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解構天弓三

Charlie2020 wrote:
既然已經講了這麼多...(恕刪)


以彈道飛彈末端速度估計達到10馬赫來說,也就是每小時8000-9000英里。這意味著,該飛彈此時每分鐘能夠飛行150英里。在這樣的速度下,近戰武器系統只能有約一秒時間來發現、瞄準和擊中目標。但即使飛彈的彈頭被擊中,它爆炸所產生的碎片仍會沿著原來的軌跡飛行...
當然速度越快越打不準就是了,通常精準彈道飛彈的末端飛行速度為5-6馬赫,也就是每分鐘120公里左右。

陳小春2525 wrote:
以彈道飛彈末端速度...(恕刪)


我前面有提到過,攔截高速彈道飛彈不可能用飛彈上的電腦,一定是用地面上的電腦計算彈道,計算碰撞點,還要更據雷達回饋的兩彈相對位置修正飛彈航向與碰撞點。相位電腦可以一秒鐘掃描那個特定區域100-1000次,綜合誤差與大氣因素還是會造成飛彈偏行,所以電腦計算後立即反應給攔截飛彈修正航向,在一定的範圍內,還是可以攔截到高速的彈道飛彈,但是兩個彈道超過一定的角度後就會形成交會時間太短所以攔截機率過低! 所以愛三必須部署在要保護的目標區一定公里數之內,它必須要以小角度與目標交會!!
老共討厭薩德並不是他的飛彈防禦系統,是他高達2000公里的預警雷達,老共在東北的一舉一動都會被看光光,飛彈升空攔截到那時已經在戰爭了,平常哩就是監視
前者數據為天弓三後者為薩德
攔截高度40公里對150公里
速度四馬赫對八馬赫
攔截方式爆破對撞擊
中科院改進方案應可更接近薩德
不過美國未來是否願意讓我們打到大氣層以外是為關鍵
拿ICBM的模式去推斷SRBM的運作? 這也太有才了!!

真要達到20倍音速的對地導彈(強如美軍的精準導彈都是次音速,這樣才有機會持續修正航向),光是精準導引就很困難,再變軌也不用攔截了,超高速只要稍有誤差 落點直接變到海邊

hank29 wrote:
可是彈導飛彈更快,12...(恕刪)
2016年高雄海事展就有問負責天弓三型櫃位中科院人員他們說天弓三飛行速度5馬赫,畢竟沒人會公佈真實飛行速度,留下無比想像空間!!
天弓最有意思的應該是他在上升到40000公尺以後再轉彎俯衝攻擊目標的戰法!!然後還可以打到200公里外的10000公尺目標! 台灣軍方與中科院通常都會提供較保守的性能數據!!這種能力如果轉換成攻擊彈道飛彈,到底可以打到多遠多高?
沒什麽好奇怪的,s400系統的40n6攔截彈,速度是12mach

cche1079 wrote:
強如美軍的精準導彈都是次音速,這樣才有機會持續修正航向...(恕刪)



美國技術真有這麼不堪 ?

當年俄羅斯的53T6這類專職反彈道飛彈 可在三秒內加速到5.5 km/sec(15倍音速) , 如果攻擊
迎面飛來的目標時, 相對速度可是會超過二三十馬赫呢 !!

當然 以目前中國這些反艦彈道飛彈來說, 由於射程僅三千公里左右 衝刺時與目標相對速度約
15馬赫 ... 尤其目標又大又笨重 , 所以技術難度是比較低些沒錯啦 ~~







53T6試射影片

piwu0536 wrote:
美國技術真有這麼不...(恕刪)

出獄了?
鼎 鑊 甘 如 飴 求 之 不 可 得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