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中國運20總師唐长红公開說最大起飞重量220吨最大載種66頓


jfkcity wrote:
民用跟軍用也能混在...(恕刪)


其實Y20-F-100民用型現在還沒有出來,只有一個宣傳CG而已。但CG裏並沒有提到任何換裝新的14T發動機的信息,基本是某些人的臆想。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aZymTOEpYo


如果仍然按老款D-30KP-2發動機來分析Y20-F-100民用型,那麽在增加了7m的機身長度后,機體空重將增加不少,卻仍然能保證65T的載重,這樣算來最大起飛重量其實是比軍用型更高了。更大的貨艙容積可以提供更靈活的民用設備裝載方案。

即時是換裝了新款發動機(完全是猜測),在機身結構沒有重新設計加固(只是單純加長研發費用會少很多),機體材料沒有更新的情況下,最大起飛重量仍維持在220T左右也是很正常的。



事實上即使是Y20軍用型,想得到更大的載重,也並不是換裝14T的WS-18就可以了。必然也需要經過機體加固,貨艙加大等設計修改。這些都是常識。
Modingnuo wrote:
一般大/中型運輸機...(恕刪)


補強根本不是問題,C-2空重才60.8頓,歐洲的A-400M76.5頓 中國的運20更高達100頓,.C-2能補強的空間太多了連拿鋼來補強都夠了

中國軍壇是要偽造假數據貶低C-2以後再區編造理由,機身強度不足只要動力夠是最好解決的,飛機怕的是超重,哪才叫問題


Modingnuo wrote:
其實Y20-F-100...(恕刪)


不用多辯解了,一定是不會有機身加長7公尺載重反而下降這種怪事的--如果是真的,加長幹嘛??搬石頭砸自己腳嗎??
機身加長了表示空重增加,不用提高發動機馬力喔??
中國網友的想法常常很奇怪而且好笑---
其實運20也根本不是中國自己設計的,是烏克蘭貨,烏克蘭人很早就公布了







C-2試飛期間有各種問題是很正常的,中國運20什麼問題都沒有哪才叫可怕,中國J-10離譜到座艙居然會漏水,這種致命的缺陷中國一直秘而不宣,到要吹捧成飛所怎麼精益求精後才無意中曝光



【記者李淨/報導】中共空軍戰機近日再次爆出缺陷,一向被官方媒體吹捧宣傳的殲-10戰機在裝備部隊後,因缺少防水設計,出現淋雨後飛機內部進水的現象,之後廠商對此型號戰機重新「回爐」,並進行淋雨設計實驗。

殲-10服役後淋雨內部進水 廠家追加防水設計

4月9日,中國多家媒體引述中國航空新聞網的消息披露,由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611所)設計的殲-10戰機裝備部隊後,部隊在使用中反映存在淋雨後飛機內部進水的現象。報導稱,此後,成飛公司重新規劃設計方案,追加淋雨防水實驗,提高殲-10飛機在外場的使用性能。

儘管文章主旨意在吹捧中航工業成都所在科學研究方面所謂的「精益求精」,但卻暴露了中共軍事工業的設計缺陷。

ZAMBOT1 wrote:
補強根本不是問題,C...(恕刪)


其實C-2的空重60.8T也側面印證了最大起飛重量是141T,以現有的材料學而言60T空重的機體支撐到141T的縂重已經算是不錯的了。這也是爲什麽業内分析C-2的公佈出來的總體數據是合理的。至於爲什麽日本要浪費那兩顆發動機,我前面也說了,目前只有各種猜測。

除了日本的機體設計能力問題外,政治上的瞞報,或者美國的限制(直接限制日本連重載試驗都不可以做,美國是可以做到的),都是有可能的。但也都是猜測而已,張嘴就說"一定"是怎麽樣的,那只能是臆想了。

運輸機的原理說起來很簡單,推力夠了,機身夠強,就能飛更重。但如果沒有實機實測,那也只是PPT運輸機而已,這種東西稍微懂點物理就能做,不需要川崎厰累死累活。

無論如何,事实就是日本官方給出的數據就是36T最大運載能力。縂不能說老共的官方數據就一定是吹牛,日本的官方數據就一定是低報,那你也不用轉載這些數據,自己一開口,編個數字出來直到你自己高興爲止就好了。


ZAMBOT1 wrote:
不用多辯解了,一定是不會有機身加長7公尺載重反而下降這種怪事的--如果是真的,加長幹嘛??搬石頭砸自己腳嗎??


所以版上有很多朋友都說你沒有基本常識。軍用物資由於密度很大,所以20m*4m*4m的貨艙很容易達到66T的縂重,無論是運彈藥還是坦克,這個尺寸是足夠的。而民用物資密度通常較小,所以民用貨機的重要指標一般是"最大貨運容量",這種角色的轉換導致加長貨艙但不增加載重,是有很大的意義的。當然也是不換發動機的情況下的權衡設計。


ZAMBOT1 wrote:
機身加長了表示空重增加,不用提高發動機馬力喔??


至於這種可笑的言論我直接給你放數據吧。747-300和747-400D都用了同樣的發動機(兩款可選63,300 lbf PW或62,100 lbf GE)。但747-300空重178,756kg,747-400D空重185,972kg,增加了7T多。而且在同樣的發動機下,747-400D的最大起飛重量是439,985kg,比747-300的396,890kg多了43T。 空重增加,載重增加,但通過優化機體設計,還能沿用舊發動機的例子不要太多。ZAMBOT1兄還要多學習學習啊。
我說中國運20實際運力比日本C-2差是有所本的,運20其實源自烏克蘭的TTC


而TTC在30頓下只能飛2800公里 日本的C-2卻能飛5800公里,比兩倍還多




ZAMBOT1 wrote:
我說中國運20實際運...(恕刪)

烏克蘭那個就是一個資詢,跟最後生出的飛
機,結果是天差地遠。否則,你要這樣說,IDF要變成
美國替歐洲設計的飛機,跟台灣一點關係都
沒有!
ZAMBOT1兄這篇回文裏犯的錯誤之多,真是讓人鼻酸~~

ZAMBOT1 wrote:
而TTC在30頓下只能飛2800公里

雖然我不懂俄語,但我也能看懂你貼的這張圖片裏說的是,TTC在跑道長度只有915m時,可以載重30T起飛並飛行2800km。不然圖上也有C-17的數據,難道C-17載重36T只能飛2700km嗎?明顯是標註了跑道長度限定915m(野戰機場)。

而且圖片後面還有兩組數據是 1700m跑道可以載重40T起飛並飛行5500km,2400m跑道可以載重50T飛5000km。這些數據已經證明了即使是TTC也比C-2的36T飛4500km要強得多了。

ZAMBOT1 wrote:
運20其實源自烏克蘭的TTC

這個説法來源於新浪新聞,原標題是"運20設計源自烏克蘭TTC方案",國文及格的話很明顯可以看出這是媒體的一個猜測,並不是說肯定源自TTC。


再有就是TTC根本是一個紙面方案。即使Y-20借鑑了TTC的方案,兩者之間有多大的差別,根本就沒法考證。如果光看外形,Y-20也混血了C-17和縮小版C-5的設計,但也只是靠猜測著玩而已。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