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teapwos wrote:什麼精度??加工精...(恕刪) 不是啦!不要激動他應該說的是,純美製M14槍管的精度 與 國造「各式」輕兵器 來比沒有專指5.56更沒有暗指射手;我想起來了,好像當年就是在軍備局使用國軍現存7.52槍管轉用改裝為 國造狙擊槍時陸軍的意見就是,除非從庫存中挑出以前五七式中曾經有的正美製槍管,否則不用當時好像就是這精度差異
Leetian wrote:他應該說的是,純美製M14槍管的精度 與 國造「各式」輕兵器 來比我想起來了,好像當年就是在軍備局使用國軍現存7.52槍管轉用改裝為 國造狙擊槍時陸軍的意見就是,除非從庫存中挑出以前五七式中曾經有的正美製槍管,否則不用當時好像就是這精度差異...(恕刪) 台灣的57式生產線是美國 全套的生產設備移來台灣所以 基本原則上 不管那邊生產的槍規格尺寸都是一樣的台灣後期生產的57式會發生問題是因為生產線在台灣大量生產後磨耗產生的公差值這與那個國家生產無關硬要推給陸軍..........說生產能力差
rsteapwos wrote:台灣的57式生產線...(恕刪) 現在會拿來提到的,都是確實有見諸新聞的誰說推給陸軍了?哈!吃炸藥了?不能好好快樂的一起討論,托著國軍(陸軍 +海陸)還是循著美軍思維把好不容易訓練出來的特等射手全配上7.62狙擊那不是看著也快活嗎?哪有人在此,不為國軍加油,只想跟隨帖的挖青春痘
希望國內相關單不要搞亂"狙擊"的定擊。在國外Sniper狙擊手有相當定義。人,裝備和彈藥都是特殊的水準。對狙擊目標1.在800米,達到0.8MOA的彈著精確度(16cm)2.在200M,要達到0.5MOA彈著精確度(2.6cm約1吋)兩個條件都要達到雖然國外各對狙擊手要求水準有些差異,但不會相差很遠頂在0.2MOA的差別。要達到800公尺遠精確度,5.56mm口徑就供孤,彈頭太輕,彈道受"""外在因素"""大氣環境引響大。而沒浮動槍管的槍,又引響槍管穩定。不是重槍管的狙擊槍,前3發精準度還可以,後面一發比一發差,導致平均彈著精被拖累,槍管溫度上升太快,厚度不夠,導致內彈道變差。另外為800公尺遠的狙擊精確要求,瞄準鏡至少至少也要有8倍或以上。狙擊手的要求如此高,只要他扣板機,在國外幾乎一槍斃命,不死也半條命。真的不想到了國內,狙擊手只剩半調子。
BillSa wrote:希望國內相關單不要...(恕刪) 嘿嘿,對嘛!我雖然是外行,但總有點直覺,好像還是回歸大口徑較正確不過是這樣子,大家理一理頭緒:。培養出大量特等射手,是一件好事,算台灣之光。在各旅都有狙擊排,聽起來就很爽,作戰時散開還得了。7.62口徑的國產狙擊槍,還是請軍備局加把勁確實弄出來定型。....是說,突然有點覺得(其實也沒什麼大不了)好像這個軍事新聞的本意,是為了協助軍備局,去化庫存的,為5.56口徑已開發生產的狙擊鏡?掩護前進?哈哈,我不反對,真的,畢竟國家培養的光學廠,研發了不少相關產品,很努力了!國軍全體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