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鄭和下西洋是否差不多一個航母戰鬥群的規模?


ice27540 wrote:
明朝正確來說是自己...(恕刪)

天災 內亂 外患..

s89010321 wrote:
天災 內亂 外患..


一個朝代可以皇帝幾十年不上朝,讓宦官掌握朝政大權跟幾大套特務系統。
滅亡是自找的,內亂外患都是果,因在統治者的腐化。

崇禎城破後被大順軍搜出3700萬兩內帑(皇帝的私房錢),正規軍事支出卻老是找老百姓編排名目搜刮。
官逼民反搞到自己上吊,還有皇明份子吹噓說這是「天子死社稷」,這些人真應該穿越回當時的陝北去啃觀音土。
以前的皇帝的觀念是:
普天之前莫非王土。
基本是認為全天下就是皇帝的,沒有所謂去佔領的問題。
只要稱臣納貢,不作亂就好。
你認我做老大,我就不會打你的概念。

120米長的船,當時應該不太可能是鐵的,木頭的話,龍骨部份該用什麼木頭才能撐得起結構,17.18世紀的歐洲船好像也沒這麼龐大的,我覺得這個尺度的問題很可疑,不知道有誰能解釋一下
十七十八世紀的歐美戰艦 排水量可以到兩千噸上下 但長度只有六七十公尺
對照之下 二戰的佛萊契級驅逐艦(老陽)的排水量略大 滿載2500噸 長度卻有110幾公尺
最大的差別就是一個是木造 一個是鋼鐵
木造的龍骨強度只能到這麼長

鄭和的船有120公尺 我是不太相信
去哪裡找龍骨??

boss5566kk wrote:
120米長的船,當...(恕刪)
宋朝已出現,疊接以釘子固定的組合式龍骨.


鄭和下西洋時跟隨不少"商船",且所經之地多建立補給點.

這些補給點,並不光是補給沿途糧食飲水,而是能供應船隊
停泊/維修/駐兵..的大型補給據點.

若非人亡政息沒能持續下去,否則實質上已與植民無異了.



---------------------
americangun wrote:
崇禎城破後被大順軍搜出3700萬兩內帑(皇帝的私房錢)...(恕刪)

關於這點...

一是清朝編修的明史可信度不高.

二是當時幸免於難官員流傳於後世的筆記手札,雖說多有城破時搜出
內帑"數千萬兩"金銀...的說法.

但也不乏,熹宗思宗己將"神宗四十余年蓄积扫地无余內帑空虛..."的
記載.



就連康熙在自誇節用時,頂多也只描述明末宮中曾窖藏2百萬金:

"康熙五十二年闰五月丁末朔乙卯日‘上谕大学士等...明代万历年间于
养心殿后窖金二百万金。

我朝大兵至京,流寇契金而逃。因追兵甚迫,弃之黄河。

大抵明代帑金,流寇之难三分已失其一。又于..喇嘛处费用无算,凡
制造器皿等物亦繁费不资。

朕自御极以来,酌量撙节,不敢滥费。从古无如朕之节用者’"
鄭和下西洋的官方資料和歷史已經被毀,船也早就拆了,船有多大很難證明,其實這樣有國家支持的船隊要環繞世界不是問題,西方航海時代,也只是得到贊助而已,麥哲倫在環繞世界途中被殺,能回去的人和船所剩無幾
國家地理頻道有播過鄭和下西洋系列節目,該節目也有考據寶船大小,不過我忘了..該節目實際造訪鄭和停留過的地方,例如非洲的某漁村還是港口?,確實有找到明朝時期的瓷碗,有興趣可以找來看。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