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可悲呀 wrote:
當初不是有保馬法,...(恕刪)
保馬法施行沒多久就廢止了.....................
而且就算有馬也不代表馬種與品性算是優良,以北方的游牧騎兵而言可以說其本身的職業就是"牧民",他們的馬都是一群馬裡面最優秀的才拿來當戰馬,就算只是嘍囉、小兵等級的跨下的戰馬也是經過挑選的,更有甚者他們都是一人雙馬、數馬的程度,而且品種無論光餵養的方式也不一樣,若是關內民間飼養的馬大多也就是跟養牛、驢這類的家畜一樣的圈內定時餵食偶而拉出來溜溜,而且養的是農民不是牧民專業程度差很多外,跟關外那些從小就在大到靠北的草原奔跑野放的馬相比品性上差距極大。
很多朝代都有紀載關內的馬必須吃精糧(就是穀類,馬的消化系統奇爛)而且一天沒吃或是吃的不好隔天就軟給你看,而關外的馬可以吃雜草或是一兩天沒吃沒喝一樣能狂跑.....................
而最大的差距在於那些北方馬從小野放,對於獵食動物從小就有警覺性所以上了戰場這些馬可以說很快的能適應環境(從小就嚇大了),而關內的馬常常可以看到論述上了戰場還沒打起來就受驚不授控制或是兩軍交會時這些馬落跑得比人還快或是衝到一半給你停下來的


宋朝真正優質軍馬大多都是軍隊自己養的,但這只有特殊的幾隻部隊能這樣搞(例如岳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