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tai wrote:
是啊! 很多人高不清楚戰略縱深的意義。
美軍在西太平洋由北(韓國、日本、台灣)向南延伸到菲律賓、新加坡,
都是為了增加美國本土的軍事戰略縱深(增加反應時間與空間)。
你講對了.. 試問中國這些填礁有同樣意義嗎?
一個"一定面積及地形的島" 可以做到你說的意義(但對手若海權力量夠強 照樣能繞過 切斷)
這些"填礁"請問面積跟地形效果如何? 航母一兩次轟炸 也就差不多了 效果就是前哨站而已
還當什麼基地?
台日韓三國 及主要附屬島嶼 可以支撐過傳統轟炸幾十輪..
以及囤駐數千/上萬部隊 中國幾個孤島深入南海 戰時第一時間就被癱瘓或消滅..
能比嗎?
要當前哨站 弄一連兵力跟一個雷達站也就夠了 擺個幾千人加上一堆設備想幹啥?
第一時間就被消滅或癱瘓的前哨 哪個白癡國家會擺一大堆人力物力在那維持?
除非 你離主要陸地距離夠近 能以陸基兵力或火力 進行密集支援..
這種陣地的意義比較大 但同樣不宜屯積太多兵力..
如台灣的澎湖 日本與那國島等等..
Kh41 wrote:
在上述三島配備超遠程/遠程/中程/近程防空導彈~美國轟炸機戰鬥機基本上只是擺設~![]()
![]()
(恕刪)
台灣島上插滿了上述同性質的東西也不過是被評成百小時秒掉,神邏輯阿。










不反中 不反共 專打SB開腦洞
首先,這些島礁本身的軍事能力,對於美國海軍來說,是不堪一擊的,以臺灣本島的防禦體系來說,絕對強過這些島礁全部加起來的好幾倍。既然如此,又何必花(大)錢填海造島呢?
就平時來說,以島上的偵測設備以及駐防的預警、電子偵測、反潛機等,可將中國在南海方面的預警距離向前延伸了2000~3000公里,再加上su35及j20的較大作戰範圍,可使中國增加一塊很深的戰略緩衝,更重要的是可以增加海基核戰略反擊的能力。
在戰時(假設敵對方是美國),這些島礁所遭遇到的很可能只有美國海軍艦隊,如果美軍對這些島礁發動攻擊,就中國目前對這些島礁所宣稱的主權立場來看,完全可視為美國對中國的領土發動攻擊,之後中國的反擊是美國空母戰鬥群在這一海域難以招架的,對美國來說,除非發動對華大規模戰爭,不然貿然攻擊這些不堪一擊的小島,是沒有好處的。美國一直希望聯合南海周邊國家搞自由巡航,就是為了逼迫中國放棄對這些島的主權宣示,或者在國際輿論上製造大家都不承認中國對這些島的主權,但是目前收效甚微。
對於其他南海周邊國家來說,這些島礁可在平時造成軍事嚇阻,在戰時可造成實質的軍事壓制,以增加中國未來在美軍逐漸在此區域勢微後對該周邊國家的政治、軍事以及經濟的談判籌碼,獲取戰略優勢。
要真是這樣,美國應該高興才對,豈會千方百計恐嚇阻撓?
難道美國的見識還不如這些網友?
對美國來說,
在平時,南海島嶼基地可以偵測,監控熱愛自由航行的美艦,也能讓南海處於中國的實際管控中,讓中國核潛艇在南海自由進出。
在戰時,可以作為最前沿的攻擊基地,最不濟也可以用來承受美帝第一波的攻擊,就算人造島嶼不經打,美帝也是要先打的。沒有這些島嶼,承受第一波攻擊的就直接是東南沿海的發達城市了,這就是戰略縱深的作用。
有了南海島嶼作為肉盾,中國就有時間反擊,以免大陸本土受攻擊了。這分別多大不用說吧?
還有外交上的影響,本來東盟諸國都本著'經濟靠中國,安全靠美國'的思維。
現在海南島礁能直接威懾東盟諸國,他們就開始改變了'安全靠美國'的想法,畢竟島嶼的軍事威懾是一年365日每日24小時都存在的,而美帝航母不可能一年365日每日24小時都在南海自由航行。與其靠美帝,不如跟中國睦鄰友好以求安全。
所以在南海島嶼相繼填好後,東盟諸國的取態有了巨大轉變,越南不吭聲了,連菲律賓都要疏美親中。
redheart352 wrote:
要評斷這些島礁有無軍...(恕刪)
很樂見這樣有深入見地的討論,
借用你的比喻;
每個造島就如同一艘輕航母,
同時幾艘輕航母在同一區域的軍事威攝即便是美軍也無法忽視,
況且這些年中國兵種與裝備的改造(幾個師的陸戰隊、大型登陸艦/挺、大型運輸機、四代戰機),
這些造島已經是中國近岸兵力投射範圍,
美軍已經很難再這樣的區域取得絕對優勢,
所以美國退出TPP其中原因之一就是無法像北亞投入那麼多的軍備資源,
來維持這個區域影響力。
再進一步分析,
透過驅逐或是弱化南海美軍勢力,
中長期可以搭配一帶一路計畫以整合東南亞區域經濟,
這樣可以平衡長期以美國為優先與主導的經濟發展,
對相對弱勢的東南亞洲區域經濟有正面的幫助。
小國在大國之間的存活模式就如同企業在台灣兩黨政治的經營環境,
有人選邊站當紅頂商人而大起大落,
也有人不選邊而憑藉自己的實力穩健發展,
所以中國的崛起應該理性與客觀地看待,
這樣台灣的未來經濟發展才能找出活路。
PS.從歷史來看,
美國絕大多數的軍事活動都是經濟優先(通過經濟利益的評估),
口中的民主與自由只不過是合理化包裝,
全世界加入WTO的國家,
哪個國家可以任意對單一外國企業採取鉅額的貿易報復而限制競爭。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