續120架取消是不應該, 當時台灣經濟還不錯, 應該不差這幾百億. 做好將第一批封存也沒關係.

當年的潛艇也是一樣, 海軍先訂兩艘, 用了好用想再買四艘, 荷蘭怎麼可能再賣呢??

荷蘭能如約交出兩艘, 實在也是有情有義了.
牛奶伯 wrote:
..IDF後續120架取消是不應該, 當時台灣經濟還不錯, 應該不差這幾百億. 做好將第一批封存也沒關係. (恕刪)


現在要恢復生產也可以,只是有必要嗎?
當時的經濟是不錯,幾百億確實對台灣而言是小錢,但要刪哪些預算去買飛機還是個大問題,就如同刪掉退休金去生產120架IDF,有幾個人會同意?政府每個部門都是整天喊預算拮据,錢不夠用。

早期美國政策是聯中制蘇,也因此買不到好武器,又台灣工業剛起步,生產出來的產品品質跟大陸貨一樣,國軍不可能用那種東西。

DISRX wrote:
喔?按這位匪民樓主...(恕刪)


哥也是笑了

波音 達索掌握的航空核心技術,漢翔能掌握多少?

而且波音 達索不需要被迫靠代工外國民航客機的零部件代工活命吧



Leetian wrote:
境外土匪就別當回事...(恕刪)





哥笑了

台灣人自己承認

向國外購買上百項最佳系統件,包括起落架、座艙、發動機、彈射座椅等。

漢翔公司董事長廖榮鑫已於去年12月12日於倫敦與英國馬丁貝克公司(Martin-Baker)

簽約採購新式高教機彈射座椅系統件。

說穿了就是一個來料組裝的活

台灣掌握了什麼飛機研製技術?






MPV5233 wrote:
你知道甚麼是航空工...(恕刪)





上世紀90年代漢翔公司針對台灣F5E一項升級計畫名叫老虎2000

原先合作的廠商是美國諾斯洛普 格魯曼公司,但是美國政府以政治考量因素

迫使漢翔終止和斯洛普 格魯曼的合作

漢翔隨即於1998年7月與新加坡科技集團旗下的航太公司簽訂合作發展協議書

希望引進該公司為新國空軍進行F-5E改良計畫的經驗與技術

新加坡這個小國都有自己的航空工業,那台灣人找出了一堆不適合發展航空工業的理由

不是奇怪嗎?





cm601212 wrote:
不好意思啦!因爲我...(恕刪)






哥笑了

台灣人自己承認IDF油量太少,留空飛行的時間短,裝備也比較簡單一些,

課目少一些,受限於武器裝備,只有很基本的對地課目

面對解放軍的空軍IDF能有多少勝算?
法國不可靠的兩次前科一次是1982年福克蘭群島戰爭時,英國被阿根廷擊沉兩艘驅逐艦後向法國施壓,後來法國停止運輸飛魚反艦導彈給阿根廷(阿根廷在戰爭開打時空射飛魚導彈只有5枚),另一次前科是法國在六日戰爭前夕對以色進行全面軍事列禁運,以色列訂購的幻象5沒交機,也不再提供以色列幻象3的零件,原因法國為了確保油源穩定,必須看阿拉伯聯盟的臉色行事,法國政府以“阻止中東地區戰火爆發為理由”對以色列進行全面軍事列禁運。

但當時法國願意賣幻象2000-5對台灣也是一種變相的外交突破,台灣那時也還是處於錢淹腳的年代,加上80年代軍購經常碰壁,那時李登輝和相關決策人員就完全沒顧慮到以後的20年的後續變化(譬如飛機本身的產量和後續的性能提升計劃和對岸在90年代末開始的快速崛起)

三腳阿喵 wrote:
'不可靠'這種說法...(恕刪)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