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gchaocs wrote:近幾年體驗過三立民視...(恕刪) 政論節目的存在是為了收視率,收視率怎麼高,就怎麼講,舉世皆然。收視率就牽涉到電視台的利益了。在上面演戲的,是為了工資,搭戲台的老闆,是為了賺錢,這跟綜藝節目、戲劇有什麼差別?最大的差別,這種「政治脫口秀」,製作成本最低、可圖的利益遠比綜藝節目、戲劇節目來得更大了。別跟我說大陸的政論節目不同,真有不同也只是言論尺度不同。骨子裏都是一樣的。
La_dante wrote:美中的關係太複雜了...(恕刪) 很可惜 美國跟中國在經濟上雖然互相依賴..但戰略上卻是相互衝突..美國意圖維持現有的霸權版圖 中國想突破並挑戰美國秩序...這只要任何明眼人都知道...經濟依賴比起霸權被挑戰 基本上是小事一樁...因為 20年前有什麼中國製造? 中國提供的不過就是勞力及環境低廉成本 這些絕大多數新興國家都供得起 連台商都有大半開始轉向東南亞甚至印度等更低工資國家 不是嗎? 根本不必什麼政府南向導引 企業就會找出路了..不要講什麼中國有多優秀不可取代的鳥話 80年代日本製造 90年代台灣製造...哪個叫不可取代的?至於中國自己單方面的說法:共享霸權之類的鳥話 更是一廂情願..(例如習老大說的:太平洋很大...)除非老美是白癡當家 否則絕對不會相信!霸權當然可以共享 但要形成長久穩定關係..先決條件 老大只能有一個...美國全球盟友很多 澳洲 英國 日本 南韓 還有一堆關係比較沒那麼好但也勉強算的國家..試問哪個國家 整天喊著要跟美國決戰 又整軍經武 建立遠洋海軍 打算跟美國一較高下的?美國現在哪一個盟友 是打算挑戰美國地位的?我只問所有中國網友 貴國願意長時間屈居美國之下 接受美國領導嗎?不願意吧? 那麼為什麼怪老美現在已經開始圍堵你了? 站在美國立場 不應該嗎?你講的"共治" 是一種不穩定的權力平衡關係 美國願意接受? 才怪!美國接受了 不等於放棄全球霸主及領導地位? 有史以來 哪個霸權主動把自己地盤及影響力放棄..交給新興霸權來"共治"的? 舉一個出來? 哪個"共治" 不是因為原有霸主影響力衰弱..又遇到新興霸權正面挑戰 "暫時"取得的國際平衡狀況而已?以美國現在的實力 尚可一戰就跟你共治 那以後還得了?歐巴馬的相對軟弱態度 絕對不是想著跟中國搞"共治" 而是四方多事美國難以多處用兵 不到非攤牌不可 不想跟中國正面對上而已...至於中國的態度就更明顯了 既然是新興的暴發戶 除非美國正式承認自己優勢地位..至少在亞洲的優勢地位 否則當然要學金小胖一樣 到處打擦邊球挑戰美國控制與影響力..看看老美願不願意真正讓出點地盤給自己啃? 美國當然不肯... 現在的天下..是二戰以來老美用血汗及生命打下的地盤 不經一戰就自己縮了 可能嗎?但真正的問題是 美國不願戰 中國更不敢戰 因為老美輸是小事美國有的是再戰的本錢... 整體戰中國絕對不是對手..中國輸了.. 幾十年經營就此結束 至少習政權絕對不保 誰要賭這一把?中國敢去動美國或美國盟友什麼嗎? 就是打打擦邊球 公海遊行示威而已...實際上一點實質影響力也沒有 看久了 也就習慣了...舉台灣來說 遼寧號繞台灣走好像是大事一件 多走幾趟 連新聞都懶得報了....
joshpls wrote:真有不同也只是言論尺度不同。骨子裏都是一樣的...(恕刪) 還真是有不同,大陸由於官辦媒體+官管媒體的模式,政論節目更多是傳達政府想要讓受眾聽到的訊息。貴區的媒體則更多是根據自身所偏向的立場所決定的觀眾群體,針對這些特定受眾來專門挑選和製造他們所想要聽到願意聽到的訊息。要說程度也確實有不同,按照近幾年的對比,貴區的部分“政論節目”在“程度”上要明顯領先哦其實原因也很簡單,我們這邊的節目嘉賓上去說話一般還是會比較注意分寸的。你也可以換個角度理解為言論不自由哦
mangchaocs wrote:貴區的媒體則更多是根據自身所偏向的立場所決定的觀眾群體,針對這些特定受眾來專門挑選和製造他們所想要聽到願意聽到的訊息。 這是"市場導向" 也是民主國家基本價值之一.. 跟貴國完全不同...由人民跟群眾去決定要看什麼 聽什麼 不是政府...就像買商品一樣 政府規定你只能買什麼 還是你(百姓)決定什麼產品可以上架?這是兩種完全不同價值觀..而且 你可以選擇看任何一種觀點跟立場的言論..這就是言論自由的真諦 想必貴國人民無法理解吧?貴國百姓有權利 看與政府官方"不同說法"的報導或言論嗎?貴國不被國際信任 不可能取代美國霸權 理由也在於此..."中國拒絕接受西方價值"...由市場導向 何來"不自由"? 至少比起"政府說"這套..那是天差地遠了...世間沒有絕對的事 絕對的言論自由我也認為不存在..但相對的事卻是一比便知 除非你的立場與價值觀本身異於常人!這種辯證請少玩一點吧...
hkhk42 wrote:把不同政党电视台播的...(恕刪) 台灣的薪資水平沒有媒體炒作的那麼低,大體上跟就業結構有關係,我們公司上徵才網徵求人才,業務類工作投遞履歷數不到100人,行政文書工作則有上萬封履歷。若你是老闆,依據勞動市場原則,你一定去調低行政文書工作人員的應徵薪資,反正履歷太多了!而業務工作的薪資則是調高,才會有好人才進來。現在年輕人很講究做自己喜歡的工作,不然也要做自己能接受的工作。整個就業環境改變,才是某些工作薪資特別低的原因。不過,台灣的薪資好像輪不到大陸人來嘲笑吧?雖然在上海多的是外商肯開出1萬的薪資來吸引人才,最後一次在上海應徵人才時(08年),開出的薪資是4000,一樣一堆大陸人搶著要,但相同工作類型人才,台灣總公司這邊則是開出3.8萬的薪資。當然上海大學生的第一志願仍是外商就是了,台商排在很後面。
joshpls wrote:所以貴淪陷區的媒體...(恕刪) 當然要盈利啊,不過節目一般不會為了盈利做到比如下面那種地步,所以我說“程度”上貴區大大領先,因為我們這邊上節目的嘉賓一般比較注意講話的分寸。另外上面那位網友說得更好哦,這是人民想看什麼所以就給他們看什麼。還是以前那位實驗話劇導演受訪時說的話嘛:“如果觀眾想吃米田共,那我們就給他們吃米田共”~
mangchaocs wrote:當然要盈利啊,不過節...(恕刪) 你截圖中這種話連台灣自己都沒人信的,我是懷疑截圖的真實性,以及斷章取義的嫌疑。不妨PO整段影片讓大家瞧瞧。新聞自由的真諦,就是不管制言論,讓言論多面並陳,相信閱聽人是有腦的,具有判斷的智慧。在台灣媒體早已無法「灌輸」任何事情,請別用言論管制的角度來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