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台灣潛艦性能與規格的推算還有為什麼

NELSON6666 wrote:
樓主說:台灣海峽平均深度才50公尺,
白天潛水肉眼都看得到海底。
潛艇是要伏在哪?

那中共造這麼多常規動力跟核子潛艇幹嗎?

是不是皮在癢想要變成美國軍隊的活靶子

+1

=====
關於主題,大家先猜猜新潛艦的噸位吧。。。

劍龍級潛艦
水上排水量 2,376噸
潛航排水量 2,660噸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A%8D%E9%BE%8D%E7%B4%9A%E6%BD%9B%E8%89%87
Aip由美國向日本購買吧?

以後可發展150噸ai超小型攻擊潛艇和ai施放魚雷水面艇。


發展在佈置近海10海里坐底海中ai偵測魚雷攻擊塔座,在靠岸上供給電源。

孫浩彧 wrote:
+1=====關於...(恕刪)

应该跟德国204或209型吨位差不多。
IDF的研製帶出台中一個頗大的台中智慧園區與工具機產業,現在潛艦國造亦將重新塑造出一個新的機械與電機整合的新聚落,帶起新的台灣製造業商機,裡面牽涉到的高科技鄭和計畫與子系統整合計畫的管理與建構將讓台船訓練出一批新一代工業4.0的工程師,此批人物亦將與台中的戰機研發領域的另一批新一代工業4.0的工程師帶領整個台灣製造產業的革命!

整個國艦國造與國機國造計畫,將會幫台灣的工業界訓練出上萬名的新一代工程人員與高科技製造業的各式設備及技術。 大幅增加台灣在國際競爭的實力與能力!

sunnylucas wrote:
应该跟德国204或209...(恕刪)

你是說 209 最大的 1500型:1801噸 ?

Charlie_H wrote:
IDF的研製帶出台...(恕刪)


呵呵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聽聽純技術角度談潛艦,中科院副院長說的,很好的參考資訊。 多學一些觀念。




Charlie_H wrote:
聽聽純技術角度談潛...(恕刪)

感覺會先 COPY 出一隻海龍。。。

至少可以看到摸到
再議電子潛望鏡與帆罩子系統,依現在台灣在光學與CMOS鏡頭得實力,在一個潛望鏡頭上一口氣安裝3-4個鏡頭,把整個360度角的周遭海面資訊全部一次攝入,第二排還可以裝紅外線的鏡頭,將所有影像照相下來即可收下潛望鏡。這種運作方式可以達到最好的匿蹤效果,甚至可以將潛望鏡做成子系統,另設計一個可以纜繩控制浮上,潛下的部分帆罩,潛艇依舊潛伏在350公尺深的海中,將潛望鏡子或是帆罩子系統以纜線慢慢上浮到水面下5-10公尺,然後再放出鏡頭1-2秒鐘攝入影像後又收下,潛艦本身絕對處於安全深度!

Charlie_H wrote:
聽聽純技術角度談潛...(恕刪)


看完聽完真正的專業人員的說明五分鐘勝過網路上不專業自以為是的軍盲一千則的文章呀!

謝謝樓主Charlie大大的分享
  • 1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