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這次對岸的天兵真的完蛋了,用單一彈頭火箭彈當作子母彈集束彈頭使用與計算成本!


airbear wrote:
基本上只要是有導引,大量次械彈都不便宜...(恕刪)


所謂有導引 , 看是哪一種導引方式喔 ~~

畢竟過去的末制導彈道類武器 , 內部裝的是精密陀螺儀 高度計 精密加速計這類慣導
套件來控制彈道誤差 ~ 尤其陀螺儀是非常昂貴的 , 要大量量產也有不少難度 ...

相較之下 現在新型火箭彈擊戰術導彈的末制導 , 說穿了就是一塊電路板罷了 ~
其他微機電控制機構都與傳統慣導火箭彈差不多 .... 所以真要算成本及生產效率的話 ,
反而比傳統火箭炮還便宜非常多哩 ~~

以武器軍火價格一向坑爹不手軟的美國來說 :
早期的慣導型ATACMS , 射程150km , CEP是50米 , 當時價格72萬美金
而現在的新型衛星制導GMLRS+, 射程120km , CEP則是10米 ... 價格則是6.2萬美金 ~

所以說 隨著科技發展 , 現代火箭無論射程 精確度都是全面進化 , 價格卻反而比過
去的導彈低個十幾倍
哩 !! 現在有那麼多國家發展遠火 , 可不是沒有它原因的 ....

現在中國外貿300遠火價格僅一萬美金 , 甚至舉辦一些比賽時還能大量施放助興 ... 這就
是科技進步與中國慣有量產白菜價帶來價格大幅下降的優點 !!
piwu0537 wrote:
高速灑佈技術已經發展幾十年了 , 大家早已發展出一堆花式技巧啦 ! 你還在那邊
擔心子母彈飄到目標10多KM以外 ?
...(恕刪)



說到非傳統子母彈灑佈方式 , 這個我在另篇有提過 .
打機場犁跑道時 這類直線排列撒佈效率可是非常高的 !

不過不清楚蘭德報告中所計算 , 共軍41枚導彈即能癱瘓台灣所有軍用機場 ,
其中是否有包括這類直線灑佈子母彈 ...








piwu0537 wrote:

這個靶場應該已經廢棄很久了啦 ~

你看看座標點左方那個50米直徑標靶 , 這類直條排列彈坑我以前在大陸那邊討
論區有看過 , 是東風11甲的群子彈打的 , 與現在這些遠火無關喔 !

而東風11甲早已停產十幾年啦 !!







...(恕刪)
chrischenslayer wrote:
..(恕刪)


Chris! 這回您真威風了! 把地窖式安裝的天弓二的裝彈時間拿來抹黑天弓三! 好厲害! 好厲害!

所以我說嘛! 對岸的軍事素養,真是不提也罷!

另一個子母彈灑佈,大家看一下這個灑佈造成彈坑與彈坑中間的距離,請參考右邊有一輛車的軌跡,軍車子兩個車胎間的距離通常都是1.6-1.8m
所以這種灑佈方是對軍用跑道最多命中3發,而且因為每顆裝藥太小,所以傷害也可說是微不足道! 要修補也很簡單!

看一下過去共軍演習展示火力視頻 ~~
一秒內有三枚DF-16導彈(一枚群子彈 兩枚傳統高爆彈)擊中目標區 ....


第一枚擊中目標區的即是子母彈 , 很明顯是採用傳統震波壓力差灑佈方式 .
這種灑佈方式對於人員及物資毀傷效果好 , 但癱瘓跑道效率比不上直線灑
佈的子母彈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08ORl0j9Ng
Charlie_H wrote:
Chris! 這回...(恕刪)







您哪隻眼睛看到哥拿地窖式安裝的天弓二的裝彈時間拿來抹黑天弓三?

