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shiyoyo wrote:不會繼續用離心式吧想想都覺得可怕 打冷顫 素喔,好口怕喔嚇屬偶了。從你的發文看得出來您應該是認為離心式壓縮機是一種落後的設計吧?那我們來看看這東西落後在哪裡,來看看1024的壓縮段。TFE-1042 五級壓縮,壓縮比19.4:1來看看別款的發動機。EJ200 八級壓縮,壓縮比30:1Snecma M88 九級壓縮,壓縮比24.5:1AL-31F 九級壓縮,壓縮比23:1RD-33 十三級壓縮,壓縮比21:1看得出來差別了吧?TFE-1042 能以最少的壓縮段取得最大的壓縮比,但是如果你不知到壓縮比對於燃氣渦輪機的意義那就不用多討論了(可以自己去看看F414)。而離心式單級的壓縮能力是遠大於軸流式的,在拿個實例給你看MTR MTR390:兩級離心式壓縮,壓縮比13:1你拿兩級軸流去壓可能只有1.3:1的壓縮比(純比喻),懂?如果1024設計成多級的軸流增壓那就等於整個發動機要拉長,而且整個壓縮機轉子跨度也曾長,成本拉高、複雜度也拉高,要是弄成像RD-33那樣13級增壓才達到類似的壓縮比那估計IDF也不會短腿了,光塞近那顆長長的引擎連腿都沒了。好好笑喔。
Charlie2020 wrote:TFE-1088-12只需要加大燃燒室,增高燃燒溫度就可以達到推力增加的目的,根本不需要修改任何壓縮機核心!...(恕刪) 加大尺寸,提高燃燒溫度,這種做法叫做“根本不需要修改任何壓縮機核心”?
kruppag123 wrote:從你的發文看得出來您應該是認為離心式壓縮機是一種落後的設計吧?那我們來看看這東西落後在哪裡,來看看1024的壓縮段。...(恕刪) 離心式壓縮機還能拿來當作優勢嗎?如果離心式壓縮機這麼好用,為何各國的頂級航空發動機在1950年代後就全部拋棄離心式壓縮機?請去弄清楚原因吧。
據鯤鵬計畫招集人過去公開說法,是以1042做SCALE UP,理想是從小推變中推(F404等級),離心段一定會改掉1088能提昇到12000磅,畫餅的成分居多,當初競標的J101也宣稱能做到,GE的實力應該比蓋瑞特強
離心式壓縮器並非噴射發動機的落後設計 主要是因為戰鬥機與噴射客機需要高壓縮比的壓縮器軸流式的發動機能夠利用增加壓縮器的數量而提高壓縮比 但離心式的壓縮器單一級的效率較佳一級離心式的壓縮器效率可抵好幾級軸流式壓縮器 而且零件數量也少很多 幾百個與一個之差異要看發動機使用的地方與需求不能以偏概全 1042使用離心式壓縮器的論辯早在30多年前就發生了以結果論 似乎沒有1042的操作者抱怨離心式壓縮器的設計對操作方面有很嚴重的問題為何會使用離心式壓縮器的設計 因為HONEYWELL在航空界是APU與渦輪軸發動機的霸王這兩款發動機全部使用離心式壓縮器 技術原廠對離心式壓縮器的使用特別有"心得"是主要原因但是若要把壓縮比再往上提升到20甚至30以上 應該還是會改回來全部軸流式的壓縮器壓縮比/溫輪進氣溫度 都是發動機性能的重要指標 所以若要1042轉骨成推重比1:8以上的1088壓縮器的部分需要相對修正 需要技術原廠的技術評估會決定未來壓縮器的設計變成甚麼樣子若按學理判斷應該不會再用離心式壓縮器 不過發動機的長度會變長與更複雜
kruppag123 wrote:我就知道有人會回這種笑死人的東西,先自己搞清楚燃氣渦輪機的原理在來說故事吧,你跟我回文的那位一樣。 不要這麼想當然,還說到燃氣渦輪機的原理,航空發動機和電廠的渦輪機組是一回事?先去弄明白為什麼在航空發動機上現在沒人用離心式壓縮機再說,總不見得全世界的航空發動機設計師都不如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