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是沒有戰略縱深的海島,受制於地形和空間限制,坦克這種適合大兵團運動作戰的陸戰重要武器很難有發揮的空間,中共也不可能拿它的重型主戰上島。台海之戰有兩個關鍵點,第一是海空控制權,喪失此戰力,你都對他不構成威脅了,那麽PLA是坐軍艦登陸艦還是漁船、貨櫃船來台其實沒有本質差別。我從來不把搶灘登陸視為關鍵點,台軍守不住製海空權,則反登陸必敗。所以第二個關鍵點是看全台抵抗的意志,第三則是美日援台的意志。
oxxx wrote:應該買更多阿帕契才...(恕刪) 學一下21樓的說法老共能自行生產單兵射擊的防空飛彈 例 紅纓只要錢夠多 要登陸的載具 通通攜帶反坦克飛彈 防空飛彈什麼灘頭戰車射擊 阿帕契直升機 那都不是事
rockliang wrote:我是支持台灣要趕緊更新主力坦克了...(恕刪) 攻堅作戰成功在於打掉敵方野戰兵力然後進行城鎮爭奪戰當守方無野戰兵力,攻方就可以放心的一步步打掉你的固定火力點城鎮守軍如果擁有可移動的反裝甲武器跟戰鬥直昇機會增加攻城的困難守式作戰成功在於城鎮被攻擊時,能夠出動野戰兵力與城鎮守軍共同夾擊敵人機動力強的野戰兵力:主戰坦克+步兵戰車+防空坦克(低空)+戰區防空系統(中低空)台灣沒有現代主戰坦克可能跟有限軍售有關,還有一種可能是沒有人想要打城鎮戰!
genome wrote:野牛既然可以運MBT...(恕刪) 當然可以阿但問題是運輸的能量。老共有錢婦孺皆知,但二戰以來的兩棲戰鬥歷史也是只要識字的都能知道,大型的登陸做戰一開始可以說都是屬於轉運的形式,也就是大船靠近海在由中、小型的船隻一趟一趟的轉運。而等到攤頭已經確定占領後專門的兩棲艦隻就差不多都能直接的登灘吐東西了。但野牛不但造價高而且維持費與運作費也高,更重要的它是無法在海上轉運的,也就是一個波次登岸卸貨後就要原船再開回港里吞完東西才能再跑回來吐,如果以台海最小寬度大約兩百公理論一天也就大約一能運送一次的運輸能力(裝載很花時間)。再以老美的經驗值論,要扛一個輕裝的海陸師(注意只是輕裝)在24小時內上岸大約需要接近10艘的船坞登陸艦與大約25艘的LCAC並且每艘最少能跑3個船次的情況下才能將總重大約4500噸-5000噸的人員與物資運上岸,而換成同等運送能量算那就大約需要最少30艘的野牛,目前全世界也沒那麼多隻的牛......而就算某年某月台灣完全的失去海軍與空軍而又有一次60艘的野牛突然衝過來,那各位就能發現反應時間很重要。由於台灣能登陸的地方不算多,真到了那一天這些地方就算連雷達都被打光了那最少還有人用望遠鏡看,以最遠看個20公理(裸視最多10公理)算再以野牛用100公理的速度狂奔那大約就是看到後12分鐘左右能登陸,這時武裝直升機的功效就出來了,多的無論最少敵船卸貨到一半一定被海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