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有強大的工業能力真好

美國的工業能力當然無庸置疑是很強大的。

但是拿戰爭時期和現在和平時期相比是不恰當的。

畢竟戰爭時期有可能全民皆兵、全民大煉鋼、全民造船......等等。

國家花在戰爭的能量當然是現在和平時期所比不上的
mangchaocs wrote:
我剛才的第一句回文...(恕刪)


難到中國不是用國家之力支持造船業的

..............................................................
2017/07
2011年前后,国内造船业开始呈现衰退迹象
从14年开始,不断有船企宣布倒闭,15年便有20多家船企宣布破产
江苏的四大民营造船企熔盛重工、太平洋、扬子江、新时代均濒临破产

意大利航运世家D'Amico在青岛造船厂订购了6艘ultramax船
但第四艘及第五艘却因未在规定时间内交货以及技术原因被D'Amico撤单
在16年7月,青岛造船厂成功售出了D'Amico撤单的两艘散货船
但不是每一艘被撤单的船都可以找到新买家

是不是趁中國造船業不景氣,多造軍艦來增加造船業的生存能力?

.............................................................
在說超級航母美國可是造了不少艘,戰爭只是發揮美國工業潛力而已

中國是一個缺乏實戰經驗的海軍
相信中國有強大的研發能力,花上20年快速追趕後

一定可以造出超越美國的超級航母

001/002這種訓練航母就算了
003/004/005/006才是真正有戰力的航母


龐大海軍不就是要很多
你說的對 wrote:
稍微算了一下,敢跟...(恕刪)


俄羅斯也沒有跟中共作對的本錢
所以俄羅斯一直在玩兩面手法

要恢復俄羅斯往日的光榮這真的太困難

看武器研發錢都拿不大出來就知道
生產的高科技裝備也是吃老本而已

真的有創新的產品並不多
連一艘航艦都養不大起了
中國有強大工業能力真的很好
這個是大陸中國人的幸福
但這個能力在造軍艦等對付台灣,那對我們灣就真的不好了
看工業能力GDP,中國已是美國的1.5倍,
現在中國整體工業能力高於美國是鐵一般的事實。

但單看軍工就難說了,應該還是美國高些。
畢究軍工佔工業比重,美國肯定高於中國;
美國國防預算佔4%,中國只佔2%;
美國是全球第一軍火出口國,中國只排第五。
lordkon wrote:
2011年前后,国内造船业开始呈现衰退迹象
从14年开始,不断有船企宣布倒闭,15年便...(恕刪)



還在講2011年的事情喔 ? 那中國造船業到底崩潰了沒有呀 ~~

要不然來看看今年的新聞好了 ....



======

http://news.sina.com.cn/c/nd/2017-10-11/doc-ifymrcmn0268465.shtml

中國造船業前9月訂單居世界第一 遠超韓國日本

近期,一系列世界之最、亞洲之最船舶的建成或訂單的落地讓中國造船業再次成為全球焦點。韓
國《亞洲經濟》報道稱,據海運狀況調查機構英國克拉克松公司11日消息,今年1-9月,全球海運
累計訂貨量1593萬CGT(573艘),較去年同期(979萬CGT,438艘)增加614萬CGT。從各
國的累計訂貨量來看,中國共計509萬CGT(217艘)、韓國405萬(133艘)、日本147萬CGT(
76艘)。

實際上,韓聯社9月也曾報道,今年1-8月,中國以累計422萬CGT(195艘)的訂單量位居世
界第一 ,韓國以348萬CGT(104艘)位列第二。

中國加速進軍郵輪市場

9月29日,韓國《亞洲經濟》網站曾以《中國「蠶食」郵輪市場 韓企失去競爭力乾瞪眼》為題報
道稱,據英國造船海運調查機構克拉克森消息,今年1-8月,全球郵輪累計訂單為23艘,同比增長
了49%。同時期,超大型油運輸船(VLCC)訂單為32艘,AFRAMAX級船舶訂單為38艘。相比之
下,郵輪的數量雖然較少,但其訂單金額卻達156億美元,佔到了總體的40%左右。
 郵輪和海洋成套設備是具有代表性的高附加值船舶,專門生產郵輪的歐洲造船廠即使只有10多艘
郵輪訂單,業績也可以與韓國及日本等競爭國家比肩。
報道稱,中國正在加速進軍巨大的郵輪市場,特別是今年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2月拿到金額達
15億美元的郵輪訂單,3月又成功接到了11艘郵輪訂單,正在慢慢「蠶食」此前由歐洲壟斷的市場。
相反,韓國STX造船海洋卻將旗下的STX France、STX Finland等郵輪造船廠全部出售。
lordkon wrote:
難到中國不是用國家...(恕刪)


哪一個國家的造船業,尤其是造艦業不要靠強大國力支持呢? 人家韓國人在這方面足夠努力了,但造一艘萬噸神盾艦也必須要依靠大量的外援技術才能成案,還不就是因為國家體量和工業門類的完整度不足。


不過繞到民船業是想說明什麼呢?如果您查詢一下中國大陸民船業(直接查面臨全球訂單衰退的2016年數字就好)造船總噸位和訂單金額,對比一下造艦業的數字,再來考慮這點小小的造艦噸位和金額對于整個中國大陸造船業會不會有什麼實質的提振。




老共現在的造艦速度並不算什麼爆沖,不過是跟著戰略需要按部就班而已,只是之前很長一段時間里處於技術爬坡的蟄伏期,所謂小步快跑,體現在初期就是造艦步伐緩慢。現在的進度看似開始井噴,其實不過是前面數十年的埋頭發展開始出現一些收穫罷了,至於目前體現出來的造艦產能嘛……距離飽和遠得很。

光是大型驅逐艦的建造,目前在運作的只有上海江南船廠和大連大船集團兩家,但具備硬件能力及建造經驗的船廠至少還有三家(滬東、黃埔、龍穴),大連船廠是目前唯一的航母製造廠(美國目前也只有一家),硬件上具備條件的還有龍穴和江南,並且江南在前幾年就已經被爆參與航母建造競標。

至於其他名不見經傳但硬件條件符合的民間船廠就更是多不勝數了,不過這些船廠除非遇到全面戰爭否則應該也不會有多少機會參與主力戰艦的建造。

民船業規模衰退我比你體會可能更直觀,去做CSWIP3.2認證的時候學員多是船舶海工閒下來的QA人員,就是訂單少了才有時間去考證。

另外,要不要查詢一下美國的民船工業是哪一年開始衰退的,以及目前是個什麼規模。您知道為何美製軍艦的價格如此之高嗎?



rayms6 wrote:
但這個能力在造軍艦等對付台灣,那對我們灣就真的不好了


我也不能昧著良心說話,應該的確有一些軍艦的建造是考慮台海戰略需要的吧。

但是這些年下水的主戰艦艇比如052D/055這些應該都不是為台灣準備的。。。。。。




F35現在美國才三條生產線,2017年預計生產60多架,哪來的年產100架?

lordkon wrote:
你不是要比生產力別...(恕刪)

F35現在美國才三條生產線,2017年預計生產60多架,哪來的生產線“同時”生產100架的能力?你幫美國佬幻想的嗎?

lordkon wrote:
搞不好某國連太空衛星...(恕刪)

美國80年代星際大戰,其中在太空以雷射對付
蘇聯的彈道飛彈,就是對岸建議美國的!
  • 2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