當然台灣人會說那是十年前的消息了,那哥假設一枚天弓三的上彈時間是10分鐘(這已經是超人的速度)

一個發射架有四枚導彈,所以一個發射架最快要40分鐘後才能重新上彈完畢

換句話說一個連8個天弓三導彈發射架要320分鐘以後,才能重新接敵

把四顆導彈吊到運彈車上 再將空彈箱吊下 再將導彈一個一個吊上去 您認為3分鐘吊得完嗎>



美軍愛國者換彈標準時間是六十分鐘上下彈,

就是把空的換掉,裝上新的,然後準備發射!台灣愛國者二代最快時間可在35分

(狗哥吊彈隊,堪稱美軍傳奇紀錄)。


哥有用地窖式安裝的天弓二的裝彈時間拿來抹黑天弓三?


piwu0537 wrote:
看一下過去共軍演習...(恕刪)


影片很威風,實際效果很難講! 要能完全丟在同一條跑道上才有最大效果,不過因為它不是巡弋飛彈,無法延著跑道撒佈,所以與萬劍彈但這種可以用程式設計成從砲到頭灑到跑到尾的傷害力,差十萬八千里!

再次強調軍事素養! 軍事素養!

chrischenslayer wrote:
哥假設一枚天弓三的上彈時間是10分鐘...(恕刪)


用假設來抹黑! 真是威風啊!

再說一遍軍事素養!

Charlie_H wrote:
影片很威風,實際效...(恕刪)





萬劍彈需要IDF來掛載

台灣國防部自己承認的模擬結論(需使用50至60枚飛彈才可癱瘓一個機場)來計算,

二砲部隊約可癱瘓我方四至五個機場.這已經是台灣主要機場的50%.

若解放軍採用前述的集束彈頭攻擊方法,使用其現有的240枚飛彈攻擊西岸的6個機場---即松山機場 桃園機場 新竹機場

清泉崗基地 嘉義機場即台南機場,由於台灣戰機主要起降能量都在西岸機場,故可以將台灣空軍的空中實力削減80%以上

此時將只有在空機以及東岸機場的戰機可以升空作戰,絕大多數的戰機將只能停在強化機堡等待跑道修復

也就是說巧妙運用彈道飛彈配合其空軍的作業,將使解放軍空軍第一次能在海峽上空,甚至是台灣上空獲得壓倒性

的絕對數量優勢,而非以往的相對性優勢.而且就在開戰5分鐘之內獲得壓倒性優勢

台灣人在上世紀90年代就承認600枚飛彈足以徹底癱瘓台灣的全部主要機場

今年已經是2018年了解放軍已經裝備東風10 東風11 東風15 東風16 起碼一千枚以上

根據台灣人自己提供的材料,光用導彈就可以把台灣的全部主要機場犁兩遍以上

那IDF是打算趕快轉場呢?還是完成單程任務就墜機?
Charlie_H wrote:
用假設來抹黑! 真...(恕刪)


哥以料敵從寬的標準來假設,你沒看到對比愛國者的上彈時間嗎?





您說:中科院電子作戰已經不是過去一般人認知的干擾作戰而已,現在已經升級到網基作戰模式,

多說無益,請看影片,請在重要時刻暫停影片,看完字幕與運作方式,軍艦與岸上的卡車可以共同作業!




可是中科院連天干機升級自己研製的裝備都困難重重,這不是怪事嗎?
Charlie_H wrote:
另一個子母彈灑佈,大家看一下這個灑佈造成彈坑與彈坑中間的距離,請參考右邊有一輛車的軌跡,軍車子兩個車胎間的距離通常都是1.6-1.8m
所以這種灑佈方是對軍用跑道最多命中3發,而且因為每顆裝藥太小...(恕刪)



喔 ~ 我看您搞錯了吧 ?
圖片中那個十字標靶直徑將近50米 , 整個圓圈的話 直徑可是將近一百米哩 !!
所以那些直線子母彈坑 , 直徑約四至五米左右喔 !!

那種威力 一發癱瘓一條跑道綽綽有餘 ! 只不過根據蘭德報告 , 東風11甲的CEP
高達二三十米 , 跟後來新型導彈差距太大 .... 難怪十幾年前就停產啦 !!




Google Maps 座標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