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6C/D相对于F16A/B机身结构全面加强,航电系统全面升级,导致机身重量增加明显,机动性下降,但在BLK50/52后使用F100改进型和GE发动机基本解决了机动性的问题。而台湾的F16基于F16A/B采用了部分C/D的机身结构和航电系统,机身重量位于A/B和C/D之间,但发动机用的依然是A/B和早期C/D那个10吨出头的发动机
台湾不将自己的F16发动机升级到F100-229的原因:229的重量增加了180KG的重量,升级还要在机身上加死重用于配平;进气道不匹配,换发动机必须要对进气道动大手术;所以换发动机所需的成本和所增加的机动性比起来太高
tpfn wrote:台湾不将自己的F16发动机升级到F100-229的原因:229的重量增加了180KG的重量,升级还要在机身上加死重用于配平;进气道不匹配,换发动机必须要对进气道动大手术;所以换发动机所需的成本和所增加的机动性比起来太高 所有的PW發動機都是標準(NSI)進氣道GE發動機才需要廣口(MCID)進氣道F100-PW-220更換為F100-PW-229根本不需要換進氣道美國國民警衛隊的F100-PW-220換成F100-PW-229也沒有加死重配平,重心越靠後,也只是放寬靜穩定性放得越高而已偏離量在一定值內可能連飛控軟體都不用動。。。大手術個P。。。。。
speedicer wrote:所有的PW發動機都.美國國民警衛隊的F100-PW-220換成F100-PW-229..(恕刪) 台灣昇級的 F-16V 之所以沒換 229 是因為, 原本的 220 壽限至少還有一半以上, 推力基本上也足夠, 為什麼要浪費錢去動引擎呢
tpfn wrote:台湾不将自己的F16发动机升级到F100-229的原因:229的重量增加了180KG的重量,升级还要在机身上加死重用于配平;进气道不匹配,换发动机必须要对进气道动大手术;所以换发动机所需的成本和所增加的机动性比起来太高 老兄:你是從哪則新聞或報導得知上述情報的?試問美國哪款F-16換上PW-229 必須要大幅改裝機身? 你舉個一架好嗎?該不會是貴國"高階"軍事論壇吧?引用錯誤沒人會說怎樣 認錯就好..信口胡吹 會被鄙視的! 請有點"強國"子民的水平好嗎?當初敝國國防部及一些敝國軍事專家 早就提出過不換PW-229理由了:1. 價格不斐 一具含換裝大約接近500萬美金...這比起一架改裝費用近2500萬美金 是很高的支出...2. 台灣的F-16引擎壽限還有一半以上(2015~16年) 本身並無更換必要3. F-16目前還是以擔任空優或近岸打擊為主 (不然換APG-83幹啥?)高推力發動機 這些任務的幫助有限..簡單講: 花費不少 會再多花近2成費用 但效益不高這是敝國國防部的專業判斷 不是貴國網軍的信口胡吹...
我還有什麼話可說呢?我懂得衰弱台灣之所以默無聲息的緣由了。。。樓上列的可換發動機圖表全是BLOCK25之後的,而你們的是BLOCK20,所以,你們開心就好。。。1.美國的F16C/D是數字電傳飛控,所以能夠通過放寬靜穩定避免配重。而你們的F16是F16A/B的模擬電傳飛控,還放寬靜穩定,不怕飛機摔了嗎?批次20雖然是新生產的飛機,然而機上的線傳飛控系統仍然沿用F-16A的類比系統,而非F-16C的數位系統2.你們台灣人自己編寫的台灣F16維基百科上清清楚楚的寫著F16 BLOCK20批次20是以批次15OCU的後期型機身結構為製造基礎,而批次15OCU的後期型特色則是採用批次50/52的機翼和後機身,強化原先F-16A的結構缺點。因此在機身的重量上面略低於批次50。進氣口也更換為兩側下方有硬點結構的改良型,用來攜帶低空導航暨夜間紅外線標定筴艙(LANTIRN)外銷版AN/AAQ-20探路者導航夾艙/AN/AAQ-14神射手標定夾艙組合;不過批次20的進氣口仍為A/B型構型,直徑較小,無法直接配合C/D批次50/52使用,進氣流量需求較大的F100-PW-229。
發動機想升級到229也可以,換大流量進氣道,飛控系統拆掉換成數字電傳的就能避免配重了,不過這成本。。。。。台灣的F16發動機沒有升級我能理解,畢竟升級成本太高,而原有發動機只消耗了一半的壽命,10.8噸的推力雖然不高但對於台灣來說也勉強能夠湊合用
美國人能夠忍受早期F16C/D較低的推重比的原因之一是,早期F16C/D的進氣道和飛控系統就已經給發動機的升級預先留下了空間,發動機能夠很方便的從220升級到229。可惜台灣的F16的進氣道和飛控系統都是F16A/B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