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CK wrote:
其實,阿德萊德級一...(恕刪)
台灣自有的成功級,船比較新,服役時間也會比老美賣給我們的二手派里長
原來就已經配有雄風飛彈
活動區在東海.台海.巴士海峽
大抵不會離開台灣空軍跟防空飛彈的防護區
因為JTDS艦載戰鬥系統根本沒有飽和攻擊接戰能力
而原來配置的MK-13+40枚標準一型也根本不可能對抗飽和攻擊
不如整套搞掉,換成SSDS MK-2,讓他有飽和攻擊接戰能力
然後改成8枚SM-2搭配32枚ESSM(兩組八連裝MK-41發射箱)
或是把天劍2也搞成一個發射箱塞四枚,變成64枚天劍2型
至於美國賣來的派里級,配置在台灣東岸
說白話就是給老美的航母戰鬥群當反潛前哨用
就跟澳洲一樣,艦艏多裝一組8連裝MK-41配32枚ESSM就好
MK-13不用升級,能發射原來的標準一型就好
PC故障中 wrote:其實最大的問題,是錢!澳洲的升級案,四艘就要13億美元。不考慮通膨因素就用13億來算,八艘就26億!按照海軍的十五年計劃,不知道有沒有辦法生那麼多錢出來?
台灣自有的成功級,...(恕刪)
盡情歡呼吧!日後自己遭難,請不要怪人無情地訕笑!今日特此紀錄下這一段。
所以論"裝載數量"MK-13的效率其實比MK-41高 單臂跟雙臂發射架被汰換的理由當然就是"故障率"
MK-41也非只有單一形式 MK-41也有一個衍生型MK-48 專門用來發射與容納ESSM的垂直發射系統
理論上 MK-41在成功級已經有澳洲跟土耳其在使用 樓上已經講得很清楚了 射控系統若不更換無意義
除非成功級的射控系統也一併更換 要不然裝有飛彈也無法接戰 要換甚麼大家都很清楚 錢真的是問題
有錢 土耳其連舊款的派里艦都換了新的設備 連對空雷達都換了新的3D的雷達提升對對艦飛彈的偵測
另外SM-1美國好像在2020年後就停止支援了 各國海軍都在因應這個問題 澳洲跟土耳其都有因應
成功級的射控只需更新就可使用SM-2 當年買的SM-1要怎麼辦? 應該還有一百多枚還沒使用完吧
記得海劍二的研發就是用來取代SM-1 時間剩下不多了
BUCK wrote:
其實最大的問題,是錢...(恕刪)
去查一下美國最後剩下的派里級跟台灣成功級的配置資料
它們的戰管和射控系統和澳洲版是有出入的
而澳洲海軍的是比較早期的版本MK-92 Mos2射控系統和JTDS艦載戰鬥系統
台灣的成攻級和美國要移交的二手派里級已經是MK-92 Mod6並且標配Link 11,同時處理目標的能力本來就是128個
所以我們的系統升級不用花到澳洲那麼誇張
大家在討論台灣升級案時....一直在拿澳洲案來類比真的不太對
另外如果美國的二手派里只裝ESSM的話,其系統深度是5.3M
台灣自製的成功級要升級標準二型發射箱但不需要發射魚叉飛彈的話,發射箱深度是6.76M
澳洲海軍的原案是要能發射標準二型之外,還要能發射魚叉飛彈所以發射箱深度達到7.7M
所以澳洲海軍選擇修改MK-13配ESSM
澳洲海軍案可以參考....但不要自己嚇自己
PC故障中 wrote:
澳洲海軍原來用的MK-92Mos2原來只能同步指揮兩顆標準一型
遇上飽和攻擊只能等死(恕刪)
其實成功級現在的狀況也是這樣啦。
SM-1需要全時照明雷達負責導引,艦上照明雷達有多少,
最大同時接戰數就是多少。打出兩枚SM-1之後,
這兩枚SM-1在擊中目標前,都需要依賴照明雷達去全時照明,
這時候也沒辦法打出第三枚和第四枚的SM-1,遇到飽和攻擊當然只能等死。
SM-2搭配改良的戰系之後,只需照明雷達提供終端照明數秒,無須全程服務,
所以就可以用管線消化,SM-2一枚一枚升空,慣性導引配合上下鏈資料修正
(如果有),飛抵目標區時照明雷達再出手,一顆飛彈照明幾秒,
就可以服務後續的飛彈,所以大家的派里級改良重點,
除了改裝MK-41 VLS提升反應速度之外,就是提高SM-2的運用能力,
雖然還是不可能完全抵禦飽和攻擊,但一定是比之前只能同步指揮兩顆SM-1
的悲劇要好很多,生存能力也能得到部分改善。
內文搜尋
X




























































































